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去西山島采風,遇到一位正在抽煙的胡奶奶,與之簡單交流,方知她過去曾經是童養媳。談到這段經曆,她一直搖頭,自言自語道:“童養媳的那種苦真是苦!”我把這段交流情況簡要地寫在昨天的文章中,當時也沒有想到用什麼合适的詞來描述她對這段辛酸經曆的痛苦之情,腦子裡突然湧出了“罄竹難書”這個成語,好像覺得也不合适,但是,也沒有找到合适的詞來表達,就用上了這個成語。
文章在今日頭條上釋出,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其中有一位讀者留言:“把辛酸用罄竹難書來形容,還是第一次見到”。晚間問了幾個年輕人,他們對童養媳這個概念一知半解。我覺得有必要對此進行一些說明。
為什麼我聽到童養媳這個名詞就特别敏感?因為在我腦海裡“童養媳”與“阿必大”馬上對接上的。
生活在江南年長一點的人,對滬劇《阿必大回娘家》這出戲應該都用印象。我受奶奶和家父影響,對滬劇有了一定興趣,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蘆蕩火種》的阿慶嫂和《阿必大回娘家》的阿必大。阿必大的扮演者是著名滬劇演員石筱英,嬸娘扮演者是丁是娥,丁是娥又是阿慶嫂的扮演者。這出戲在當時在滬劇迷心中就是一座神聖豐碑。
《阿必大回娘家》是一部悲喜劇。阿必大童年父母早亡,她和哥哥陸阿大就由叔叔撫養,有一年他哥哥因為打架坐牢,其叔叔受此打擊而亡,家中隻剩下嬸娘和阿必大,生活十分艱苦,在媒婆的花言巧語下,為了讓阿必大能夠過上好一點日子,嬸娘就将阿必大許給李九官家做童養媳,這一年阿必大才13歲,比西山島的胡奶奶大一歲。
李九官的老婆叫“雌老虎”,對阿必大十分刻薄兇惡,阿必大的日子過得更苦。後來哥哥被釋放,嬸娘要他去把妹妹領回來家,參加叔叔周年祭,哪知雌老虎把陸阿大痛罵一頓,嬸娘知道後親自上門,與雌老虎唇槍舌戰終于把阿必大領回家。此劇一開始是悲劇,到最後成了喜劇,正義戰勝邪惡。我也曾經跟着奶奶和父親在開明戲院看過現場演出,由此,我對童養媳就留下深刻記憶,知道童養媳的苦實在是真正的苦,昨天了解到胡奶奶做過童養媳,而且她對這段經曆又是感到非常辛酸,腦海中就湧現“罄竹難書”這個成語。
如果對《阿必大回娘家》中童養媳還不了解,大名鼎鼎元代戲劇家關漢卿創作的《窦娥冤》總該知道吧。窦娥的父親窦天章因沒有盤纏進京趕考,就把女兒窦娥賣給蔡婆婆家做童養媳,哪知自己丈夫早亡,被社會小混混張驢兒看上,準備霸占窦娥,見其不從,準備投毒殺死蔡婆婆,結果誤殺張驢兒的父親,張驢兒栽贓窦娥婆媳,官府對婆媳兩人嚴刑逼供,窦娥為了救婆婆就屈打成招,被判斬刑。窦娥臨終前說到:“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後來果然都應驗。三年後,他的父親做了官,見到窦娥冤魂,重新審判,我窦娥昭雪。
曆史上,童養媳習俗大體從宋代開始,一直延續到新中國建立後。新婚姻法頒布,國家嚴厲禁止童養媳習俗,隻是在福建地區這種習俗或明或暗還存在,同屬閩南文化的台灣地區,一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才徹底禁止。
童養媳制度與中國社會重男輕女的習俗息息相關的,又有外部的經濟因素客觀原因,讓童養媳制度在中國繁衍了千年曆史。
以前也沒有什麼避孕措施,加上孩子的存活率不高,家中需要男勞力做工,很多家庭就會生育很多孩子。像陸奶奶母親生了三個孩子,兩男一女,因為父親很早病逝,否則的估計還會生好多的,阿必大雖然隻有兄妹兩個,那也是父母早亡。
我外婆就生了六個孩子,全是女孩,這是外公外婆一輩子的遺憾。我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喊過他們“外公、外婆”,都是“阿爹、好婆”。記得有一次,我去探望外婆,鄰居高高興興地說:“徐師母,你外孫來看你了!”我外婆馬上臉色大變,直接說了一句:“孫子!”可見重男輕女的思想在那個時代是多麼重。
我奶奶生了八個孩子,其中六個是男孩,奶奶還因為生的多,被評上光榮媽媽,在機關受到表揚。我總感覺有六個兒子的奶奶和六個女兒的外婆,在底氣上不一樣的。好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境可以,沒有娶童養媳或者送人做童養媳。
童養媳習俗因為自己孩子多,家境不好,前面有幾個兒子,怕兒子以後娶老婆困難,就會把女兒很小時送給人家或者賣給人家做童養媳,或者從外面要一個女孩回來,以後作兒媳。顧名思義,童養媳就是當孩子養着,成年後準備做兒媳的女孩。到了未來婆家的童養媳,吃住在未來婆家,家裡的家務活都是這個小女孩幹的。
你想想,今天十幾歲的孩子都在父母面前撒嬌呢,那個年代就要她在人家婆家洗衣砍柴做飯幹農活,一年到頭天天如此,遇到阿必大的雌老虎婆婆童養媳就更慘,遇到窦娥家的蔡婆婆還算幸運,可是窦娥老公很早就過世了十幾歲就做寡婦了,也是一個“慘”字。
到了十五六歲,婆家就要讓兒子與童養媳“圓房”管她願不願意,除非兒子自己不同意,不要她,那麼婆婆可以把童養媳轉讓或者收養成女兒。還有一種情況,如果兒子不願意娶他為妻,隻是認她為妾,那麼這個童養媳一輩子更慘。老公、婆婆、大老婆三座大山壓頭上,這種日子更是慘上加慘。
陸奶奶還是幸運的,雖然12歲到婆家做童養媳,丈夫比他大8歲,到了18歲結婚時新中國已經頒布新婚姻法,她的婚姻受到法律保護,加上婆家和丈夫都是島上本分人家,應該都是像窦娥家蔡婆婆一樣而不是阿必大的雌老虎婆婆,是以日子過得艱辛但也算平和。自己生了六個孩子,四男二女,有了男孩她在家庭和村子裡的地位也得到無形鞏固。哪知天有不測風雲,四十多歲就守寡,自己獨立把孩子拉扯大。如今卻又是枯木逢春,苦盡甘來,享受着政府和子女的雙重保護。
希望胡奶奶健康長壽到百歲。三八婦女節即将來臨,在這個婦女幾乎一邊天的時代,了解一下昔日的童養媳制度,也是有着憶苦思甜的意思。
2020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