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大家好,我是唐山紅色曆史志願宣講員宋曉慧。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述的是:抗戰堡壘戶——劉子丹一家。
劉子丹一家世居豐潤黃昏峪後劉城子村。抗戰前,他家是有名的富戶,劉子丹掌管家業。他為人剛直不阿,仁俠好義,是遠近聞名的開明士紳。弟弟劉桂珍随兄料理家務,跑裡跑外。全家人在敵後抗日遊擊戰争中做出過較大的貢獻,被譽為抗戰堡壘戶。
千方百計,為抗戰籌措槍支、經費和物資
1938年7月,冀東人民抗日暴動時,劉子丹利用擔任小嶺十三村鄉團董的身份,将黃昏峪鄉團團部的13支大槍都交給了暴動上司人蘇林彥同志,增強了我暴動隊伍的武器裝備。
一次,劉子丹在與抗日上司人丁振軍的談話中得知,抗日活動經費遇到了困難。于是,劉子丹托親戚出面,向左家塢商會借了一筆款,解決了燃眉之急。
1939年冬天,陳荻、趙堅等同志在劉家隐蔽,談到抗日宣傳急需臘紙、油墨、紙張和電池等物資。劉子丹主動請命,沖破敵人的重重封鎖,從唐山買回物資,雇了本村張秋榮拉煤馬車,把東西藏在煤堆裡,混過敵占區哨卡的盤查,把物資安全運到解放區。
不畏風險,給八路軍送信和儲存财物
1941年春,丁振軍、劉誠光等同志住在他家,為了同當地幹部聯系,劉子丹派弟弟劉桂珍去北嶺村送信。劉桂珍剛蹚過還鄉河到黃昏峪村西,就碰上僞軍圍莊。在僞軍不斷盤問下,劉桂珍裝起了啞巴,之後他乘敵不備撒腿就跑。劉桂珍利用熟悉的地理環境,闖出了敵人的包圍,把信及時送到目的地。
1940年底,豐灤遷聯合縣的幹部陳志等四人來劉家剛住下,敵人就包圍了村子,劉家兄弟倆趕忙把陳志等人藏進地洞。陳志把随身攜帶的錢包交給劉桂珍保管,錢還沒來得及藏好,敵人就破門而入,劉桂珍機靈地把錢包放在一個木炭桶裡。一個日軍用刺刀逼問他們八路軍的下落,哥倆鎮定自若。劉子丹借着倒茶,在茶盅下放了一包“白面兒”,遞給特務。特務得了好處,向日軍嘀咕幾句,敵人就到别的院子吃飯去了。但敵人撲空後并沒死心,五天裡搜過他家四次,都未發現任何破綻。敵人懊惱地走後,劉桂珍才從木炭桶裡取出錢包,交給了陳志同志。
舍生忘死,保護革命幹部、家屬和傷員
抗戰期間,冀東地區黨政軍上司如李運昌、包森、丁振軍、周文彬等三十多位幹部都在他家隐蔽過。
1940年初春的一天,丁振軍、張鶴鳴等四人住在劉家。清早,敵人包圍了村子。剛得到消息,日軍帶着翻譯就闖了進來。劉子丹忙着給日軍點煙倒水,穩住敵人。劉桂珍借機忙把丁振軍等同志藏進地洞。日軍問劉子丹:“你的什麼的幹活?”劉子丹回答:“我是老百姓!”日軍說:“有人說你私通八路,今天要把你帶到左家塢去。”劉子丹辯解說:“我是豐潤大戶,哪能私通八路呢?這不是誣告嗎?我把家裡料理料理,明天我自己去!”說着,又指指翻譯:“我們是朋友,我有家有業的,跑不了,他能擔保。”翻譯見有錢可想,就說了幾句話,日軍才罷休。送走了敵人,劉子丹讓妻子甄鳳春、弟媳張翠榮妯娌倆包餃子、炒菜、燙酒,為丁振軍等同志壓驚。第二天,劉子丹隻身來到左家塢據點,日軍想從他嘴裡套出李運昌、包森、丁振軍等抗日上司人的行蹤,可是他守口如瓶。隻是說:“我是老百姓,隻知道種莊稼,别的什麼也不知道”。敵人沒辦法,又把他押送到豐潤城裡交給日軍頭目佐佐木。在城裡關押期間,敵人威脅利誘,嚴刑拷打。晚上,在牢房地上潑水凍冰,不讓他睡覺。劉子丹咬牙忍痛,始終沒有暴露一點秘密。後來,我黨通過關系買通了翻譯,托人将一幅清代名人字畫送給佐佐木,才把劉子丹營救了出來。
對待幹部家屬如親人。閻達開的父親閻秉正和王平陸的妹妹趙平遠都曾住過劉家。1939年6月,一次在敵人圍村時,劉家正趕上辦喪事,劉子丹就讓趙平遠穿上孝服,打扮成劉家親人,進而躲過了敵人的搜查。後來,又把趙平遠轉到劉子丹四舅母那裡,住了半個月後,組織上派蘇林彥把她接走。
保護傷員是大事。1938年秋天,鄧華部隊攻打興隆縣城,有十幾名傷員到劉家養傷。兄弟倆把傷員安排在村外的果園窩棚裡,劉子丹親自送水送飯,他的叔叔配藥為傷員治療。不料,被漢奸告密,鐵廠的敵人要來抓人。在這緊急情況下,在僞警察局當職的劉桂珍的三姐夫魯印波,連夜派三姐劉桂豔抱着剛過滿月的嬰兒到娘家報信兒。劉桂珍得信兒後急忙把傷員轉移到腰帶山上,扮成道士,由父親保護。敵情緩和後,傷員下山又在劉家住了些日子,治好傷陸續傳回抗日部隊。但是,因為給傷員送信兒,三姐劉桂豔的孩子卻因受到風寒得病死了,全家悲痛不已。劉子丹的母親深明大義地說:“咱家死一個小孩是小事,八路軍傷員平平安安的歸隊,為老百姓去抗戰,去打日本鬼子才是大事!”
就這樣,劉子丹一家為中國革命和民族解放事業做出了較大貢獻。他們一家人舍生忘死支援抗日,與敵人進行英勇鬥争的革命精神,永遠值得我們敬仰和紀念。
讓我們重溫紅色記憶,永做紅色傳人。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這裡,感謝大家收聽,下期再會。
(素材來源:《豐潤革命史料選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