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七年,國民黨反動派叛變革命以後,革命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大批共産黨員和革命幹部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屠殺,黨被迫轉入地下進行鬥争;在黨的“六大”以後,工農紅軍不斷擴大,建立了一批革命根據地;白區(國民黨統治區)的黨組織也逐漸得到恢複和發展。但我們仍處于被敵人封鎖、分割的狀态。
早在“六大”結束時,周恩來同志開始抓了這項工作,他又立即分别約李強、張沈川同志談話,要他們克服一切困難,學會無線電通訊技術,以适應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

李強
沈銀川
李強原是學土木工程的,沒有學過無線電。一切需要從頭做起,困難是很多的。李強接受任務之後,即以無線電業餘愛好者的身份,他躲在赫德路的一所房子裡,按照刊物上介紹的線路圖,同張沈川一道鑽呀、鋸呀、焊呀,先學着組裝收報機,然後再裝發報機。
張沈川原是廣州中山大學文學院的學生。有一次他在報上看到“上海無線電學校”的招生廣告,就改名張燕銘跑去報了名,經考試後被錄取了。入學後他才知道,這是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第六軍用電台台長和幾個報務員,為撈取“外快”利用機關的房屋開辦的學校。張沈川在這裡學習了六、七個月,學習期間他非常勤奮刻苦。一九二九年五月間,張沈川利用幾個深夜代班的機會,抄下了兩本軍用電台的密電碼,把它交給了黨組織。
他們終于在1929年造出由自己設計、制造裝成的第一部收發兩用的無線電台。用這部電台,先從抄收國民黨電台的國際新聞與氣象預報開始,然後再與世界各國的業餘無線電台聯系通報,結果都證明這部自制的無線電台完全合格,可以使用。黨的第一個秘密電台及其通訊工作的成功建設,代表了我黨我軍在電訊事業上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中共無線電發展史上具有開創性的重要意義。
福康裡(中共中央第一座無線電台遺址):1929年,中共中央第一座無線電台在大西路福康裡(今延安西路420弄9号)誕生,黨的無線電通信事業由此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