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一天,媽媽老了》聽聽媽媽不會告訴你的那些話

你是不是每次給媽媽打電話,媽媽都會告訴你,她很好,不要惦記?她有親朋陪伴,一點都不孤獨?

你是不是覺得,每周去一次看望一次媽媽,或打個電話,就覺得自己很孝順?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你真的了解你的媽媽嗎?

作為子女,最大的可悲,是到老了,才了解了父母,可是父母早已不在,你卻獨留遺憾在餘年。

今天帶大家讀本書,《有一天,媽媽老了》。

《有一天,媽媽老了》聽聽媽媽不會告訴你的那些話

《有一天,媽媽老了》封面

這是一對南韓母女共同完成的書,母親洪榮女,92歲,已去世,大女兒黃安娜,現年70多歲。

母親洪榮女一輩子沒有讀過書,近70歲開始和孫兒學認字,并用二十多年時間悄悄記錄自己的心事。1995年暑假,大女兒黃安娜回娘家,無意發現了母親記錄的八本日記本。并經過母親及弟妹同意,将此日記本面世。

這是一位母親真實内心的想法,因為她本無意讓兒女知道,記錄隻是為了排遣寂寞,他怕兒女知道了擔心,不想打擾兒女的生活。

《有一天,媽媽老了》聽聽媽媽不會告訴你的那些話

洪榮女與黃安娜

(本文以大女兒黃安娜角度來寫,紅筆标注,皆為洪榮女女士原話)

一 每個媽媽都怕麻煩子女,成為子女負擔

媽媽在68歲做了子宮癌手術,後來雖然治愈了,可是卻留下了後遺症,總是腿疼。

幾個弟妹覺得媽媽一個人住在鄉下不友善,很是心疼媽媽,就把媽媽接到了城裡的弟弟家裡,可是媽媽很是固執,非要回鄉下去,說是鄉下自由。

我們一直搞不懂,在自己兒子家裡有什麼不自由的?

後來才知道,弟弟喜歡幹淨,每天都把家裡打掃的一塵不染。

媽媽行動不便,每次幹個事兒就會把原本幹淨整治的家弄髒,當看到弟弟拿着掃帚和抹布清潔的時候,她心裡很過意不去,覺得是自己給孩子添了麻煩。

媽媽住院的那段日子,我們輪着去照顧媽媽。

一天輪到我照顧,小弟要過來看望媽媽,給媽媽打了個電話。

可是媽媽堅決不讓他來,說是她有我照顧,很好,這麼遠的路不要跑過來了。

我一直很納悶兒,媽媽平時多希望他的子女過來看望他啊。

後來我看到了媽媽的日記

今天沒有讓兒子來看我,我身體太痛了。

在我病情惡化的時候,孩子們看到了,該是多麼的心煩傷心啊!

我雖然說不讓他來,可還是抑制不住心中的孤單和傷痛。

二 孝順——不僅要孝更要順

媽媽生病了,又不願意去我們子女家,我很是惦記媽媽。上次去的時候,媽媽胃口不好,不太愛吃東西,這次我就給媽媽炖了牛肉湯。

我對媽媽說,這個是補身體的,你可以多喝一點。

下午我本想把牛肉湯放到冰箱的冷凍室裡,可打開一看,沒想到隻剩下兩勺了。

一問媽媽才知道,她都分給弟弟妹妹們吃了。

我非常生氣,把弟妹叫過來訓了一頓,還氣哭了。

媽媽很節儉,她總是什麼都舍不得扔,我給她買的酸奶,早就過了保存期限,我順手扔進了垃圾桶,可是等我轉身回來,發現又被媽媽撿了回來。我沖着媽媽大喊,不吃過期食品不行嗎?

可是事後,我總是回想,我總是看着很孝順。

我每次都是為了媽媽好,每次媽媽做了錯事,我就會沖她發火,大吼大叫,其實這樣做,難道不是傷害媽媽嗎?

孝順,應該孝和順并行啊。

媽媽老了,像個孩子一樣,即使錯了,我們也應該順着哄着媽媽。

《有一天,媽媽老了》聽聽媽媽不會告訴你的那些話

三 媽媽的孤獨不會告訴你

媽媽知道我們都很忙,她怕麻煩我們子女,是以她總是住在鄉下自己的家裡。

屋子後面有一大片院子,從媽媽60多歲起,就一直在院子裡種各種蔬菜水果,隻要她能下得了地,就沒有間斷過,幾乎在地裡摸爬滾打。每次我們離開,媽媽總是會把她種的東西,塞滿我們車子後背箱。

生活裡有太多孤獨。是以就算是聽見雞叫,我也會覺得很神奇,會把注意力轉到雞上。我把樂趣放在種辣椒上,蔬菜和家畜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樣。

她一直都是孤獨的,這是我看到這些日記才知道的。

媽媽這一輩子,一直就依靠着“還會來的”這句話,等着孩子們回家。

每次我要離開家的時候,走了幾步回頭看,媽媽總是站在原地。

她囑咐我快點走,還跟我揮手道别。

但她的眼睛卻一直望着我。

《有一天,媽媽老了》聽聽媽媽不會告訴你的那些話

我們家裡很凄涼。

無處能安下心。

兒子每周來看我一次,吃過飯就走。

晶然(小女兒)工作很累。

可是從來不會跟媽媽說些什麼。

心裡一片孤獨寂寞,晚上孤枕難眠。

家裡和睦的氣氛早已遠去,隻剩下冰冷的風兒。

沒有人陪在我的身邊,更沒有人關心我。

這世上有沒有鬼魂,有沒有來世,我不得而知,因為誰都沒有見過。

但是我知道,媽媽的感受是真實的。

我的媽媽盼着她的每個子女回家。

四 好言好語勝過大魚大肉

媽媽真的老了,老在我們不經意間。

上個星期回家買了媽媽最愛吃的魚子,可是媽媽說,高血壓不能吃了。

買了媽媽最愛吃的小核桃,媽媽也說咬不動了。

媽媽說年齡大了,大魚大肉吃了不好消化,胃脹,以後不要再買了。

心裡真的好難過,不知不覺間,媽媽怎麼就老了呢?

《有一天,媽媽老了》聽聽媽媽不會告訴你的那些話

吃完晚飯,纏着媽媽下去遛彎,聽媽媽說我小時候的故事,媽媽眉飛色舞,看着媽媽好開心啊。

好久沒看到媽媽這麼開心了。

正如媽媽在日記裡所說:

就算是一件小事兒,也能讓我感動許久;一句溫暖的話,也能給我巨大的安慰。對我來說,大魚大肉也比不上一句溫暖的話。

人老了生病以後,子女說句暖人心的話,就能讓老人精神煥發,找到活下去的勇氣。

五 别在媽媽面前打罵自己孩子

隔代親,我們耳熟能詳。有時候調皮的熊孩子真的是讓我們氣極了,我們忍不住就打起了孩子,可是身邊的老人就跳了出來:“打孩子幹什麼?你本事你打我啊?!”

我們總覺得父母是溺愛孩子。

今天真的很難過。

我的大兒媳打了我的孫子仁城,我心裡真的特别不安,也不知道該怎麼做。

要想教育孩子,得抽時間好好說教啊!就這麼胡亂打一次,别說别人看着不好,而且也會給孩子留下心靈的創傷啊。

下手這麼狠,我總覺得好像是把對我的不滿撒到了孩子身上似的。我也不好說什麼,隻有獨個默默地哭。

看到這個,你意外嗎?

這是一位老人最真實的表述,沒有哪位媽媽會把這麼真實的情感告訴自己的孩子。

他們總是為孩子考慮太多,卻忽視了自己的感受。

年少時,我們嫌媽媽唠叨,盼着早點離開家;

中年時,我們為自己小家奔波,忽視媽媽的感覺;

或許隻有到了老年,我們才能做到感同身受,才了解了當初媽媽的想法。

希望這本書能喚起大家對媽媽的重視和關愛,不要在意媽媽的“口是心非”,多回家看看,别給自己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

《有一天,媽媽老了》聽聽媽媽不會告訴你的那些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