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是一個什麼類型的老闆?

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老闆夢,隻是不太好自己說出來,因為今天為止老闆這個詞被大家玩壞了,就像美女和帥哥一樣,談到老闆,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老闆的形象,包括可能自己如果成為老闆,是一個什麼形象都是五花八門的。

很少有人是沒有老闆的,即使是老闆,其背後還有老闆的,是以,每個老闆都是幫别人打工開始的,包括王思聰,他的老闆就是他爸爸。

大多數老闆是靠自己起家的,從小起步的,或抓住某次機會,或多次創業後才會成為大一點的老闆,這樣的老闆才會有更多的厚重感,不然你靠一次機會就賺到點錢,那離真正的老闆還有距離的。

能夠成為老闆的人,必然有一套自己的閉環系統,這個也是老闆吃飯的工具,可能是一個核心資源,可能是一個技術專利,可能是系統打造群組織能力,可能就是一條營銷能力等等,吃飯的本事不同,最後成事的大小也不同。

唯一相同的是,就是有一顆不斷賺錢的心,老闆的核心就是帶領一幫人不斷的去賺錢,沒有其他比這更核心的了。

我了解的老闆的3個類型,還是看老闆是玩什麼圈的。

第一類:微信朋友圈。很多老闆特别喜歡朋友圈,比如微信朋友圈、微網誌、頭條等,網際網路營銷為主,從網際網路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傳播管道,擁有非常強大的線上營銷網絡建設能力,包括搞自媒體的,這類老闆滿天飛,是最多的一類。

第二類:酒桌圈。真的生意還是要去酒桌上的,傳統的業務以及大多數大型企業的業務基本都是需要去酒桌的,從吃飯喝酒開始,老闆的任務就是不斷去吃飯喝酒,然後搞定一個個人和業務。很多年輕人對這個有點感冒,但是大多數核心的業務就是要去喝酒的,喝酒是老闆的必備甚至是核心競争力。

第三類:研究圈。重視産品導向的老闆特别注重研究,不管是做營銷還是搞資源類項目,都不是這類老闆所倚重的,他們的思維就是産品第一,比如喬布斯,肯定不是靠朋友圈或酒桌圈的,專注産品研發與市場的結合才是重點,這類老闆也是承擔起科技創新和應用的重要組成。

在中國要搞産品創新是非常不容易的,大多數還是資源導向或營銷導向為主,不同的老闆也決定了企業的基本文化屬性,要牢牢關注1号位,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老闆有不同的能力,如果老闆做不到怎麼辦?

那麼就引入合夥人,這一點上,李想當年就做得非常不錯,自己退居做産品,把公司CEO讓出來,今天的老闆們都變成了一個個合夥人模式,還是要看不同的階段需要什麼樣風格的老闆才是關鍵。

不變的是時代進步,要變的還是老闆們,唯有變化才是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