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唯 通訊員 粵教宣
近幾月來,廣東教育系統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頭等大事,精心安排部署、紮實有序推進,掀起了黨史學習教育新熱潮,為全省教育系統改革發展彙聚了強大精神動力。各地各校黨史學習教育呈現出學習形式多樣、社會宣傳廣泛、為民辦事紮實、學幹結合緊密的特點。
高位推進學習 涵養師德師風
廣東教育系統堅持高位推進,把學習貫徹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作為中心工作之一。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上司班子成員圍繞學習“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講專題黨課,參加所在黨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廣東高校各支部從嚴從實召開8000多場專題組織生活會,處級以上黨員上司幹部講專題黨課1200多場,全體黨員進一步增強了黨性、錘煉了思想。
“省委教育工委組建了‘七一’重要講話專題宣講團,各高校組織思政課教師、專職輔導員和優秀大學生宣講團,深入開展‘雲宣講’‘黨課開講啦’‘開學第一課’1500多場次,覆寫聽衆近20萬人次。”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宣講活動,廣大師生進一步激發了學習熱情,提升了知識水準,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成效。”
廣東教育系統還進一步推動黨史涵養師德師風。“我們指導高校将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師隊伍建設重要論述,作為教師群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重要内容,開展好師德傳統教育、師德榜樣教育,引導廣大教師踐行‘培根鑄魂’育人使命,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全面提升。”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各高校參與黨史進校園系列活動師生近120萬人次。
别樣紅色課堂 汲取榜樣力量
廣東不少高校還深入挖掘紅色資源、汲取榜樣力量,用多種形式開展學習。
其中,華南農業大學40名優秀學生組成盧永根先進事迹宣講團深入開展多層次宣講。廣東工業大學邀請東深供水工程建設者、校友代表回校作“學習時代楷模、踐行初心使命”先進事迹報告,大力弘揚“東深精神”。韶關學院在師生活動密集場所設立26個黨史閱讀專區,打造黨史學習“身邊學堂”,推進師生黨員随時随地學習。廣州美術學院把黨史學習教育與專業課程相結合,舉辦“畫說黨史”畢業設計展,用藝術作品展現黨史之光,禮贊中華之美。南方醫科大學根據廣東革命故事“刑場上的婚禮”,編制舞台劇《關于“愛”》。廣東第二師範學院梳理“創校校長”梁威林、“瓊島教育家”史丹等校史事迹,形成富有學校特色的“黨史故事彙”……
據了解,黨史學習教育期間,廣東高校開展“閱讀紅色經典”“講好紅色故事”“觀看紅色影視”“唱響紅色贊歌”近6000場次,30多萬人次參加。運用革命舊址、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開展體驗式教學,12萬多人次受教育。
聚焦“急難愁盼” 辦好教育實事
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廣東教育系統針對教育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深入調研,切實解決了一批實際問題。“6月以來,我們将‘平安聯考’‘基礎教育高品質發展’‘中國小生校内課後服務’列入重點民生項目清單,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逐一明确工作措施、責任對象和進度安排。”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以推進基礎教育高品質發展為例,廣東聚焦公辦優質學位供給和校長教師能力素質,研究出台‘1+N’政策檔案,有序推進‘基礎教育高品質發展’。開展走進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教研幫扶活動,直接惠及三地約1萬名一線教師。”
各高校也注重為群衆纾困解難。其中,南方醫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等高校把全力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作為推進“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舉措。各級黨組織和師生黨員沖鋒在前,投身多地核酸篩查、疫苗接種工作。華南師範大學實施“三大工程”高品質開展“我為群衆辦實事”,推動“為師生辦十件實事”的“基礎工程”。廣東海洋大學組織科技特派員深入湛江東海島和汕頭、汕尾、潮州、揭陽沿海等地指導鹽漬撂荒農田墾複工作,科技賦農助力鄉村振興。
編輯: 寶厷
來源: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