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九屆華人運動生理與體适能學者學會年會暨學術大會(網絡會議)在山東體育學院召開。會議由華人運動生理與體适能學者學會和山東體育學院主辦,學校研究所學生教育學院和山東樂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共有5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270多名專家、代表參會。

會議以“抗疫下體育運動的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分别設定了10個特邀報告和八個專題的86個口頭報告,與會學者和代表交流了運動生理與體适能領域的相關問題。
山東體育學院副校長魏平教授主持開幕式。華人運動生理與體适能學者學會會長、大會主席、香港浸會大學傅浩堅教授代表華人運動生理與體适能學者學會緻開幕辭,向會議承辦方緻謝,期望與會學者緊扣會議主題,為抗擊新冠疫情作出科學貢獻,并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大會主席、山東體育學院校長毛德偉教授緻歡迎詞,歡迎參會專家、學者和代表,感謝長期支援華人運動生理與體适能學者學會、山東體育學院發展的專家、學者,簡要介紹了山東體育學院的基本情況和近年來取得的成績,預祝大會成功舉辦,達成推進全球華人運動生理和體适能學界的學術交流與實踐,促進“抗疫下體育運動可持續發展”之目的。
大會特邀報告共10場,傅浩堅教授以“The Sustainability of Elite and Mass Sport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Culture”為題作了報告,劉沅龍教授主持報告。香港中文大學王香生教授以“The challenges in being the Chief editor of a SCI journal (JESF) and the importance of an English journal for the Society in promoting our discipline both in the Mainland and overseas”為題作了報告,天津體育學院張勇教授主持報告。北京體育大學倪國新教授以“冷療在軟組織損傷康複中應用的思考”為題作了報告,台灣清華大學林貴福教授主持報告。山東大學陳麗教授以“醫體融合:運動與慢病”為題作了報告,山東體育學院毛德偉教授主持報告。山東大學王克芳教授以“跨學科合作視角下運動與慢病照護的融合”為題作了報告,河北師範大學何玉秀教授主持報告。武漢體育學院陳甯教授以“運動介導的細胞自噬功能狀态對慢性疾病康複的機制與靶向應用”為題作了報告,沈陽體育學院張日輝教授主持報告。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趙傑修教授以“特殊環境與運動員疲勞消除”為題作了報告,台灣體育大學李再立教授主持報告。陝西師範大學田振軍教授以“有氧運動通過ALCAT1和Irisin發揮心髒和腎髒的保護作用”為題作了報告,湖南師範大學湯長發教授主持報告。山東體育學院田雪文教授以“青少年脊柱健康的評估與運動幹預”為題作了報告,山東體育學院宋祺鵬副教授以“太極拳促進神經功能”為題作了報告,香港浸會大學周碧珠教授主持報告。
閉幕式由澳門大學孔兆偉副教授主持。傅浩堅教授緻閉幕詞并作了學會周年報告。孔兆偉副教授公布了優秀論文獲獎名單。學會決定由杭州師範大學在2023年舉辦第二十屆SCSEPF年會。
華人運動生理與體适能學者學會年會暨學術大會是全球運動生理與體适能領域研究者的盛會,在學術界享有崇高威望的北京體育大學楊錫讓教授、原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院研究所楊天樂教授和台灣文化大學林正常教授擔任顧問,國内外運動生理和體适能學界的頂級華人學者擔任委員。華人運動生理與體适能學者學會主辦的期刊《Journal Exercise Science and Fitness (JESF)》的五年影響因子達到了3.233,影響力日益提升。(通訊員:單濤)
編輯:孫悅琛
稽核:冀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