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看《紅高粱》:演員需要成長,九兒這一角色更需要

在國慶期間看了《長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輩》,熱血沸騰,我燃燃燒起的愛國熱情久久不能平複,于是我重新看了一遍《紅高粱》,果然年齡閱曆的不同便會有不同的感受和體會,這一次真的拜服了,不僅僅導演演員,更是人物,莫言筆下的不朽的人物!

再看《紅高粱》:演員需要成長,九兒這一角色更需要

我在家排行老九,是九月初九那天生的,人家都叫我九兒,你們也叫我九兒吧。

其實在劇版之前我也看過影版,雖然口碑影版更佳,但在細節和人物成長上我更喜歡劇版(純粹個人意見),它帶給我的情感很豐富,也更全面,細節完善也更完整,更能讓我感同身受的經曆主角人物的艱難險阻甚至是他們的一生。

九兒,戴九蓮,妥妥的一番女主,自小聰明懂事,漂亮善良,不幸的是攤上愛嫖賭吸大煙的不堪父親,19歲喪母并且自己被父親賣給麻風病人當媳婦兒,關鍵在于母親是被賣到其他家不願受辱才上吊自殺,可見其父的貪婪與狼心狗肺。九兒當然不是一般女子,她有心上人,可以跟着其一起私奔,擺脫這黑暗的深淵,當自己受到夫妻的背叛時,也選擇絕不忍氣吞聲,自己雖進土匪窩,但也會讓送自己進去的罪魁禍首遭到不小的懲罰,她有勇有謀,愛憎分明的樣子着實讓人着迷,加上周迅的盛世美顔,清純可愛,勇敢無畏,前期的九兒就該如此,梳着緊實青春的麻花辮,靈動可人的雙眸,太讓人心動了。

再看《紅高粱》:演員需要成長,九兒這一角色更需要

黃軒真的太适合演知青類初戀了!

你可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張俊傑

現在是民國了,興的是自由戀愛。——張俊傑

這世道比婦人心更毒,我戴九蓮要是碰到好人就比好人更好,要是碰到壞人那就比壞人更壞。——九兒

這刀尖上舔人血的日子有啥好過的,還是靠力氣吃飯踏實,白天出一身臭汗,晚上一沾枕頭就着,夢都不做一個,吃得香睡得香,這才叫日子。——餘占鳌

人物角色的設定基本已經定調了,中間開始進入主要事件,九兒從活潑單純的少女陡變成為雙胞胎的母親,也是釀酒大戶的二少奶奶,她逐漸沉穩,不再沖動,沒有了大大咧咧、大呼小叫,更沒有了沒心沒肺的快意和自在,她知道她身上有了母親的責任,有了單家上下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主心骨責任。而對于她的愛情,初戀甚甜記于心中,有遺憾但更多的是經曆過的美好的釋然,對于餘占鳌,她又愛又恨,愛慘了他身上勇猛可貴的剛毅,愛慘了敢怒敢言的韌勁,但同時,也恨他身上的土匪氣,恨他的胸大無志、空有一身本領卻沒有智謀。于是她享受着餘占鳌的偏愛的同時,也讓自己與他保持明面上的距離,二人幹柴烈火,二人各自安好。

再看《紅高粱》:演員需要成長,九兒這一角色更需要

愛慘了迅哥兒的眼神戲

很多觀衆對于九兒前期奮不顧身、沒臉沒皮的行為感到不解,也認為九兒很放蕩,用今天的流行詞來說就是渣女,可是客觀角度去看待九兒就會發現,其實這不就是熱戀中沖動的小年輕嘛,什麼孤男寡女,什麼沒羞沒躁,都毫不在意,隻想着和喜歡的人時刻待在一起,沒有人倫更不會理會流言蜚語。其實在那個年代,九兒很勇敢,她為自己、為愛情都能做到奮不顧身。

再看《紅高粱》:演員需要成長,九兒這一角色更需要

也許很多人喜歡難以忘懷的初戀,但能相守一生的共患難愛情也同樣讓人動容。在我看來九兒其實一開始并不喜歡餘占鳌,跟他在高粱地裡纏綿也不過是你情我願,回報餘占鳌的苦苦單戀以及救命之情。而在之後九兒被縣長朱豪三綁架來威脅餘占鳌,餘占鳌隻身一人應戰,讓九兒感受到了他身上的人格魅力,這才深陷愛河。其實啊,尋得真愛非常不容易,但有時早就在身邊,隻是自己置身其中沒有注意罷了。

再看《紅高粱》:演員需要成長,九兒這一角色更需要

二人最後一次的相擁

後期的九兒成長飛快,活得通透,在親人面前能夠選擇責任,在家人面前能夠選擇國家,她沉着冷靜,她心思細膩,她更明白喜歡一個人就應該讓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需要做的事而不是躲在一處,安穩自己的一生,她是偉大的,更是悲壯的!

再看《紅高粱》:演員需要成長,九兒這一角色更需要

在九兒的最後一個鏡頭裡,她給觀衆留下了最美的一個笑容,幹淨清澈,美麗大方,可歌可泣……餘占鳌及其隊伍遭日軍埋伏受到重挫,需要轉移陣地,途徑高粱地以為能夠借助高粱躲避敵人追擊,沒成想敵軍緊緊咬着隊伍蹤迹,千鈞一發之際,九兒決定犧牲自己,獨自一人引開敵軍,為隊伍同志們争取轉移的時間。九兒很聰明,一邊用歌聲吸引敵軍的注意力,一邊引着他們向藏酒的草棚走去,等他們到達看見隻有九兒一人,身後是數十壇三十裡紅,不見餘占鳌時,九兒毫不猶豫地擦燃火柴抛向身後的烈酒,霎時燃起一片熊熊大火,九兒一人換的十幾個敵軍血肉模糊的軀體,值了。

再看《紅高粱》:演員需要成長,九兒這一角色更需要

以笑對敵人

九兒的一生也就随着歌曲《九兒》圓滿落幕:

“身邊的那片田野啊

手邊的棗花兒香

高粱熟來紅滿天啊

九兒我送你去遠方”

歌詞隻有幾句,卻十分應景,高音悲壯凄涼,卻也唱出了九兒甘願赴死,舍身為國為家為愛的決心。

再看《紅高粱》:演員需要成長,九兒這一角色更需要

“娘 娘 你上西南

寬寬的大陸 長長的寶船

娘 娘 你上西南

溜溜的寶馬 足足的盤纏

你甜處安身 你苦處化錢

娘 娘 你上西南……”

這是九兒唯一的兒子豆官,看見高粱地一團熊火後知道自己的娘已經死了,于是不停地唱着當地送葬民謠。豆官懂事伶俐,聰明勁像他娘親,他雖然眼裡含着淚水,但沒有哭鬧,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娘死得光榮而偉大,他敬佩她。

再看《紅高粱》:演員需要成長,九兒這一角色更需要

最後的最後,導演用鏡頭回憶了不同階段不同僚件中的九兒,确實,九兒成長了,也一步步變得堅不可摧。

再見了,我愛的九兒,再見了高粱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