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琥珀遇上科學——深究緬珀“變色龍”原理

衆所周知,緬甸琥珀中的茶珀(尤其是紅茶珀)、變色龍,回水這光線強弱和角度的變化,呈現出多種多樣的顔色,單論顔色的多樣性,可是比藍珀更為複雜多樣化的。

大家都是琥珀,為什麼獨獨是緬珀會有這樣特别的變化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當琥珀遇上科學——深究緬珀“變色龍”原理

①紅茶珀

其實要說起來這琥珀變色的原因,不外乎也就是哪一些:比如什麼光源變化、光譜波長變化、琥珀對光的反射折射、琥珀對光的穿透衰減等作用!

但是經過小編的仔細觀察和研究,覺得緬甸琥珀的留光反應,更多滴偏向于丁達爾現象!

當琥珀遇上科學——深究緬珀“變色龍”原理

①茶珀

丁達爾效應: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叫丁達爾現象。

相信大家往往有這樣的經曆,清晨,在茂密的樹林中,常常可以看到從枝葉間透過的一道道光柱,類似于這種自然界現象,即是丁達爾效應。這是因為雲、霧、煙塵也是膠體,隻是這些膠體的分散劑是空氣,分散質是微小的塵埃或液滴。

這個原理也許可以說明茶珀、變色龍的變色原因。

為了驗證這一點,其實也很好做類似石岩。使用手電一支,在黑暗中打一束光,讓光纖穿透過琥珀,就會出現這樣的效應了。

相比較為明顯的是柳青和金珀類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隻有變色龍、綠茶、紅茶、黃茶等茶珀才會有,緬甸琥珀的茶珀通過留光時間長短、色澤、淨水等來鑒别以外,丁達爾效應的鑒别也是很重要的。

當琥珀遇上科學——深究緬珀“變色龍”原理

①變色龍

緬甸茶珀還有有一種特殊現象就是“吸光”,也就是如果我們用強光照射琥珀本體,并馬上移走光源,琥珀上仍然會有幾秒鐘殘留的光影效果。

這種現象一般本稱之為“吸光”,也被稱作嘎啦散。

而這一“吸光”現象,不僅是茶珀會有,其他的一些金珀、金棕、棕紅珀,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這種情況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注意,但是其實這是琥珀差別于塑膠和其他仿品的絕佳鑒别方法。

當琥珀遇上科學——深究緬珀“變色龍”原理

緬甸琥珀中還有一種更特别的琥珀,這種琥珀金黃色中偏向紅色,在自然光的照射下,琥珀表層會有一種淡淡的藍白色或綠白色機油光,這種琥珀被人們稱作是:紅茶珀變色龍。

這種琥珀是緬甸琥珀中的極稀有品種,數量比血珀還要少見,而且它在紫光燈的照射下,熒光會偏向白藍色,故而被稱之為變色龍。

當琥珀遇上科學——深究緬珀“變色龍”原理

紅茶珀變色龍,自然光下黃忠帶紅,色澤清澈透亮,在黑色底下面則會更偏向寶石的幽澤,表面呈現白綠藍變換色彩,整個琥珀看上去瑰麗無比,變化莫測。再如果用強光照射,内部還會出現一道紫色光帶,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丁達爾現象。

這些獨特的表現,都是其他琥珀所不具備的!可以說,單單從色澤外觀的奇異程度來講,緬甸變色龍,是優于多米的。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

當琥珀遇上科學——深究緬珀“變色龍”原理

轉發文章+點亮,是對小編最好的鼓勵~

感謝各位朋友的觀看

當琥珀遇上科學——深究緬珀“變色龍”原理
當琥珀遇上科學——深究緬珀“變色龍”原理
當琥珀遇上科學——深究緬珀“變色龍”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