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世民損兵折将未能徹底掃滅的劉黑闼,魏征一計令其不戰而亡天助猛人劉黑闼劉黑闼克星李世民導演洺水之戰三月二十六日,決定劉黑闼命運的洺水之戰打響。此戰,異常慘烈。李世民的麾下猛将羅士信被俘身亡的。複仇之神劉黑闼再犯大唐劉黑闼終結者---魏徵妙計定乾坤

李世民損兵折将未能徹底掃滅的劉黑闼,魏征一計令其不戰而亡天助猛人劉黑闼劉黑闼克星李世民導演洺水之戰三月二十六日,決定劉黑闼命運的洺水之戰打響。此戰,異常慘烈。李世民的麾下猛将羅士信被俘身亡的。複仇之神劉黑闼再犯大唐劉黑闼終結者---魏徵妙計定乾坤

(複仇之神劉黑闼)

劉黑闼,貝州漳南縣(今河北故城東北)人,年少時酗酒、賭博、好勇鬥狠、不治産業。父兄均棄之,讓他自生自滅,恰有一同鄉大哥時常接濟,這個大哥就是窦建德,劉黑闼遂把窦建德引為知己。隋末參加瓦崗軍,李密敗後,為王世充俘虜所用,因不齒王世充為人逃回河北,依附窦建德,封漢東郡公,以骁勇多謀著稱。窦建德死後,劉黑闼召集窦建德舊部起兵,半年之内橫掃河北、屢敗唐軍,最後全部收複夏朝舊境,取代窦建德,自立為漢東王,成為與李唐朝廷争奪天下最強有力的競争對手。秦王李世民損兵折将才将其擊潰,逃亡突厥,李世民班師回朝後,劉黑闼又領兵殺回,旬月之間再次收複河北全境。這次李淵派太子李建成挂帥領兵征讨,劉黑闼竟然不戰而亡,為部下擒獲斬殺。劉黑闼不戰而亡,非亡于李建成,實亡于魏征。

<h1>天助猛人劉黑闼</h1>

窦建德虎牢關為李世民兵敗被俘,整個夏朝分崩離析之後,劉黑闼就悄悄逃回家鄉,僞裝成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621年(唐武德四年)七月某日,窦建德的舊部高雅賢、範願、董康買、曹湛……等人找到劉黑闼,推舉其為領袖起兵,衆人指天盟誓:“吾屬皆為夏王所厚,今不為之報仇,将無以見天下之士!”(《資治通鑒》卷一八九)從武德四年的中秋起,劉黑闼刮起的飓風就開始橫掃河北了。八月十二日起相繼攻陷鄃縣(今山東夏津縣)、唐魏州(今河北大名縣東北)、曆亭(今山東武城縣東),俘虜唐屯衛将軍王行敏。劉黑闼指令王行敏向他叩頭,王行敏誓死不從,随即被劉黑闼斬首。劉黑闼初戰告捷之後,流落各地的窦建德舊部漸漸來附,部衆增至兩千餘人。

武德四年九月初,淮安王李神通率領關中精銳火速進抵冀州(今河北冀縣),與燕王羅藝會合,同時緊急征調邢、洺、相、魏、恒、趙六州軍隊共五萬餘人,在饒陽(今河北饒陽縣)與劉黑闼展開會戰。

相對于人數衆多、武器精良的唐軍來說,劉黑闼部衆的情況隻能用“慘不忍睹”四個字來形容。他們不但衣衫褴褛、裝備極差,而且人數遠遠少于唐軍,隻能背靠饒河堤岸擺出一個單行的一字陣。看着這個可憐巴巴的一字陣,李神通頓時啞然失笑。這隻是一群打群架的農民嘛!就在戰鬥即将打響的一瞬間,兩軍對壘的戰場上突然天氣驟變,一陣狂風夾着漫天飛雪,從唐軍一側猛然刮向對方陣地,劉黑闼的部衆一下子都睜不開眼。李神通抓住戰機,長劍一揮,數萬唐軍乘着風勢向劉黑闼發起了全線進攻。如果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一直按這個方向刮下去,那麼劉黑闼必定全軍覆沒。很可惜,天不佑李神通,就在唐軍剛剛沖到敵軍陣前時,風向突然發生一百八十度反轉,這一下輪到唐軍睜不開眼了。劉黑闼立刻率部反擊,唐軍大敗,人馬和裝備損失了三分之二。與此同時,幽州總管羅藝也在主戰場的西面攻擊高雅賢部,并一舉将其擊破,剛剛追出了幾裡地,便聽到大軍主力被擊潰的消息,遂率部退守藁城(今河北藁城市)。劉黑闼趁部衆士氣高昂,一鼓作氣進攻藁城。羅藝兵敗,其麾下将領薛萬均、薛萬徹兄弟一同被劉黑闼俘虜,後薛氏兄弟逃回,羅藝遂引兵撤回幽州。經此一役,劉黑闼兵勢大振。

十月初六,劉黑闼乘勝攻陷瀛洲(今河北河間市),觀州(今河北東光縣)、毛州(今河北館陶縣)。十一月十九日,劉黑闼又攻陷了定州,生擒總管李玄通,李玄通甯死不降,剖腹自殺。武德四年十二月,劉黑闼攻陷冀州(今河北冀縣)、宗城(今河北威縣東)、洺州,大敗李世勣和秦武通。随後接連攻克相州(今河南安陽市)、黎州(今河南浚縣)、衛州(今河南衛輝市)、邢州(今河北邢台市)、趙州(今河北趙縣)、莘州(今山東莘縣),各地唐軍将領無人能擋其鋒。右武衛将軍秦武通、洺州刺史陳君賓、永甯縣令程名振等人,紛紛放棄抵抗,逃回長安。短短半年之内,劉黑闼以所向無敵、銳不可當之勢橫掃河北,戰必勝、攻必取,克複全部夏朝舊境,創造了一個幾乎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戰争神話。

李世民損兵折将未能徹底掃滅的劉黑闼,魏征一計令其不戰而亡天助猛人劉黑闼劉黑闼克星李世民導演洺水之戰三月二十六日,決定劉黑闼命運的洺水之戰打響。此戰,異常慘烈。李世民的麾下猛将羅士信被俘身亡的。複仇之神劉黑闼再犯大唐劉黑闼終結者---魏徵妙計定乾坤

<h1>劉黑闼克星李世民導演洺水之戰</h1>

對李唐王朝而言,這個繼窦建德之後崛起的河北政權顯然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勢。因為劉黑闼在司法、行政等一系列政治舉措上全部效法窦建德,而在軍事上則比窦建德更為強悍,“攻戰勇決過之”(《資治通鑒》卷一九〇)。

武德五年正月至二月,李世民率領東征大軍與羅藝配合,步步為營,成功地對劉黑闼實施南北合圍,将他壓縮在洺州的彈丸之地,使其基本上喪失了轉圜空間和機動作戰能力。

<h1>三月二十六日,決定劉黑闼命運的洺水之戰打響。此戰,異常慘烈。李世民的麾下猛将羅士信被俘身亡的。</h1>

李世民損兵折将未能徹底掃滅的劉黑闼,魏征一計令其不戰而亡天助猛人劉黑闼劉黑闼克星李世民導演洺水之戰三月二十六日,決定劉黑闼命運的洺水之戰打響。此戰,異常慘烈。李世民的麾下猛将羅士信被俘身亡的。複仇之神劉黑闼再犯大唐劉黑闼終結者---魏徵妙計定乾坤

<h1>

</h1>

為了吸引劉黑闼到南岸來決戰,一舉殲滅劉黑闼的有生力量,李世民命部将到洺水上遊攔河築壩,并且下了這樣一道指令:“待我與賊戰,乃決之!”(《資治通鑒》卷一九〇)

劉黑闼率步騎兩萬,南渡洺水,緊逼唐軍大營列陣。李世民親率精銳騎兵首先攻擊劉黑闼的騎兵,将其擊破,并乘勝沖入漢東軍的陣地,橫掃其步兵。劉黑闼深知,輸掉這一仗他就很難再有翻身的機會,于是率衆殊死奮戰。而他麾下這些剽悍骁勇的河北将士也人人抱定背水一戰的決心,是以打得異常頑強。兩軍一直從中午苦戰到黃昏,往來沖殺,難分勝負。唐軍雖然略占上風,但始終未能取得決勝的優勢。暮色徐徐降臨,雙方仍然鏖戰不止。漢東軍将領王小胡發現漢東軍已經漸露頹勢,連忙對劉黑闼說:“看來是頂不住了,咱們還是趁早抽身吧。”劉黑闼雖然極不情願,但他對戰場上的形勢同樣不抱樂觀态度,無奈之下,隻好和王小胡等少數将領暗中撤出了戰鬥。劉黑闼就這麼腳底抹油、一走了之了,可他麾下的絕大部分将士卻根本沒有察覺,依舊在那裡拼死砍殺。最後漢東軍再也無力堅持,隻好向洺水北岸潰逃。就在他們全部進入河溝的時候,洺水河上遊的滔天巨浪轟然而下。

此次戰役的結果是:漢東軍被“斬首萬餘級,溺死數千人”,幾乎全軍覆沒,劉黑闼僅與範願等人帶着兩百餘騎逃奔東突厥。

<h1>複仇之神劉黑闼再犯大唐</h1>

武德五年七月,李世民班師回朝。差不多在李世民班師的同時,劉黑闼又借助突厥兵力卷土重來。

七月十五日,李淵任命年僅十九歲的淮陽王李道玄為河北道行軍總管,讓他負責征讨劉黑闼。可李淵絕對沒有想到,他剛把李世民這張王牌收回去,李道玄轉眼就命喪劉黑闼之手,緻使河北唐軍再遭重挫。劉黑闼也因之死灰複燃,旬月之間再度恢複夏朝全境。李世民洺水之戰的勝利果實完全付諸東流。

面對這個可怕的複仇之神的歸來,大河南北的唐朝将吏似乎都當起了縮頭烏龜。

<h1>劉黑闼終結者---魏徵妙計定乾坤</h1>

李世民損兵折将未能徹底掃滅的劉黑闼,魏征一計令其不戰而亡天助猛人劉黑闼劉黑闼克星李世民導演洺水之戰三月二十六日,決定劉黑闼命運的洺水之戰打響。此戰,異常慘烈。李世民的麾下猛将羅士信被俘身亡的。複仇之神劉黑闼再犯大唐劉黑闼終結者---魏徵妙計定乾坤

此時,魏徵還是太子李建成的死黨,眼看秦王李世民幾年來威望日增、勳業日隆,魏徵一直替太子李建成感到憂心忡忡。當複仇之神劉黑闼并沒有被李世民一舉殲滅,而是很快就卷土重來、再度猖獗時,魏徵随即對李建成說:“秦王功蓋天下,中外歸心;殿下但以年長位居東宮,無大功以鎮服海内。今劉黑闼散亡之餘,衆不滿萬,資糧匮乏,以大軍臨之,勢如拉朽,殿下宜自擊之以取功名,因結納山東(此處指崤山以東)豪傑,庶可自安!”(《資治通鑒》卷一九〇)

李建成深以為然。

武德五年十一月初七,當太子李建成帶着一副舍我其誰的表情向李淵主動請纓時,李淵也有意扶持太子,當天就頒發了一道诏書,命太子李建成率軍征讨劉黑闼。

十二月中旬,李建成的大軍進抵中原戰場,與李元吉會師,在昌樂(今河南南樂縣)列陣紮營。劉黑闼立刻掉頭南下,與唐軍對峙。此時的劉黑闼萬萬沒有料到,這一次他将不戰而敗。并且将一敗而亡!因為李建成實際上跟他打了一場不見血的戰鬥,如此高明的戰略實在出乎劉黑闼的意料。

這個戰略是魏徵提出來的。就在兩軍對峙之時,魏徵對李建成說:“當初擊破劉黑闼時,我們一抓到他的将領就全部處死,逃亡的全部通緝,妻子兒女也一并關進監獄,是以迫使他們下定了反抗到底的決心。前不久齊王李元吉雖然宣布了大赦令,可他們卻不敢相信,以為又是一個陷阱。而今我們應該把漢東軍的戰俘全部釋放,安撫慰勉,送他們各回家鄉,如此一來,不用我們動手,定可坐視劉黑闼部衆離散。”李建成依計而行,不與劉黑闼正面對決,在戰場上兩次列陣卻又兩次收兵。劉黑闼滿腹狐疑,擔心李建成設下埋伏,是以沒有貿然進攻。

對他來講,昌樂對峙的這幾天是他一生中最後的,也是最寶貴的機會。但是劉黑闼錯過了。永遠地錯過了。随後的幾天,劉黑闼軍中開始斷糧。而更要命的是,魏徵的政策對他的部隊産生了緻命的影響。部衆中開始不斷有人逃亡,有些士兵甚至把他們的将領捆起來一塊投降了唐軍。劉黑闼很想發動進攻、決一死戰,可他又擔心魏州的田留安攻擊他的後背。思前想後,劉黑闼決定三十六計走為上。十二月二十五日,劉黑闼趁着夜色向館陶(今河北館陶縣)方向撤退。就在他撤至永濟運河的時候,李建成的大軍尾追而至。劉黑闼命王小胡背靠運河列陣,然後親自督促士兵搭設浮橋。橋一搭好,劉黑闼立刻帶着數百名騎兵沖到了西岸。可當他回過頭來的時候,對岸的情景令他目瞪口呆。留在對岸的部衆全都乖乖放下了武器,高舉雙手向唐軍投降。還沒等劉黑闼回過神來,唐軍騎兵已經沖上浮橋向他殺來。萬般無奈的劉黑闼隻好帶着幾百個親兵頭也不回地落荒而逃。跑到了饒陽(今河北饒陽縣),被其部下、饒州刺史諸葛德威誘捕,押至洺州斬殺。

在馬不停蹄的逃亡路上,劉黑闼肯定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自己為何不戰而敗?即便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李世民,跟他過招的時候也要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最後還要靠決堤洩洪這樣的損招才把他的主力吃掉,可如今這個李建成卻連仗也不用打,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把他徹底擊敗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劉黑闼唯一知道的原因就是背叛——萬千部衆在他毫無防備的時候集體背叛。可問題在于,他們為什麼背叛?劉黑闼不知道。因為他隻是一個将軍,不是一個政治家。而關于人心向背的問題屬于政治範疇,是以也就超出了劉黑闼思考的範圍。魏徵正是敏銳地抓住了他的這個緻命弱點,才對他打了一場防不勝防的攻心戰。劉黑闼的部衆就是在這場淩厲的攻心戰中丢盔卸甲、不戰而降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劉黑闼第二次起兵不是敗給了唐軍元帥李建成,而是敗給了政治家魏徵。很顯然,劉黑闼到死也沒搞懂人心向背的問題,到死也沒搞清楚自己迅速崛起又突然敗亡的根本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