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樣雲南」少為人知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懶猴’

懶猴因行動遲緩而得名,因其喜食蜂蜜的習性又名“蜂猴”,分類學屬懶猴科物種。懶猴科共有9個物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南撒哈拉地區以及南亞地區的熱帶亞熱帶森林中。

「多樣雲南」少為人知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懶猴’

你好!來握個手

懶猴在國内僅分布于雲南和廣西南部,國内共有2個物種:懶猴(蜂猴)、小懶猴(倭蜂猴)、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當然有學者認為還存在一種中間類型——中懶猴(間蜂猴),根據是基于兩個80年代之前采集的标本,其牙齒特征與上述兩種有差別,但由于缺少更有力的證據,目前尚未得到廣泛承認。

「多樣雲南」少為人知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懶猴’

咦!看看那是什麼?

懶猴與小懶猴外表與體型都非常相近,全身毛發較短且密,毛色為淺黃棕色及暗褐色,頭部和四肢趨向于灰白色,四肢粗短,面部兩個大大的眼睛;懶猴的體長一般接近30厘米或更大,而小懶猴通常小于25厘米,幾厘米的差距。是以僅靠外觀很難區分,較好區分的一個特征便是耳廓:懶猴耳廓通常隐藏在毛叢中,而小懶猴的耳廓較為突出沒有被毛發覆寫。

「多樣雲南」少為人知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懶猴’

伏下身子看看那裡有沒有果子!

懶猴家族屬樹栖、夜行的習性,一生幾乎都在樹上度過;畏懼強光,白天在樹洞、樹幹上抱頭大睡,動作非常緩慢,走一步似乎要停兩步,隻有在受到攻擊時,才有所加快;黃昏後開始活動覓食,食物主要是熱帶鮮嫩的花葉和漿果,也捕食昆蟲,善于在夜間捕食熟睡的小鳥,喜食鳥蛋及蜂蜜。

「多樣雲南」少為人知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懶猴’

沒有一隻猴子來找我玩

在靈長類動物當中懶猴家族是唯一有毒的動物,在腋下兩個手肘的位置有一個毒腺。它們會将毒液塗抹在自己的皮毛及牙齒上,可以避免蜱蟲、跳蚤等寄生和面對危險時防禦,被咬到後傷口會激烈疼痛,必須盡快用抗生素處理,否則,傷口會感染、化膿。那些對毒液過于敏感的人甚至會出現緻命的過敏性休克。

「多樣雲南」少為人知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懶猴’

我看看有沒有入侵者

在過去因為法律意識以及保護意識的淡薄,民間對蜂猴的捕捉和飼養始終沒有停止,2010-2015年間,網絡新聞報道的私人飼養蜂猴“出逃”事件超過30起,地點遍布大江南北的10幾個省份。

「多樣雲南」少為人知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懶猴’

快點放我出去!

但好在随着大家意識的提高和保護力度的加強,現今雲南南部的綠春與元陽縣,是蜂猴分布的主要區域之一,境内還分布有菲氏葉猴、熊猴、猕猴等其它靈長類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