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鐵鑄:在唐朝的末年,天雄節度使羅紹威.他被人們稱之為有牙軍的五千部下,但是就因為這些部下難以管制,是以他就請來朱全忠的軍隊來消滅了他們。

但結果就是自己的勢力從此也被削弱了,他十分悔恨懊悔地說:“就是集聚六州四十三縣地鐵,也不會鑄成這麼大的錯也!”見《資治通鑒.唐昭宗天佑三年》。“錯”在這裡是指雙關語,
既指古代的一種錢币,也指錯誤。後來就以“六州鐵鑄”為鑄成重大的損失和錯誤,後悔不及的典故。亦作“六州鐵”、“六州鑄錯”“六州錯鑄”“六州鑄鐵”“六州鑄”。
元.劉因在《夜坐有懷寄故人》詩中寫有:“有錯真成六州鐵,欲還空說大刀頭。”清.劉履芬在《瑣窗寒.秋海棠》詞中寫有:“淚霏霏粉勻露槎,六州鑄出相思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