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河北日報記者闫東偉)從河北省植保檢查站獲悉,近日,玉米褐足胸葉甲蟲、雙斑長甲蟲甲蟲開始進入危害期初期,需要注意加強調查和處理。根據三代棉花蛭蟲殘留物的基數,結合生态條件和綜合天氣預報分析,預測三代棉花鈴蟲總體會出現輕度,玉米、花生等農田當地蟲害量較高,7月17日左右中南部,北方7月21日左右進入三代棉花鈴蟲落卵期, 與全年相當。
石家莊縣坪山縣夏季玉米田間調查顯示,棕足胸葉甲蟲平均率1.3%,最高應變率為10%,平均昆蟲體積為1.5頭/100株,最高為26頭;
據了解,棕足胸葉乙酰是一種有翅膀的小葉桉寇,是河北省發生的田間病蟲害,在河北省,除了危害玉米外,還用于花生、小米、大豆、高粱、向日葵等作物。棕腳胸葉铠在河北省發生一代,主要以成蟲叮咬作物葉片成孔或網狀,嚴重會蠶食葉片殘留葉脈,影響作物産量。該害蟲一般在河北省6月底至7月發現,7月中下旬為成蟲發生高峰期,8月上旬為後期高峰期。
據張家口灣區、魏縣等北部植保站調查,雙斑長毛甲蟲開始進入危險期初期。雙斑長葉甲蟲屬于翅葉乙酰甲蟲,在河北省一代,主要發生在北方春季玉米區,成蟲吃玉米葉,嫩葉被咬成洞,玉米提取,成蟲服用花藥、花絲,影響玉米正常開花授粉,灌漿期吃種子, 影響灌漿。
農業專家建議,對于雙斑長甲蟲數量較多的地塊(當長絲上雙斑長甲蟲的平均單穗超過5頭時),可以選擇在清晨露水幹涸後或傍晚噴灑。考慮到其高活性,該藥需要選擇高效氯氰化物、溴化氰化物、拟除蟲菊酯、高效氯氟烷基酯、硫噴妥鈉、苯二氮卓類氯蟲類等殺蟲劑進行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