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我生了二胎,是個兒子,老大是個女孩,别人來恭喜,都說真好,一兒一女湊了個好字,我臉上挂着禮貌性的笑容,心裡卻是有苦說不出。
兩個孩子,讓我手忙腳亂的,生下我女兒的時候,我絲毫沒有感覺,我女兒特别乖,月子裡的時候就一晚上隻起來一次,到了半歲的時候,就已經能一整晚不起床了。

她的睡覺時間我和我老公也沒有特意安排,人家自然就8點鐘開始洗澡,8點半上個廁所,9點鐘就準時睡覺了。
可能是我女兒太好養了,讓我産生了一種錯覺,認為是我的功勞,覺的就是再生一個,我也應付的來,女兒三歲的時候,我意外懷孕了,當時想着兩個孩子長大了有個照應,就決定生了。
老二的到來才讓我真正沒有了生活,他生活極其不規律,月子裡不知道怎麼回事,每天都是晚上哭着不睡,我老公每天都是抱着他到半夜兩三點。
想了很多辦法,甚至還迷信的貼了“颠倒語”(俗稱貼在電線杆上,讓過往的行人念一下,就能改過來孩子黑白颠倒的習慣),但是還是沒有效果。
等出了月子好不容易睡覺時間正常了,但是特别粘人,每天抱着,睡覺都放不下,搞的我徹底沒有可以閑下來的時間,什麼都幹不了。
有一天我需要在安靜的環境下寫個東西,忽然發現一整天我連安靜的兩分鐘都沒有,隻能等他睡着了,但是他睡着了,我也累的不行了,還沒來得及幹其他的事情,我就已經睡着了。
他終于一歲了,我不僅沒有時間幹自己的事,還得處理他和姐姐之間的沖突,搶玩具、搶好吃的、兩個一言不合就打架......
我真的快崩潰了,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啊,資訊化時代,或許手機平時聽我唠叨得多了,一天拿起手機,打開京東,直接給我推薦了一本書《超人媽媽的時間管理》,我一看到這個名字,我就忍不住買了。
好奇啊,為什麼别人五個孩子,還能學習那麼多課程變得那麼優秀,我隻有兩個孩子,我都覺得生活中除了孩子的日常,其餘的什麼都幹不了,更别說學習了。
書買回來後,我先看了作者,作者是王馨悅和姜忠陽,王馨悅:正面管教講師、國際公益組織Mops唯一一位中國籍媽媽導師、埃裡克森國際教練協會的第一位媽媽教練,百萬媽媽信賴的專業導師,幫助10000+媽媽開啟高效自律和開挂的人生。
姜忠陽:畢業于加拿大西三一大學,商業上司力碩士;進階家庭教育指導師;多年來從事團隊與個人上司力發展的教育訓練工作。
看到作者的簡介我就很好奇,人家是怎麼做到的,我迫不及待的就開始了閱讀,剛開始讀的時候,感覺很不好,第一章告訴我們的是我們為什麼當了媽媽之後會這麼忙,我就想這還用說,孩子不受控制,事情不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和老一輩的人有争執......
看到後面才發現前面是提出問題,後面才是解決問題,我們隻有明确的知道自己問題出在哪裡,才能很好的去解決問題。
放棄完美,才是解救自己的唯一法寶
我在生孩子的時候,也是想成為一個完美的媽媽,孩子的事情都要力求做到完美,不能允許有一點錯誤,要是有差錯,我就會特别自責,這就導緻浪費了我很多時間,但是如果為了節省時間讓事情變得不那麼完美,我又過不了心裡那關。
知道看到書之後,才明白完美是最大的謊言,世界上的事情本來就是水滿則溢,月滿則虧,有時候很多事情你做的時候覺得是完美的,但是出來的結果也未必是完美的。
每個人都有什麼都不想做的時候,放過自己,也放過她們。
計劃非常有必要的
我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也從來沒有做過計劃,因為我覺得孩子是不受控制的,她想什麼時候吃飯都行,她想什麼時候睡覺也可以。
看了書之後,發現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按照計劃來進行的,比如養成什麼時候睡覺的前提就是規定她們幾點鐘上床睡覺,再比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準時吃飯,從來不喂飯等等,書中都提出了計劃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Smart五原則,制定可實作的目标
Smart原則是:明确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達到的(achievable)、相關的(relevant)、時間限制的(time-bound)。
根據這5個原則來制定自己的目标,可以讓自己看見目标,然後朝着目标去努力。相信你能成為那麼耀眼的自己。
我們都是第一次當媽媽,當然不可能什麼都做得很好,都是在不斷的摸索中成為好媽媽,學習别人的經驗,讓我們在成為好媽媽的同時也能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