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肖芮冬
鲟魚卵是世界公認的頂級魚子醬來源,其背後蘊藏着萬億産業的蓬勃商機。但相比其他經濟魚類的蓬勃發展,國内鲟魚的養殖卻如履薄冰,是苛刻的繁育條件,也是投資端趨緊下的擴産艱難。
潤兆漁業總經理李軍表示,推動傳統養殖工藝數字化轉型實為企業創新發展之計,亦可為“公司+農戶”模式下的全産業鍊布局創造更多投資機遇。
<h2>國内鲟魚産業方興未艾</h2>
“鲟魚的人工養殖條件極為苛刻,九十年代國内養殖技術是空白,但在國外卻已開始規模化養殖,并就鲟魚卵進行高附加值營運。”潤兆漁業總經理李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要想大力發展鲟魚産業,各環節的技術突破缺一不可。
李軍表示,近年來,中國對鲟魚進行了系統研究,産業發展中的“種、繁、養、加”各環節的關鍵技術逐一突破,形成了包括土著種類馴化、良種引進、雜交選育、人工繁殖、增殖放流、商品魚養殖、産品深加工在内的産業技術體系,逐漸發展成為了世界矚目的鲟魚産業大國。
潤兆漁業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鲟魚産業聯盟發起機關以及四川省農業産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用十多年時間在鲟魚産業的深耕細作,已經建立起鲟魚全産業鍊體系,從鲟魚的繁育養殖、魚子醬及鲟魚産品加工到銷售的各個層面,積極推動鲟魚産業的發展。
據悉,2017年全球的人工養殖鲟魚産量接近10萬噸,中國人工養殖鲟魚産量占比已達84%。目前潤兆漁業是歐美魚子醬市場主流供應商,旗下芙思塔魚子醬在全球魚子醬市場占有率約為7%,主要消費群體為國内外星級酒店、高端餐廳及個人消費者,目前芙思塔魚子醬已供應全球二十餘個國家和地區。
談及市場拓展的艱辛,李軍對早期“拓荒”之困深有感觸。首先要做的就是為鲟魚養殖創造良好的條件,選址非常重要。天全縣地處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東坡的過渡地帶,具有豐富的冷水資源和良好的氣候條件,非常适合鲟魚的生長和産業化開發。
潤兆漁業選址于此,李軍表示,一方面可以利用天全良好的自然資源條件,規模化養殖鲟魚種魚,保障魚子醬加工項目得到充足持續的原料魚供應;另一方面,通過鲟魚養殖加工項目,可以迅速帶動周邊地區相關産業發展,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h2>數字化賦能鲟魚全産業鍊營運</h2>
盡管國内鲟魚養殖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但要想從小規模經營向大規模靠攏、向全産業鍊邁進,對企業的考驗是巨大的。李軍坦言,國内鲟魚産業的發展方興未艾,推動企業向更高品質發展要靠技術的創新,尤其是推動傳統養殖向數字化轉變。
“運用數字化手段進行智慧賦能,可以更好發揮産業融合并帶動周邊資源形成向上合力,進一步築高行業壁壘。”李軍表示,智慧漁業主要聚焦全天候環境監控、全過程品質追溯、全方位遠端會診、全自動資料分析,推動傳統養殖向數字化轉變。目前,智能增氧裝置、智能投餌裝置、水量管控裝置已經陸續投入使用。
“公司将進一步采取全自動化養殖技術,所有魚池都安裝上傳感器,水溫、液位、溶解氧、pH值、氨氮等資料都被傳導到監控中心,專家和現場的養殖人員可通過手機APP随時檢視,還可遠端控制投餌機和增氧機,無需人工現場操作,即可實作監測、巡查、咨詢、增氧、投料、注水等一條龍操作。”李軍告訴記者,目前也在争取國家數字漁業應用推廣基地項目落戶園區,項目實施後,将服務全縣15個重點漁業基地及公司在川内十餘個養殖基地。
目前,潤兆漁業已經建構起涵蓋從養殖端的苗種繁育、商品魚養殖、種魚養殖到加工端的魚子醬及魚肉加工以及鲟魚鮮活産品、魚子醬魚肉加工産品的國内銷售和國際貿易的完善産業鍊。
李軍認為,全産業鍊布局能力是鲟魚産業高标準發展的象征,但從技術角度來說絕非易事,尤其是後期魚子醬加工産品品質門檻也高,要想把産品成功打入國際市場,從原料魚養殖基地到加工基地和物流環節需要通過系列認證和檢測,沒有一定的技術經濟實力和較大的規模支撐,很難做通全部環節并持續保質保量供應産品。
<h2>創新商業模式助力資本化發展</h2>
是以,商業模式的創新對企業适應未來發展至關重要。李軍告訴記者,技術的創新能夠改良傳統低端養殖及生産工藝,但要想實作可持續發展,更需要加強企業資本化發展的能力,把産業端和資本端有效銜接。
在商業模式創新方面,李軍表示,公司計劃打破原有鲟魚繁育、養殖加工和銷售全部由公司内部完成的封閉産業鍊,将鲟魚養殖特别是規模較大的種魚養殖開放面向社會,采取“公司+農戶”的模式,向農戶提供優質苗種和技術規範,指導農戶進行鲟魚養殖,訂單回收鲟魚成熟種魚進行魚子醬加工。
在産業拓展方面,該公司将以鲟魚優質苗種繁育和魚子醬加工為重點,為鲟魚産業發展提供基礎保障;銷售方面,實施品牌戰略和内外銷并重的雙循環戰略。李軍表示,“這樣一方面可以獲得充足的鲟魚種魚,迅速擴大魚子醬加工規模,另一方面可以帶動更多農戶從事鲟魚産業,為帶動農戶增收和地方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李軍坦言,鲟魚産業的經濟效益突出,潤兆漁業的毛利率水準現已維持在45%上下,企業現金流水準良好,但要達到快速發展的目标,融資亦不可少。2016年,國内知名創投機構深創投和旗下基金投資了2000萬元,助力企業健康發展。五年來,該公司養殖生産能力和銷售額均增長了300%。
李軍表示,未來按照公司發展規劃,将積極實施資本化發展計劃,一是通過股權融資、合作經營和投資收購兼并等多種形式整合優勢資源,迅速做大做強企業;二是通過IPO上市融資,解決發展資金瓶頸問題。
<h5></h5>
<h5>長按識别二維碼,前往“場景彙”APP</h5>
免責聲明:每經路演•場景彙旨在為創業者與投資人搭建互動交流、精準對接平台,我們将定期深度報道優秀創業公司和創業項目,所選用的素材均來自于公開資料和采訪,請各位投資人謹慎判斷、預防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