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承是娘家人,但那腦子不好使,臨時應急還是可以,但要出謀劃策,那就差得太遠。董卓的出現,讓董太後看到了希望,是以,當她發現董卓是一個人物時,立即就讓靈帝下诏進宮,熟悉朝廷内的事情。
但是董卓沒有答應,為什麼沒有答應?
原因很簡單,董卓覺得自己在朝廷之外的實力還遠遠無法與其它諸侯抗衡。
他寫信直接将這個心裡的想法告訴了董太後,說,“我才一個鳌鄉侯的實力,根本就沒什麼實力,我這個時候去朝廷,能有什麼作為?什麼也幹不了。您自己想一想,我的實力連去京城的車費錢都不夠,如何能夠勝任朝廷的事呢?”
董太後想過之後,确實如此,是以,立即給董卓升官,讓他做并州牧。
因為提升職務太快,還是受皇甫嵩監管,董卓感覺還是不很自由,仍舊不去京都。董卓把兵駐紮在河東,離洛陽要近一些了。
董卓還是有他的擔心,就是害怕老牌諸侯打壓他,不敢貿然行動。離洛陽近一些,能夠打聽到京都的消息,萬一有什麼不利的局面,他可以立即退回并州。
董卓本想利用董太後的影響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實力,他沒有想到漢靈帝那麼快就死了。得到漢靈帝死亡的消息,董卓立即率輕騎直奔京都。
何進這時候已經被十常侍殺了,十常侍被袁紹和曹操殺,内外都掃除幹淨了。
這就是為什麼董卓能夠迅速掌握皇帝,而袁紹和曹操為什麼不能的原因。
首先,董卓手中有靈帝的加蓋玉玺的诏書,是靈帝讓他進京的。相反,袁紹和曹操手中什麼也沒有。
否則,憑什麼董卓到京都就能夠直入朝廷呢?沒有皇帝的旨意,又沒有親戚,對朝廷又不熟悉,而且隻有幾千輕騎兵,他憑什麼能夠掌握皇帝?
其二,漢獻帝劉協是清楚董卓與自己的關系的。祖母姓董,董卓姓董。此外,祖母肯定向劉協介紹過董卓。“董卓就你的托孤之臣,他是你舅爺爺。你沒有父親、沒有母親,也沒有舅舅幫忙,你的祖母這麼大年紀了,說不定有一天何皇後也把我殺了,你還依靠誰?”
這一點,可以用劉協與劉辯對董卓的态度證明。
劉辯見到董卓,以讨伐黃巾不利,要治董卓的罪。
劉協見到董卓,是以救駕有功,為董卓解圍,免罪。
其三,董太後的實力仍舊在起作用。那就是骠騎将軍董承。雖然董承腦子不好使,但不會不好使到敵我不分的程度。董承、董太後、劉協這是一條線上的,一條船上的。董承不幫劉協嗎?他想利用董卓來幫劉協嗎?
董卓進京百分之百有董承的作用。
《後漢書》《三國演義》《三國志》一緻地認為是何進密诏進來的,這是不可能的。
反觀董卓殺的人就清楚,董卓殺死的人全部是何進的人。
何進請外面的人進京,肯定是關系不錯的,關系可靠的,怎麼會請敵人進來呢?這根本就講不通。
而且《後漢書》對董卓的描寫前後是沖突的。
是如何沖突的呢?
請聽第二十二講 董卓夜軒摸索荊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