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東人不會告訴你的美味,大漢也有小氣的時候,美食中國山東篇

風雲一舉到天關,快意平生有此觀。萬古齊州煙九點,五更滄海日三竿。

山東人不會告訴你的美味,大漢也有小氣的時候,美食中國山東篇

去山東一定不能錯過的美食,可以分享給外省的朋友,準備去山東旅遊的朋友記得收藏!不要錯過當地的美食,本文篇幅較長,圖檔較多。建議先收藏再觀看!

山東的魯菜是中國的八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鮮鹹脆嫩,風味獨特,制作精細享譽海内外。省内地理差異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膠東菜和内陸的濟南菜以及自成體系的孔府菜三大體系。

德州五香脫骨扒雞

德州扒雞是中國山東傳統名吃,魯菜經典。是著名的德州三寶之一,還有西瓜和金絲棗。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德州扒雞就被列為山東貢品送入宮中供帝後及皇族們享用。在五十年代就已經聞名全國,遠銷海外,被稱為“天下第一雞”。德州扒雞的特點,五香脫骨,肉嫩清淡,鮮美滋補,造型别緻。全雞呈卧體,色澤金黃,黃中透紅,遠遠望去似鴨浮水,口銜羽翎,十分美觀,是上等的美食藝術珍品。

山東人不會告訴你的美味,大漢也有小氣的時候,美食中國山東篇

山東煎餅

山東煎餅,傳統特色面食。源于泰安。山東的煎餅卷大蔥全國聞名,山東煎餅,形似荷葉,薄軟如紙,香氣撲鼻,味美适口。煎餅上攤上雞蛋,軟嫩鮮香,别有風味。天津也有煎餅果子,做法相似,但用的是綠豆面,味道也很好。山東煎餅原料由五谷雜糧精細研磨而成,既不是純細糧,也不是純粗糧,營養豐富,便于人消化,因為做煎餅的原料都帶皮殼,含粗纖維多,對消化很有幫助,是城市居民讓人擔憂健康狀況的一劑良方。

山東人不會告訴你的美味,大漢也有小氣的時候,美食中國山東篇

周村燒餅

周村燒餅是山東省淄博市的一種傳統小吃,因産于淄博周村區而得名,其源于漢代,成于晚清,是山東省名優特産之一。周村燒餅的特點——圓形黃色,薄如紙片,以薄、香、酥、脆著稱。周村燒餅的由來也經曆了一段相當漫長的曆史。而周村燒餅這個詞,其實是非周村地區人對來自周村地區的那種獨特的燒餅的籠統稱謂。道地的周村人,一般喚其為“香酥燒餅”或“大酥燒餅”

山東人不會告訴你的美味,大漢也有小氣的時候,美食中國山東篇

鲅魚餃子

“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如倒(躺)着”。透過膠東沿海這句家喻戶曉的俗話,足見餃子在膠東人心目中的地位。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沿海地區的水餃自然有着與内地水餃的不同之處。在膠東沿海,就有一種以魚肉做餡的餃子,當地人稱之為“魚餡水餃”。膠東的魚餡水餃也有多種,但主流的還是鲅魚餡水餃。鲅魚,學名“馬鲛”,是北方海域的經濟魚類之一。魚體長而側扁,體色銀亮,有藍色斑點,口闊,嘴尖,齒鋒利,遊速快,喜活食,處于食物鍊的頂端,是以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民間素有“山有鹧鹄獐,海裡馬鲛鲳”之說。鲅魚因肉多刺少,特别适合做餡料,是以成為膠東魚餡水餃的首選。

山東人不會告訴你的美味,大漢也有小氣的時候,美食中國山東篇

鍋塌豆腐

“鍋塌”是山東菜獨有的一種烹調方法,它可做魚,也可做肉,還可做豆腐和蔬菜。鍋塌豆腐著名山東菜,成菜呈深黃色,外形整齊,入口鮮香,營養豐富。此菜原料層層疊起豆腐經過調料浸漬,蘸蛋液經油煎,加以雞湯微火塌制,十分入味,豆腐蛋白質豐富,其生理價值比其他植物蛋白質高,可與肉類蛋白質媲美;含鈣量也高,且易于吸收;蝦子富含鈣、磷等,有助于促進骨骼、牙齒、大腦等生長發育,并增強抵抗力,防止佝偻病、肌肉松弛等。

山東人不會告訴你的美味,大漢也有小氣的時候,美食中國山東篇

甏肉幹飯

甏肉(bèng ròu)幹飯是山東省濟甯市的一道傳統名小吃,屬于魯菜系;甏是一種盛放食物的器皿。距今已有六百年。甏肉色澤紅韻,質地柔嫩,肥而不膩,爛而不糜,湯濃味厚,鹹香可口,堪稱一絕。甏肉采用精選新鮮豬五花肉或裡脊肉配以傳統特殊工藝,在中國傳統的砂甏中用木炭文火精心烹制而成的,豬肉色澤紅亮,口感酥爛、清爽,肥而不膩,食者均感滿口留香。濃味厚,鹹香可口,堪稱一絕。食用時,外加一道鹹菜或老虎菜或腌制辣椒,味道更佳。

山東人不會告訴你的美味,大漢也有小氣的時候,美食中國山東篇

龍口粉絲

龍口粉絲,山東省煙台市特産,中國國家地理标志産品。龍口粉絲傳統手工生産技藝具有300多年曆史,目前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明末清初,招遠人創造了采用綠豆制作粉絲的新技藝,分推粉、漏粉和曬粉三個手工操作過程。1860年,依靠這一技藝生産的招遠粉絲開始由龍口裝船外運,史稱“龍口粉絲”,該技藝被後人稱為龍口粉絲傳統手工生産技藝。2004年招遠市被命名為“中國粉絲之都”。 龍口粉絲絲條勻細,純淨光亮,整齊柔韌,潔白透明,烹調時入水即軟,久煮不碎,吃起來清嫩适口,爽滑耐嚼。根據現行的國家标準,龍口粉絲在生産過程中不能使用任何添加劑

山東人不會告訴你的美味,大漢也有小氣的時候,美食中國山東篇

四喜鴨子

“四喜鴨子”流行于山東半島各地,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此菜制作考究,工藝較為複雜,鴨子經腌漬後,再入熱油中炸過,除淨腥臊惡味,并使其上色,然後入砂鍋煨炖而成。成菜富含營養,尤宜老年人食用。《四喜詩》所雲人生四件喜事:“久旱逢甘雨,他鄉見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此詩明朝年間被編入通俗塾書中,故民間廣為傳誦,并取以為肴馔之名!

山東人不會告訴你的美味,大漢也有小氣的時候,美食中國山東篇

黃家烤肉

黃家烤肉系濟南名吃,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年曆史,以整豬烤制、皮黃、酥脆爽口、肥而不膩、久放長存而聞名。章丘的黃家烤肉成為了山東曆史文化名吃,以其皮黃酥脆、外焦裡嫩、肥而不膩、久放長存聞名于世。黃家烤肉的發明者是繡惠街道城裡黃家灣黃氏家族。黃家烤肉的吃法多種多樣,既可做酒肴又可做飯菜。單吃鮮香可口,若把烤肉與白菜豆腐一起燴制,則更是别具風味。另外,燒餅夾烤肉,單餅卷烤肉,章丘大蔥、甜醬配烤肉等吃法,都深受群衆歡迎。由于整豬經過特制高溫爐焖烤後,水分降低,脂肪減少,蛋白質成份相對增加,是一種健康食品。

山東人不會告訴你的美味,大漢也有小氣的時候,美食中國山東篇

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是山東地區漢族傳統名菜之一,屬于魯菜系。清朝光緒初年濟南九華林酒樓店主首創,開始名為“紅燒大腸”,後經過多次多次改進,紅燒大腸味道進一步提高。許多著名人士在該店設宴時均備“紅燒大腸”一菜。一些文人雅士食後,感到此菜确實與衆不同,别有滋味,為取悅店家喜“九”之癖,并稱贊廚師制作此菜像道家“九煉金丹”一樣精工細作,便将其更名為“九轉大腸”。該菜品色澤紅潤,大腸軟嫩,兼有鹹、甜、酸、辣,鮮香異常,肥而不膩,久食不厭。

山東人不會告訴你的美味,大漢也有小氣的時候,美食中國山東篇

糖醋鯉魚

糖醋鯉魚是山東濟南的傳統名菜。濟南北臨黃河,黃河鯉魚不僅肥嫩鮮美,而且金鱗赤尾,形态可愛,是宴會上的佳肴。《詩經》載:豈食其魚,必河之鯉。《濟南府志》上早有“黃河之鯉,南陽之蟹,且入食譜”的記載。據這些史料推測,說明早在3000多年以前,黃河鯉魚就已經成為脍炙人口的名食了。

據說此菜最早起源于濟南泺口,後逐漸流傳至山西、河南等地。在河南時,形成了糖醋熘魚、鯉魚焙面等菜品。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時期,鯉魚焙面在市場上已流行。魚肉色澤棗紅,軟嫩鮮香;焙面細如發絲,蓬松酥脆。

山東人不會告訴你的美味,大漢也有小氣的時候,美食中國山東篇

有沒有讓你胃口大開,想馬上到山東大快朵頤呢。還有沒有沒提到的山東特色美食,歡迎評論區留言,讓我們一起做出中國的美食地圖。

下一期更新的是哪裡美食呢?想了解更多美食就關注我吧~感謝分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