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佛教史話:中國佛教八宗史話之天台宗一念三千說

佛教史話:中國佛教八宗史話之天台宗一念三千說

中國佛教八宗史話之天台宗 一念三千:

所謂一念三千者,一念亦稱一心,指心念活動之最短時刻;三千表示世間與出世間一切善惡、性相等人、物差别之總和。一念三千即謂,于凡夫當下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間之諸法性相。蓋天台宗思想,不論三性之有漏無漏,而謂介爾一心即具三千世間之迷悟諸法而無欠缺。《摩诃止觀》卷五雲:“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我們衆生于日夜所起之一念心,必屬十法界中之某一法界,如與殺生等之瞋恚相應,是地獄界;若與貪欲相應,是餓鬼界;若與人倫道德律相應,是人間界;若與真如法界相應,是佛界。是以此一念與某界相應,此心即在某界,而且此衆生之一念心與一切諸法之間互具互融,是以在一界中必具十界。同時,于此十界又各具十界,而成百界。此百界複具足十如是(如是性、如是相、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即成千如,再配以五陰、衆生、國土三世間,即此三千世間具足于一念之中。

在此十如之中,體是本質、性屬性、相是現相、力是能力、作是作用、因是内在因素、緣是外在條件、果是直接成就、服是間接的後果、本末究竟是由體至報一切同具的空假中三谛。例如就五陰世間而言,地獄、餓鬼、畜牲三世間,以苦為相、以定惡聚為性、以摧折身心為體、以上刀山入火海為力、以起十不善業為作、以有漏業為因、以愛取為緣、以惡習果為果、以三惡趣為報、以癡為本末究竟。其餘三善道及四聖位亦如是,也同樣以十如互相具足而成千如,其餘國土世間與衆生世間也是如此,互相具足成為三千世間。

我們凡夫衆生的一念心識是由我見執著此三千如是以為自我成為意根而生起意識的。這三千如是比如大海,而一念意識比如大海之一波,波海不相離。我們修學佛法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從此一波而證入大海。是以天台宗的觀法是要由意識一念而體會到阿賴耶識的三千如是,是以名之為一念三千。因為介爾一念心起,心定屬于十界之中任何一界,既屬于一界,便具足百界千如,是以說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間。此一一三千有理具和事造二意,所謂理具者,便是一念心之理必定具足三千世間,所謂事造者,有熏習和變現兩義,熏習是就三世而言,由過去的熏習造成現在,由過去産和現在的熏習造成未來。如此無始以來及現在乃至造于盡未來際而一切諸業不出于百千如三千世間,此所謂一念心之事造三千世間。變現是就現在世而言,随共業所惑之境而心識變現不同,以心有故一切皆有,以心空故一切皆空,如世一人而見者有畏、有愛、有親、有厭之不同。所有熏習和變現的事造三千,都由理具三千而有。如是理事唯是一個三千,以義分别,此事理圓融相即,是一非二,是以說:理具無外,全指理造,事造無外,全指理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