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三國殺台詞策劃摸魚紀實“率彼東南路,将定一舉勳。 ”二、“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三、“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貴其未深”四、“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脯,天下歸心。”

三國殺移動版中有很多武将,這些武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台詞,而有些台詞,策劃是直接從詩詞中節選出來,這類台詞往往很有氣勢或很有詩意。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都有哪些台詞屬于策劃摸魚,直接對詩詞“拿來吧你”。

盤點:三國殺台詞策劃摸魚紀實“率彼東南路,将定一舉勳。 ”二、“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三、“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貴其未深”四、“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脯,天下歸心。”

<h1 class="pgc-h-arrow-right">“率彼東南路,将定一舉勳。 ”</h1>

王粲的台詞就是策劃摸魚瘋狂到死的表現,王粲所有台詞全部不是三國殺原創,而且都出自同一首詩。你說你摸魚就摸魚嘛,還盯着一首詩抄多扯,王粲的台詞全部出自他自己的詩從軍行(其四):

朝發邺都橋,暮濟白馬津。

逍遙河堤上,左右望我軍。

連舫逾萬艘,帶甲千萬人。

率彼東南路,将定一舉勳。

籌策運帷幄,一由我聖君。

恨我無時謀,譬諸具官臣。

鞠躬中堅内,微畫無所陳。

許曆為完士,一言猶敗秦。

我有素餐責,誠愧伐檀人。

雖無鉛刀用,庶幾奮薄身。

可以很容易看出來:七哀台詞“連舫逾萬艘,帶甲千萬人。”“率彼東南路,将定一舉勳。 ”善檄台詞“恨我無時謀,譬諸具官臣。”“鞠躬中堅内,微畫無所陳。 ”以及陣亡台詞“雖無鉛刀用,庶幾奮薄身。”全部出自這一首詩。

盤點:三國殺台詞策劃摸魚紀實“率彼東南路,将定一舉勳。 ”二、“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三、“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貴其未深”四、“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脯,天下歸心。”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h1>

界曹植的台詞策劃也是瘋狂摸魚,相比王粲,界曹植的台詞沒有盯着一首詩抄。界曹植的台詞幾乎每一句都出自不同的詩。

“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 出處曹植 《箜篌引》。其時曹植被封為平原侯或臨淄侯,生活處境正在得意自适之中,因而在大宴賓客之時留下了這首詩。

“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出自《名都篇》:

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

脍鯉臇胎鰕,炮鼈炙熊蹯。

詩中描述了貴族子弟驕奢淫逸的生活,也就是曹植自己的生活狀态,可見曹植當時正是人生洋洋得意之時。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出自曹植《野田黃雀行》等等。曹植的台詞大多文采斐然,是其文章的精華部分,也非常值得一看。

盤點:三國殺台詞策劃摸魚紀實“率彼東南路,将定一舉勳。 ”二、“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三、“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貴其未深”四、“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脯,天下歸心。”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三、“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貴其未深”</h1>

駱統的全部台詞也都出自駱統給孫權的奏章,不過策劃雖然摸魚,但也不完全怪他。寫《三國志》的陳壽同樣摸魚,《三國志·駱統傳》的大部分也都是駱統的奏章,是以,我也要擺爛!!

好吧,全都放上來确實有礙觀感,但我可以截取有台詞的那一段啊!

夫國之有民,猶水之有舟,停則以安,擾則以危,愚而不可欺,弱而不可勝,是以聖王重焉,禍福由之,故與民消息,觀時制政……夫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貴其未深,原殿下少以萬機馀間,留神思省,補複荒虛,深圖遠計,育殘馀之民,阜人财之用,參曜三光,等崇天地。臣統之大原,足以死而不朽矣。

盤點:三國殺台詞策劃摸魚紀實“率彼東南路,将定一舉勳。 ”二、“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三、“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貴其未深”四、“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脯,天下歸心。”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四、“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脯,天下歸心。”</h1>

神曹操的台詞同樣也是出自曹操不同的詩歌。“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脯,天下歸心。”就出自《短歌行》,展現曹操求賢若渴。陣亡台詞“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出自《龜雖壽》。勝利台詞“駕六龍,乘風而行。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其中,“駕六龍,乘風而行“出于曹操的詩《氣出唱》,而“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出自曹操《短歌行》(其二),兩句合一,成為神曹操台詞。

盤點:三國殺台詞策劃摸魚紀實“率彼東南路,将定一舉勳。 ”二、“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三、“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貴其未深”四、“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脯,天下歸心。”

雖然說策劃比較摸魚,不過這些台詞還是十分貼合人物的,而且也十分有氣勢。是以,這篇文章的核心觀點是“即使摸魚也要摸得恰到好處”。

盤點:三國殺台詞策劃摸魚紀實“率彼東南路,将定一舉勳。 ”二、“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三、“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貴其未深”四、“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脯,天下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