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民健身怎能少了老年人?上海5年内打造百家老人運動場館

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

全民健身怎能少了老年人?上海5年内打造百家老人運動場館

長者運動健康之家。 本文圖檔 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

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占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占13.50%,相比2010年,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個百分點。

這是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給出的權威結論——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這其中健康問題首當其沖。

如何改善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并且緩解各種慢性病的影響?全民健身就是答案之一。

6月10日,上海首批“長者運動健康之家”正式揭牌——這是上海在全國首創、面向老年人的社群多功能健身場所。

全民健身怎能少了老年人?上海5年内打造百家老人運動場館

首創“一站式”運動服務,5年内打造100家

根據上海市第七次人口普查的資料顯示,2020年上海60歲及以上人口為581.55萬人,占23.4%,比2010年提高8.3個百分點。這個比例,也遠遠高于全國人口普查中老年人的比例。

不過這幾年來,上海老年人的體質達标率位居全國前列。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上海一直為老年人在營造一種“愛健身、樂健身”的生活氛圍。

剛剛揭牌的“長者運動健康之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作為全國首創、面向老年人的社群多功能健身場所,“長者運動健康之家”堅持智能化與适老化并重,硬體、軟體和服務全面更新,整合體育、養老、衛生健康等公共服務資源,為老年人提供體質測試、基礎健康檢測、科學健身指導、慢性病運動幹預、運動康複訓練、健康知識普及和休閑社交等“一站式”運動康養服務。

“以前就是公園散散步、有健身器材自己随便動一動,沒人指導,也沒啥收獲。”施寶民一直是熱衷運動健身的上海爺叔,在體驗“長者運動健康之家”前,他也能保持每天兩次、每次一小時的運動習慣,但是運動的環境和專業性卻遠不及現在。

“如今到這裡就不一樣,有針對老年人的健身設施,還有專業人員指導,堅持鍛煉看得到效果。”

在上海市體育局一級巡視員趙光聖看來,像施寶民這樣熱愛運動的老人還有很多,“他們的健身需求也是非常旺。”

也正因如此,據上海市體育局介紹,目前全市各區建成開放的長者運動健康之家已有18家,全部免費或者99元包月的低收費公益開放。

上海計劃今年在各區至少建立1家“長者運動健康之家”,全年累計建成将不少于30家;到2025年,上海将建成“長者運動健康之家”不少于100家。

全民健身怎能少了老年人?上海5年内打造百家老人運動場館

智慧服務,打造适老化健身場館

如今,林林總總的健身場館非常多,那麼,“長者運動健康之家”到底和其他健身場館有什麼不同?

答案顯而易見——那就是所有的運動健身器材和配套設施都針對老年人進行了特别的設計和改良。

比如場館内的跑步機,就考慮到适老化的使用安全,開機速度從0.1km/h時速啟動,并且帶有心率測試功能,避免或減少運動者心率負荷高于安全心率範圍值。

健身車配有靠背,座位兩側帶有測心率的扶手,座位靠背角度、前後距離可調節。除此之外,場館裡還有幫助改善睡眠障礙的裝置,外形類似一張床,可以滿足老年人躺姿訓練。

“我們希望老年人走進這裡,通過站、坐、躺都能可以動起來。”位于徐彙區康健社群樂活空間的“長者運動健康之家”的相關負責人王亮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康複器材體育化、體育器材康複化,就是我們這個健身場館的最大不同,這些裝置也都是經過理論實踐包括臨床驗證才研發出來的。”

為了能夠監控每一位健身老人的身體狀況,每一位走進“長者運動健康之家”的老人都在手腕上佩戴智能手環。所有的資料都會傳到從業人員的電腦和場館裡的大銀幕上,從業人員會根據每一位老人的身體資料來判斷他們的健身情況。

不僅如此,每一款健身康養器械也都進行了智慧化改造,例如跑步機上設定了兩處智能化緊急裝置。如果老人一旦跌倒,裝置便從跑步機上脫落,跑步機便會立刻停止,時刻保障老人人身安全。

“馮阿姨,馮阿姨,您先停一下,不能騎得這麼快。”當一位老人在健身器上運動過于“激烈”時,現場工作人花園就會立刻上前指導,并且細心地講解科學健身知識。

據了解,未來上海将逐漸建立“一人一檔”的老年人運動健康電子檔案,融入城市數字化轉型,依托“網際網路+健身”提供适老化的專業智慧服務,加強運動促進老年人健康的樣本跟蹤研究,打造“體醫養”融合的示範站點和老年人歡迎的民生工程。

全民健身怎能少了老年人?上海5年内打造百家老人運動場館

上海市體育局計劃配送約2萬張助老體育消費券。

推出助老優惠,吸引老年人投身運動

“外面的私營健身房很貴,又不一定适合我們老年人,這裡既符合我們的實際需求,又非常實惠。聽說現在領了券以後更加便宜,隻有69一個月。對我們這些天天來的老年人來說,折算下來每天隻要2塊多。”這是施寶民老人的真實感受。

不僅如此,為支援“長者運動健康之家”提供更加優質親民的助老服務,上海市體育局今年首次發放專項的助老體育消費券。

上海市體育局計劃陸續配送約2萬張助老體育消費券,每位老人每月最多可以使用1張,消費時直接抵扣。

“為了能夠有效針對老年人消費,我們專門設定了這樣一個内容。”趙光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助老體育消費券正處于試運作階段,全市11家公益收費的“長者運動健康之家”均可使用助老體育消費券,并将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的助老體育消費券咨詢和人工服務,“我們也是希望廣大老年人能夠積極參與,使更多老年人投入到鍛煉當中來。”

“隻要平時沒事,我基本上天天都來。”對另一名71歲的市民張寶華來說,這裡更像是他的“第二個家”。

張寶華是一名獨居老人,一個人在家,唯一的興趣愛好就是喜歡抽煙。但用他自己的話說,“煙抽多了,身體感覺到沒有以前那麼好。”

張寶華原本隻是想在這個健身場館裡鍛煉一下身體,沒想到在運動的過程中,他還認識了不少年齡相仿并且有相同興趣愛好的朋友——于是乎,他們就經常相約一起健身運動,也一起聊天。

當被問及為什麼會堅持來到“長者健康運動之家”時,張寶華老人的回答點出了老年人健身場館的價值,“既交了朋友,又鍛煉了身體,何樂而不為呢?”

責任編輯:騰飛

校對:張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