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漁樂文化-這些國家二級保護魚類,你知道多少?

1.鲟形目所有種(除部分為一級保護動物外)

鲟形目,脊索動物門,輻鳍魚綱。一個古老的生物類群,在距今2億年的白垩紀晚期便生活在地球上。分布于北半球的大型河流,鹹、淡水湖泊及海水水域。現存鲟科有2科6屬27種,中國有2屬。我國分布的鲟魚有8種,屬二級保護動物的有分布于黑龍江的史氏鲟和達氏鳇;分布于新疆額爾齊斯河的西伯利亞鲟和小體鲟以及伊利河的裸腹鲟。

鲟科魚類的體呈紡錘形,腹部扁平,軀幹部橫切面呈五角形;口前後4根吻須,吻尖長或呈平扁匙狀;尾鳍歪型;口裂直或新月形,位于頭腹面,能伸縮吸食;口前須細小;眼很小;體色一般背部深灰或灰黃,側部黃白或乳白,幼體色較深。具典型的歪型尾。

溯河産卵洄遊性或淡水定居性魚類,健遊。春或秋季産卵。産卵場多在江河上遊水溫較低、流速較大、具石礫底質的急灘深潭地帶。仔魚期一般吃浮遊生物;幼魚期多以底栖的水生寡毛類、水生昆蟲、小型魚、蝦類及軟體動物為食;成魚期吃底栖動物、動植物渣滓和魚類。生殖期多停食或攝取極少量食物。

漁樂文化-這些國家二級保護魚類,你知道多少?

近年來由于受到過度捕撈、洄遊受阻、水質惡化、産卵栖息地減少等方面的影響,野生鲟形目中很多種類正瀕臨滅絕。(下圖為史氏鲟)

2.黃唇魚

閩粵人稱金錢猛魚、大鷗、白花等,溫州人稱為黃甘,隸屬于硬骨魚綱鲈形目石首魚科黃唇魚屬。黃唇魚體長,側扁,尾柄細長,體長1~1.5米,重可達50千克。分布于東海閩南漁場和南海北部珠江口漁場,其中珠江口是盛産區。體長,側扁,尾柄細長。近海暖溫性稀有底層魚類,栖息于近海水深50-60m海區,幼魚栖息于河口及其附近沿岸。為肉食性魚類,以小型魚類和蝦、蟹等大型甲殼類為食,幼魚則以蝦類為食。

黃唇魚體背部隆起,腹緣廣弧形,尾柄細長,頭中等大,側扁,吻短而尖,側線完全,幾乎延伸尾部末端。體背側棕灰略帶橙黃色,腹側灰白色略帶淡黃色,胸鳍腋下有一黑斑;腹鳍及臀鳍淺色,尾鳍灰黑色。

漁樂文化-這些國家二級保護魚類,你知道多少?

3.松江鲈魚

杜父魚科、松江鲈屬魚類。體前部平扁,向後漸變細而側扁。頭大,寬而平扁,棘和棱均為皮膜所蓋。吻寬而圓鈍,背面中央圓突。鼻孔每側2個,均有短管狀突起。眼較小,上側位。口大,前位。鰓蓋骨具一縱棱。鰓孔寬大。體無鱗,側線平直。頭、體背部黃褐色,腹部灰白色,吻側、眼下、眼間隔和頭側具暗色條紋。體側具4~5條暗褐色橫斑。吻側和眼下各具一暗帶。第一背鳍前部與尾鳍基部各具一暗斑,除腹鳍白色外,頭部背面、上體側及各鳍均具黑色斑點,繁殖季節,成魚頭側鰓蓋膜上各有2條橘紅色斜帶,似4片鰓外露,故有“四鰓鲈”之稱。

兩性外形略有差別:雄魚頭部寬大,吻圓鈍,具尿殖乳突,體色較深;雌魚頭部狹長,吻稍尖,無尿殖乳突,體色較淺。

松江鲈為近海暖溫性底層洄遊魚類,栖息于近海沿岸淺水水域和與海相通的河川、湖泊中。具降河洄遊習性,在淡水中生長、肥育,到河口近海繁殖。為肉食性較兇猛魚類,攝食原生動物、輪蟲、枝角類、桡足類、水生昆蟲、底栖動物、蝦類和魚類等。

分布于中國、菲律賓、北韓半島(西側和南側)、日本(九州島西北側的福岡、佐賀及有明灣)。在中國分布于渤海,黃海和東海;南達舟山、甯波及廈門,北達遼河口及鴨綠江。

漁樂文化-這些國家二級保護魚類,你知道多少?

4.克氏海馬魚

海龍目海龍科海馬屬,是一種小型魚類,體型奇特,與一般魚類大不相同,頭部的形狀酷似馬頭,尖端生有5個短小的棘,頭與軀幹形成直角,身體的表面也沒有大多數魚類具有的鱗片,呈側扁形,外面被環狀的骨闆所包裹,看上去又仿佛是披着铠甲的戰馬,是以被稱為“海馬魚”。

它的體形是海馬魚類中較大的,體長為305—325毫米。全體均呈淡黃色,體側具有一些不規則的白色線狀斑點。吻部細長,呈管狀。眼睛較小,位于頭部的兩側,位置較高,兩個眼睛靠得較近,兩眼之間的間隔小于眼睛的直徑。鼻孔很小,每側竟有兩個,相距也甚為接近,緊位于眼的前方。口較小,位于頭的前端,口内沒有牙齒。軀幹部呈七棱形,腹部很凸出。尾部呈四棱形,細長而能卷曲。從頭部的頂端到尾尖,有一條明顯的栉狀脊椎。

生活在近海海藻叢或珊瑚礁叢非常繁茂的地帶。遊泳時,它的頭部向上,垂直地立在水中,依靠背鳍和胸鳍的扇動,直升直降,緩緩而行。有時它還依靠尾部的屈伸呈彈跳狀前進。栖止時,常以尾端纏附于海藻的莖枝上、珊瑚枝上或海中的飄浮物上歇息,以毛蝦等小型甲殼類動物為食。

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東海、南海海域,具有較高的藥用和觀賞價值。

漁樂文化-這些國家二級保護魚類,你知道多少?

5.胭脂魚

鯉形目,胭脂魚科,胭脂魚屬。

體長146毫米,體側面觀長橢圓形,側扁,背鳍始點處體最高;腹部寬圓,腹緣較直;除頭部外體全蒙鱗,鱗圓形,鱗心位于中央,環紋細密,向後有稀輻狀紋。側線直線形,側中位。小魚背鳍前部,臀鳍、尾鳍後端與偶鳍均紅黑色,大魚色較淡。

胭脂魚為大型中、下層淡水魚類。胭脂魚為底食性魚類,主要以底栖無脊椎動物和水底泥渣中的有機物質為食,也吃一些高等植物碎片和藻類。分布于長江和福建閩江。

胭脂魚的幼、成魚形态不同,生态習性也不相同。通常需求的生境,魚苗和幼魚階段常喜歡群集于水流較緩的礫石之間生活,多在水體上層活動,遊動緩慢,半長成的魚則習慣于栖息在湖泊和江的中下遊,水體的中下層,活動遲緩,成魚多生活于江河上遊、水體的中下層,行動矯健。

漁樂文化-這些國家二級保護魚類,你知道多少?

6.唐魚

又稱“金絲魚”,鯉形目,鯉科,為我國特有種。

唐魚體細小,長而側扁。腹部圓,無腹棱。吻短而圓鈍。口小,亞上位。口裂下斜,下颌突出,前端無瘤狀突,上颌無缺刻。無須。眼大,側上位。眼後頭長顯著大于吻長。體被圓鱗,無側線。尾鳍叉形,末端稍尖。下咽骨弧形,較窄。咽齒纖細,末端略帶鈎狀。鰓耙短而稀疏。鳔2室,後室較前室長。腹膜灰白。

體帶呈橄榄綠色,中軸具金黃色縱紋,上部具大圓斑若幹黑條紋。尾基具紅色大圓斑。體上還有一些色彩,但體色往往随環境條件變化而變化,體側金色縱帶則不變。

金絲魚多栖息在山區清澈的溪流微流水環境中。性活潑。雖然為生活在南方的群體,但尚能耐寒,當水溫降至5℃時,仍能正常生活。雜食性小型魚類,主要以浮遊動物和腐殖質為食。

漁樂文化-這些國家二級保護魚類,你知道多少?

7.大頭鯉

鯉形目,鯉科,鯉屬。大頭鯉的體形與鯉魚十分相似,但頭部較寬大,體形似鯉,是以得名“大頭鯉”。

形似鯉,頭大而寬,頭長較體高或背鳍基為長,體長達40cm。無須,或在口角具1對微小的須。體青灰色,腹部銀白色,偶鳍及尾鳍淡黃色,尾鳍下葉帶紅色。尾柄細長。中國特有種,僅分布于雲南星雲湖、杞麓湖等。

喜歡生活在水深而水質較清澄的水體中上層,對惡劣環境耐受力差,若水質混濁或離開水體則易死亡。性活躍,遊泳迅速。食性較單一,大小個體的食性差異不大,幾乎均以大型浮遊動物的枝角類和桡足類為食;有時也雜食些矽藻、絲狀藻和龜甲輪蟲等,但數量很少。

漁樂文化-這些國家二級保護魚類,你知道多少?

8.金錢鲃

鯉形目,鯉科,金線鲃屬。為我國特有種,幾乎所有種類的生息繁衍都離不開洞穴環境。常見于雲南東部的各湖泊中,其中以陽宗海和滇池為最多。

多生活于水面較開闊的靜水湖泊中,平時多分散栖居于湖泊的出口或積水較深處,生殖季節集中在湖邊或湖出口的淺水區有泉水的溶洞中産卵孵化。

漁樂文化-這些國家二級保護魚類,你知道多少?

9.大理裂腹魚

鯉科裂腹魚亞科裂腹魚屬,為中國特有種,分布于雲南洱海及其附屬水系。

體細長稍側扁。頭小,略呈錐形。吻稍尖。口端位,口裂深而上斜,呈馬蹄形。上下颌約等長,下颌内側微具角質,不形成銳利角質前緣;下唇細狹,分左右兩葉,表面光滑無乳突,唇後溝中斷。須2對,極微小,口角須末端接近或略超越眼前緣之垂直下方。眼大。體被細鱗,排列不整齊。臀鱗甚大。自峽部後至胸腹部裸露無鱗。側線完全,近直形。

體背部淺褐色或黃褐色,腹部灰白色或略帶淡黃;生殖期雌體肛門處特别膨大,帶淡紅色,臀鳍長且肥厚;雄體吻部出現發達的珠星。

适應于靜水環境中生活的種類,在湖中敞水區域的上中層活動。在靜水中覓食,攝取動物性食料,以浮遊動物為主,尤以枝角類為最多,其次是桡足類和昆蟲以及少量昆蟲幼蟲、蟲卵,偶爾也見食綠藻和絲狀藻類。

漁樂文化-這些國家二級保護魚類,你知道多少?

10.花鳗鲡

鳗鲡科、鳗鲡屬動物。

花鳗鲡體形似鳗鲡,體長,前部粗圓筒狀,尾部側扁。頭圓錐形,較背、臀鳍始點間距短。吻平扁。口角超過眼後緣。下颌稍突出,中央無齒;兩颌前端細齒叢狀,側齒成行。唇褶寬厚。鰓孔小。鱗細小,排列呈席紋形鱗群,鱗群互相垂直交叉,隐埋于皮下。側線完全,側線孔明顯。奇鳍互連;背鳍低而長,始點距鰓孔較距肛門近。胸鳍圓形。無腹鳍。體背側及鳍滿布棕褐色斑,體斑間隙及胸鳍邊緣黃色。腹側白或藍灰色,背鳍和臀鳍後部邊緣黑色。

為典型降河洄遊魚類之一。生長于河口、沼澤、河溪、湖塘、水庫等内。性情兇猛,體壯而有力。白晝隐伏于洞穴及石隙中,夜間外出活動,捕食魚、蝦、蟹、蛙及其它小動物,也食落入水中的大動物屍體。能到水外濕草地和雨後的竹林及灌木叢内覓食。其覓食區在菲律賓可達海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達北韓南部及日本紀州,西達東非,東達南太平洋的馬貴斯群島,南達澳洲南部。在中國分布于長江下遊及以南的錢塘江、靈江、瓯江、閩江、九龍江、台灣到廣東、海南島及廣西等江河。

漁樂文化-這些國家二級保護魚類,你知道多少?

11.川陝哲羅鲑

鲑形目、鲑科。

在中國主要分布于西部的四川、陝西以及東北部的黑龍江等省區。主要分布于陝西太白、留壩的漢水上遊,青海班瑪的麻爾柯河,四川西北部的岷江上遊和大渡河上遊,以及東北部的黑龍江等省區。

食肉性魚類,生活習性等均與細鱗鲑相近,喜歡捕食大型水生昆蟲、魚類、兩栖動物、水鳥和水生獸類等,其中魚類包括齊口裂腹魚、重口裂腹魚、馬口魚等。

漁樂文化-這些國家二級保護魚類,你知道多少?

12.秦嶺細鱗鲑

屬魚綱、鲑形目、鲑科、細鱗鲑屬。為中國所特有,僅分布于渭河上遊及其支流和漢水北側支流湑水河、子午河的上遊的溪流中。是一種珍稀的鲑科陸封型冷水魚類。

肉食性魚類,幼魚主要以水生無脊椎動物為食,成魚除攝食魚類外,也食被風吹落的陸生昆蟲。攝食時間多集中于早晚前後,陰天攝食活動頻繁,全天均可見到。

漁樂文化-這些國家二級保護魚類,你知道多少?

參考文獻:

[1]曾慶凱, 杜合軍, 楊菁. 鲟形目魚類染色體研究現狀及進展[J]. 水産科學, 2019, 第38卷(5):734-740.

[2] 胡樹慧. 古老而珍稀的鲟魚[J]. 生物學教學, 2014, (7):5-8.

[3]房英春, 邢才, 田春, 宋鋼, 李勝男, 劉霞, 陳锟- 《中國觀賞魚》2005 年001 期

來源: 水生動物健康評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