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蘇州講究不時不食
在過年的時候
也要有個好彩頭
比如蘇州人愛吃的糕團
過年就别取了一個
“四大名旦”的稱号
桂花糖年糕
玫瑰、薄荷豬油年糕
精制八寶飯
蘇式小圓子
每一種都是純手工制作
帶着一份小時候的味道
因為隻有這樣的古法制作
才能讓大夥兒嘴裡的
每一塊糕都軟糯香甜
今天給大夥兒
推薦一款豬油年糕
一塊糕要想做好
可得花費四天時間
玫瑰豬油年糕
今天是小年兒,年味兒是越來越足了。說到最強年貨,豬油年糕便會脫口而出,相信這也是不少老蘇州的第一反應。和别的糕點不同,豬油年糕是真正是時令貨,重糖重油需要自行加工的豬油年糕也是年味的象征。
傳統的豬油年糕有紅綠雙色,
顔色非常的好看。
白案大師汪成,複原了老蘇州的傳統玫瑰豬油年糕,而如果按照傳統手法來做,需要用到木桶蒸,費時又費力,是以進行了一下改良,用上了蒸箱。
在現代炊具的幫助下,簡化了傳統繁瑣的力氣活,也是與時俱進,能夠讓更多的學徒願意學習制作蘇式糕團,把老味道傳承下去。
玫瑰豬油年糕,在所有蘇式傳統糕團中,吃水量是最大,玫瑰花醬、白砂糖、和蒸好的糯米粉均勻地攪拌到一起,然後拌上豬油。
豬油年糕中最重要的就是糖闆油,需要提前腌制三天以上,經過長時間的腌制,讓糖分完全的滲透進闆油裡,豬油膏香不香就看它了。
糖闆油拌入糯米粉中,在現場看到整個制作過程,不禁感歎,需要用到這麼多糖闆油嗎?
汪大師說了,傳統的規格當中,四兩糯米粉做一斤糕,裡面包括水、糖、油各種香料。而這十斤粉要放入五斤半糖闆油。
汪大師在最初也想在糖份和油量上減少一些配比,可這改變後的味道,總是不盡如人意,好像去掉的不是油糖是年味一般,于是狠狠心,嚴格堅持最傳統的配比。
不過再仔細想想,新年本身講究的是紅紅火火,甜甜蜜蜜,一年裡難得吃這麼一次甜的,應該也沒有什麼大問題。
撒上玫瑰醬和松仁,靜置一天的時間,豬油年糕終于成型,一斤一塊,趕緊切起來。
切成小塊、裹上加入雞蛋的面粉糊,入油鍋一炸,就是大夥兒最最熟悉的出場方式啦!
這個做法簡直就是小時候的回憶了,在油鍋裡炸過之後,韌勁非常足,滿滿的玫瑰香,雞蛋液和面粉的包裹下,裡面的糕保留住了足夠的水分,因為經過了高溫,裡面的豬闆油已經全都融化,軟糯的糕團更帶上了一股豬油的香味。
小編最後要告訴大家,作為蘇州的傳統美食,這款豬油糕在各大老字号連鎖店,都可以買到哦!趕緊買來解解饞吧!
以上内容來源
《樂活六點檔》
版權歸蘇州廣播電視總台所有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