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片正确的打開方式,笑點淚點皆有,看完熱血又勵志;《五個撲水的少年》中的五位少年人物形象鮮明,片中男主角隊長就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名字大衆化、長相平平、性格軟弱、學習不好不壞、有自己暗戀的姑娘,但面對挫折困苦不放棄,猶如魔童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最終上演人生高光時刻;“沒人在乎你累不累,隻會在乎你行不行”。
我們隻想多點勇氣多點信念,來決定我們成為怎樣的大人,人總要有點理想和抱負吧。後面他們訓練的片段,努力拼搏的時光,搞笑感動五味雜陳,青春的樣子真美好,美好的東西總是讓人熱淚盈眶。
電影中描述了很多情感,就好像那彩虹般珍貴美好的青春。五個少年彼此努力團結朝着同一目标前進,盡管有過退縮,有過坎坷,也許結果沒多麼驚豔,但這又怎麼樣呢?我們都在不斷嘗試,不斷成長,努力成為我們想成為的樣子。
日版老粉兒,對這版翻拍算滿意。保留了日版的中二熱血,加碼了些勵志和我國特色,主要是選角合适。但原片和《舞出我天地》類似的沖破性别固化枷鎖的内涵卻也被“本地化了”。
片裡的少年們,因為原片的設定而沖破層層阻礙;而現實裡,作品本地化卻要在層層限制下碼夠籌碼(比如強調男孩要陽剛)。帶着鐐铐跳舞的現實下,該怎麼給青春傳遞沖破枷鎖的核心呢?
雖然與我的大陸高中生活毫無關系,但卻奇妙地覺得完全能了解人物動機,那種平凡者獲得被看見機會時的反應很真實。我真害怕影片最後都是主角的一個夢,現實就是止步于隊伍解散,不會有反轉了.....
總之青春片展現出了“反體制”在我這裡就很合格,需要打破聯考、成績排名、教育桎梏的沖勁兒。
完成度挺高,改編挺符合中國實際的,但原版和改編最大的差別在于沖突。原版在沒有沖突的前提下,注入了熱血情懷,劇情順其自然,而改編版是通過沖突才能推動情節發展,讓人看得很心痛,明明是一個積極陽光的電影,卻有種強行煽情的感覺。
最好的青春,是在中二和熱血中,被家長老師同學發現自己的不平凡。如果這個變成不平凡的過程裡,有自己的鳳凰涅槃,有夥伴的并肩作戰,有抗壓的逆轉乾坤,将是未來人生最寶貴的财富。這部電影就用五個可愛的鄰家大男孩給你呈現出這樣浪花四濺的青春故事。
雖然這個劇情設定其實并不是很合我國的國情,但是電影就是電影,就是要在原有生活上改編升華,是以也可以接受。隊長的心理變化給了更多的筆墨,不想再平庸,想與自己的惰性作鬥争,最後終于成功,可喜可賀。
這種沒有赢過,也不想赢過的人能突然醒悟,奮起直追,總是會成就不一般的成績。
其實按片子成熟度來說是及格的,但是看過水男孩和原版的觀衆或許會覺得差強人意。實在是無任何新意無聊得很,演員的個性他們根本就無法完成,實在是帶入不了。日本版是妻夫木聰演的,不過光線一向喜歡抄作業無底線,還是欺負中國觀衆閱片少,找到這位導演來拍。
導演也得吃飯,國内編劇的劇作水準實在不可能改得比原版好,這個題材本土化很難,搞到中國來就變得十分俗套。但是能看出來導演沒有特别用力過猛,有審美的。還是希望能看到導演原創故事,男子花遊在我們成長道路上少見,就是看個熱鬧。
看了15分鐘,就好像一個小時一般漫長。台灣小清新真的需要好好學學,類型片和愛情片的節奏似乎不是一個節奏。不過電影中好幾個地方是真的被笑到,張偉在醫院哭和最後大家一起沖出來的時候也是真的被感動到。
看到這些少年我想每個人可能都會回顧起自己的青春,青春真的太美好了,他讓我們經曆了很多一生中無論任何時段回憶起來都無比難忘的時刻。這真的是一部好電影,但是排片太少了,以至于導演都不得不去直播間拉人數打廣告。敬佩導演,也反思自己為什麼不去支援一下這個好片。
這才是青春片該有的樣子,少年感,節奏感,情節不拖沓,好好講故事,就算是一個夏天的故事也能好好看。不需要動不動就橫跨20年,直接講到中年遺憾。文章的最後,願每個人都能成為不甘現狀,努力奮鬥的少年。
謝謝觀賞,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娛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