天天看點

中國葡萄酒鑒評體系代表什麼?

随着中國經濟的穩步高速增長和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國成為世界重要的葡萄酒生産國和消費國。随着行業初期快速發展,葡萄酒市場亂象層出不窮,給企業帶來經濟負擔,給消費者帶來選購困惑,也給行業帶來信任損害。為規範中國葡萄酒市場流通秩序,幫助消費者更輕松便捷消費,引導國内外葡萄酒從業者生産優質産品,促進中國葡萄酒産業健康發展,中國酒業協會與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發起中國國際葡萄酒大賽,并成為首個具備中國特色的國際葡萄酒大賽,是提升中國葡萄酒文化自信、消費自信的深刻探索與實踐。

中國葡萄酒鑒評體系代表什麼?

房山産區喜迎全球葡萄酒盛會

9月20日,首屆中國國際葡萄酒大賽新聞釋出會在北京萊恩堡國際酒莊召開。

中國酒業協會執行理事長王琦、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葡萄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段長青、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王永民、房山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郝金英、房山區葡萄種植及葡萄酒産業促進中心主任楊文淑、房山區長陽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輝、房山區葡萄種植及葡萄酒産業促進中心副主任趙印、房山區酒莊葡萄酒協會會長張士英以及房山區相關委辦局、鄉鎮、街道上司和酒莊企業、媒體嘉賓出席釋出會。

本次大賽秉持不以商業為目的的原則,為廣大葡萄酒産品提供平等競技與展示的機會,參選企業自願申報參加,主辦方不收取參選企業任何費用。

本屆中國國際葡萄酒大賽聘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葡萄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段長青為大賽評委會主席。大賽将應用葡萄酒中國鑒評體系對參賽酒樣進行評價,在國際标準之上更加充分展現中國特色和風格。大賽評委由國内外知名釀酒師、品酒師、侍酒師、行業媒體以及專業經銷商等葡萄酒行業專業人員組成。大賽采用盲品形式,評委僅被告知參賽酒樣的類型、品種、年份。為確定公平,大賽前将通過預品鑒統一所有評委組的打分标準。此外,評委們在為葡萄酒打分的同時,也被組委會進行打分。組委會依據評委評分資料記錄,分析評委打分的标準和風格,并在賽後予以回報。

中國國際葡萄酒大賽規劃每年舉辦一次。大賽将征集來自中國、阿根廷、德國、法國、格魯吉亞、美國、南非、葡萄牙、西班牙、紐西蘭、意大利、智利等中國市場上流通的各國葡萄酒産品。按價位區間、類型、葡萄品種對參賽酒樣進行分組,以確定能夠更公平、公正地比較同類的葡萄酒。

評分結果在大賽結束後以榜單和獎項形式公布和呈現,對優質産品的生産企業和産區茲以鼓勵,以幫助消費者選擇優質葡萄酒,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大賽現場由行業媒體和公證人員現場監督、公證。

中國鑒評體系 打造中國葡萄酒賽事

葡萄酒中國鑒評體系是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中國園藝學會在葡萄酒領域首次聯合共同釋出的第一個評價體系,旨在規範我國葡萄酒市場流通秩序,塑造适合我國國情的葡萄酒消費者和生産者之間的品質和價值溝通語言,引導科學消費、理性消費、放心消費,引領國内外葡萄酒從業者生産優質産品,規範葡萄酒産業健康發展。在此基礎上,中國酒業協會将繼續加強葡萄酒文化建設,合理借鑒和吸收其他國家的葡萄酒文化;進行中國葡萄酒發展史研究,闡明我國葡萄酒的曆史及傳播路徑;加強葡萄酒市場終端能力評價建設,整理總結出具有中國飲食和飲酒文化特色的葡萄酒消費指南;邀請領袖型消費者更多地參與中國酒業協會舉辦的葡萄酒終端鑒評活動,為消費者明白消費提供翔實的參考依據;建構葡萄酒健康飲用場景和方式,理性進行葡萄酒餐酒搭配的推廣;建構并推進具有中國特色的葡萄酒餐飲文化,力争讓葡萄酒成為消費者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中國的葡萄酒文化與世界古老的葡萄酒文化相比,它雖然是年輕的,可它又是世界葡萄酒文化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頁。

近年來葡萄酒在網絡電商平台上的銷售增長異常迅猛,尤其是疫情期間尤為突出。借助主流電商的資源優勢,建構線上傳播和銷售平台,持續放大産區、企業、産品的影響力與知名度,最重要的是擴大葡萄酒中國鑒評體系影響力,成為現階段的任務的重中之重。

(本文選自《中國酒業》雜志2021年第10期,作者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