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安濮存
威海齊魯網記者了解到,9月18日中午,當事人于文登米山路水産市場站點處攜帶2個編織袋投币乘坐3路公共汽車,因放在腳邊的編織袋不斷往外滲漏黑色異味液體并影響到其他乘客的乘車環境,于是公共汽車駕駛員于師傅要求老人下車,但因自己無權開錢箱而無法滿足其提出的退錢要求。沒過一會兒,便發生了文章開頭的一幕,該老人脫下自己的上衣,跪在公共汽車上,試圖擦幹淨被弄髒的車廂。(據齊魯網相關報道:文登老人"脫衣擦地"引争議 市民:老人擔責方式讓人心疼)
老人脫衣擦地的新聞被媒體報道後,立即引起衆多網民圍觀,并各抒己見:①心都碎了;②司機師傅沒有同情心; ③換位思考。司機能了解,其他乘客摔了怎麼辦;④我在車上,我不會幹看着;⑤要是我,我就給他錢。
這的确是一則讓人揪心的擔責新聞。“編織袋行李、舍不得一進制錢”等資訊告訴我們“老人生活得并不好”。在南來北往的公共汽車上,我們每天都會與生活在各個階層的人走在一起,衣着光鮮或者衣衫褴褛、白領或者拾荒者,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個城市裡,擁擠在公共汽車上,從這個層面上說大家都是城市生活的共同體。當我們聽見公交司機要求老人下車的時候,當我們看見老人自動脫衣擦地的時候,當想起“老漢怕弄髒地闆,進機關公廁時打赤腳”的時候,我們被“傻傻”的淳樸刺痛了,心裡真的不好受,人之初的善念瞬間被猛烈的撥動了:我們是不是應該讓老人下車?是不是應該寬容和幫助生活不易的老人?
這是一則讓人倍受感動的擔責新聞。因為老人的“疏忽大意”,随身攜帶的編織袋漏出臭氣的液體,沒有人譴責他,乘客沒有,公交司機其實也沒有,但是老人趕緊自動脫衣擦地。想到公共汽車上發生小孩、大人拉屎撒尿,亂丢亂扔,為座位打罵相加,想到中國遊客在飛機上的不文明行為,在日本、泰國等的不文明行為,“脫衣擦地”的擔責,就是一則活教材。作為文明古國的中國,遵守社會公德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無論是小孩還是老者,既要自覺遵守社會公德,也要維護社會公德,隻有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才能要求别人守公德。不管這位老人是做什麼的,他做出的這個善舉,讓我們感受到了冬陽的溫暖。
老人給我們每個人都上了生動的一課:不管你有着怎樣的生活際遇,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善良的本性不可丢,社會公德的責任心必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