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題:亳州警方直播“熱銷”反電詐知識
□ 本報記者 範天嬌
□ 本報通訊員 龔夢雅
“受害人被拉入炒股群,群裡有‘股票導師’作薦股和行情分析,一開始他隻想投資幾千元試試……”面對着手機鏡頭,安徽省亳州市警察局高新區分局民警劉喬卉拆解了一起電信詐騙案件的“作案套路”。
聽完受害人如何從小嘗甜頭到加大投入,再到被客服以各種理由變相要求瘋狂投錢,最終被騙得分文不剩時,手機螢幕上刷起了一波“好可怕”“不能貪便宜”等留言。
這是8月29日,亳州市警察局融媒體中心聯合高新區分局開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直播活動的一個鏡頭。為了提高群衆的防詐反詐意識,亳州警方此次嘗試直播“帶貨”,通過講述真實案例、邀請電信詐騙受害者“現身說法”、有獎問答反電詐知識和現場采訪群衆等形式,“熱銷”防範電信詐騙的技能以及遭遇電信詐騙後的挽損補救措施。
直播進行到中場,電信詐騙受害人張明(化名)的妻子來到現場講述她和家屬當初被騙的經曆。張明的妻子說,一個所謂的“上司”加了丈夫的微信,先是通知張明“明天有點事,到我辦公室談談”,等張明到了“上司”機關時,他又以上級來督導檢查、自己不在為由讓其回去等消息。随後,“上司”聯系張明,表示他要給“大上司”轉些錢,自己不友善出面,能不能由張明先代轉。張明信以為真,由此落入騙子“上司”的詐騙陷阱。
在“大上司”繼續獅子大開口時,張明和妻子意識到受騙并立即報警。所幸,及時報警後警方立即當機了犯罪嫌疑人的銀行賬戶,後将受害人的錢财悉數追回。
“其實對于這種詐騙,隻要我們轉賬之前稍稍留意,多打幾次電話确認,可能就不會有損失。”劉喬卉在直播鏡頭前說。
據統計,高新區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刑事警情中,網上貸款、網上刷單、網上投資、“殺豬盤”、冒充客服五類高發網絡詐騙案件發案占70%,60%以上的詐騙都是通過不法分子制作的手機App實施。此次直播将這些高發電詐警情作為重點,向網民進行講解。
“大家請聽題啊,您剛買完機票,卻收到自稱航班客服人員的電話,聲稱航班延誤可以為您提供退款服務,您該怎麼辦?第一個選項……”直播中特意設定了有獎競答互動環節,一度将活動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通過有獎競答的形式,不僅提升了直播間網友的互動感、參與感,也将反電詐的相關知識切實宣傳到觀衆心中,有效普及了96110反電詐電話、12381反電詐短信提示及國家反詐中心App的使用等重要資訊,提升了群衆的防範能力。”亳州市警察局宣傳科民警段亞楠介紹說。
自牽頭成立高新區反電詐聯席辦以來,亳州市警察局高新區分局針對各類新型電信網絡詐騙高發情況,通過“百萬警進千萬家”行動,“進社群、進企業、進學校、進場所、進機關、進農村”等活動開展防範電信詐騙宣傳。截至目前,亳州市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人數已超18萬人次。(範天嬌 龔夢雅)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