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北半球的冬天,大地銀裝素裹,而在高緯度地區,溫度甚至下降到了零下四五十攝氏度,對生物的生存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在此基礎上,即便人類擁有禦寒的衣物,長期處于室外的環境中仍然會面臨凍傷的危險,是以人們很難想象,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動物們是如何熬過這漫長的冬季。
其實除了北極熊、東北虎以及麋鹿這些擁有厚厚的皮毛保護的大型動物,松鼠、麻雀這一類小型動物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人們不禁思考,究竟地球上的哪種動物最抗凍呢?根據生物學家的研究,阿拉斯加樹蛙摘得桂冠,因為它們不僅不用冬眠,在零下30℃的地方也能夠順利存活下來,可以說創造了生命的奇迹。
跟很多同類相比,阿拉斯加樹蛙少了冬眠的習慣,因為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青蛙是最怕冷的動物之一,它們沒有厚厚的皮毛和脂肪,每到冬天隻能躲在洞穴中,盡量降低自身熱量的消耗。
但是阿拉斯加樹蛙不同,它們沒有洞穴,也不冬眠,每當溫度下降到零下時,它們就會選擇将自己凍住,變成“冰雕”的阿拉斯加樹蛙就慢慢被冰雪覆寫。不過,它們并不會是以死亡,反而在來年溫度上升時又會活蹦亂跳。
是以,科學家們對阿拉斯加樹蛙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們驚奇的發現這種動物體内的葡萄糖含量是其他蛙類的5倍,這也是阿拉斯加樹蛙能夠抵禦嚴寒的主要原因。
在漫長的冬天裡,阿拉斯加樹蛙可能因為不同的環境因素影響而解凍,溫度再次下降後又被凍住,如此反複,可能會經曆數次循環。而在高葡萄糖含量的幫助下,它們依然保持着生命體征,極少有凍死的情況出現。
在此之前,人們認為水熊蟲才是抵禦嚴寒的最佳選手,然而它們也需要進行休眠,與阿拉斯加樹蛙存在本質上的差異。後者能夠憑借自身的優勢在寒冷的地區存活下來,可見大自然的無窮魅力。
随着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或許還能找到更厲害的禦寒高手,不過阿拉斯加樹蛙的能力也已經令人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