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鮮砂鍋是江浙滬一帶常見于冬季餐桌的地方美食,每到冬筍上市、臘肉味美的寒冷時節,一鍋煮到熱氣騰騰的三鮮砂鍋,就變成了江南地區居家餐桌上妥妥的C位。

哪些食材算“三鮮”範疇倒是并無确切說法,哪怕在同一城市,每家每戶的食譜都有所不同,但手工制作的蛋餃、肉圓和正當時令的冬筍、臘肉,是三鮮砂鍋裡必不可少的主角。
上海還會習慣佐以肉皮、鹌鹑蛋、娃娃菜、熏魚等食材一起炖煮,讓整道湯看上去更加豐盛。今天台台就分享一下自己家裡的三鮮砂鍋制作方法,沒吃過的小夥伴可以在家試試看,簡單易做、料足味鮮。
三鮮砂鍋好吃的關鍵之一在于高湯,豬龍骨焯水後清洗幹淨備用;冬筍耐煮,可切片與龍骨一并煮制高湯:加入少量料酒慢煮45分鐘後,湯底肉香馥郁,還帶有冬筍的獨特鮮味。
肉皮清水泡發後切塊,臘肉切片,娃娃菜洗淨備用。
肉糜倒入醬油、鹽、蔥姜水、一個蛋清以及少許澱粉,攪拌至上勁。
雞蛋打散後加入少許油,在制作蛋餃皮的時候可以更易成型;鐵勺用油潤濕後燒熱,倒入蛋液做成蛋皮,加入肉糜内餡後翻蓋成餃狀。
剩下的肉糜做成肉圓,加入開水煮成定型後撈出。
将準備好的所有食材碼入砂鍋,倒入煮完的高湯後繼續焖煮15-20分鐘,一碗熱氣騰騰的三鮮砂鍋就完成啦!
你們家鄉在冬天有什麼類似的暖胃料理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