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别的愛給特别的你:2021年聯考生物考前提點

1. 病毒與宿主細胞表面的受體識别、結合,不能展現細胞膜進行細胞間的資訊交流功能。病毒的繁殖過程必須在宿主細胞内完成,在細胞外液中不能繁殖。

2. 氣孔是植物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通道。幹旱、缺水會導緻氣孔關閉,二氧化碳的吸收減少,光合速率降低。

3. 人體内的無機鹽大多數以離子形式存在,但也有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如骨骼中的鈣鹽。

4. 不加酶或無機催化劑時,澱粉不會發生水解反應。

5. 溫度降低,與暗反應有關酶的活性較低,暗反應速率較慢,抑制了光反應的進行。

6. 溶酶體膜被破壞後引起水解酶的釋放,可能導緻細胞自身結構的損傷。溶酶體中的酶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

7. 實驗設計時,應控制自變量,觀察因變量,無關變量保持相同且适宜。(無關變量會對實驗結果産生影響)

8. 真(實際)光合速率=淨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真光合速率常用機關時間内CO2的固定量、O2的産生量或有機物的制造量表示;

淨光合速率常用機關時間内CO2的吸收量、O2的釋放量或有機物的積累量表示。

9. 葉面積系數達到一定值時,光合速率不再增加,但随着葉面積系數增加,呼吸速率增加,是以淨光合速率下降。(葉面積系數為植物葉的總面積與該植物生長的土地面積之比)

10. 葡萄糖進入紅細胞是協助擴散,進入小腸上皮細胞是主動運輸。

11. 稻田不及時排水,水中溶解氧會越來越低,根細胞無氧呼吸産生酒精,使根系變黑、腐爛。

12. Rous肉瘤病毒的癌基因可引起人細胞發生癌變。

13. 通過統計各時期細胞的數目比例可以大緻判斷各時期所處時間的相對長短。

14. 人成熟的紅細胞無線粒體,隻能進行無氧呼吸。[H]和O2結合生成H2O發生線上粒體内膜上。

15. 酶對化學反應的催化效率稱為酶活性,通常以測出的酶促反應速率來衡量酶活性,但酶促反應速率并不一定等于酶活性。

16. 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使其裂解死亡屬于細胞凋亡,而病毒将宿主細胞裂解死亡屬于細胞壞死。細胞凋亡對個體發育是有利的。

17. 分離各種細胞器用的是差速離心法,證明DNA的半保留複制用到了同位素标記法和密度梯度離心法。

18. 糖蛋白除識别功能外,還有保護和潤滑的作用。細胞膜外側的糖脂可能與細胞的識别功能有關。

19. 二倍體的單倍體不可育,不能産生種子,是以隻能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

20. 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換片段(交叉互換),屬于基因重組;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片段(易位),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21. 一個基因型為AaDd的個體,若A和D位于一條染色體上,a和d位于一條染色體上,那麼該個體産生的配子中數量關系為AD=ad>>Ad=aD。

22. 種群是生物進化和繁殖的基本機關,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23. 新物種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夠以新的方式利用環境條件。

24. 減數分裂時,隻有兩對基因均為雜合才能展現出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間的自由組合。

25. 基因的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

26. 先标記大腸杆菌,再讓噬菌體侵染,才能獲得被标記的噬菌體,不能直接用培養液培養噬菌體。無論是标記P還是标記S,隻有小部分噬菌體具有放射性。

27. 攪拌的目的是讓吸附在大腸杆菌表面的噬菌體外殼與大腸杆菌分離;離心的目的是讓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較輕的噬菌體顆粒,而沉澱物中留下大腸杆菌。

28. 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不連續。

29. 雜種優勢是指雜合子在一種或多種性狀上優于兩個親本的現象。

30.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和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的研究方法都是假說-演繹法。

31. 用雄性不育系水稻作母本可省去雜交過程中的“去雄”操作,簡化了水稻雜交實驗的操作步驟。

32. 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展現的是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33. 生态系統遭受輕度污染後仍能保持相對穩定,這說明生态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其基礎是負回報調節。

34. 興奮是指人體内的某些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後,由相對靜止狀态變為顯著活躍狀态的過程。

興奮在神經纖維上以電信号(神經沖動)的形式進行傳導,興奮在突觸中單向傳遞的原因是:神經遞質隻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後膜。

35. 調查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實驗中所用的調查方法是取樣器取樣法。

36. 無機環境中的碳進入生物群落的方式有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37. 種群密度下降不改變豐富度,但生物種類減少會導緻群落的豐富度降低。

38.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腦合成并分泌,垂體釋放。能夠促進腎小管、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使内環境滲透壓下降,尿量減少。

39. 生産者是生态系統的基石,在生态系統中的作用是通過光合作用,将太陽能固定在它們所制造的有機物中,供生物利用。

分解者的功能是将動植物遺體和動物排遺物分解為無機物。

40. 凡是應用了“生态系統的資訊傳遞”這一生物學原理的防治手段,均屬于生物防治。如“性引誘劑”、“鳥的叢集信号”等。

防治害蟲可以調整生态系統能量流動的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41. Na+主要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K+主要維持細胞内液滲透壓。

Na+内流量增多,動作電位的峰值增大;K+外流量增多,靜息電位絕對值增大。

42. 影響動物群落垂直結構的環境因素主要是食物和栖息場所,影響植物群落垂直結構的因素主要是光照。

群落的垂直結構和水準結構有利于群落中生物充分利用環境資源。

43.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間總是存在共同進化的現象。

44. 生态農業利用的兩條基本原理是物質循環再生、能量多級利用。可持續發展追求的是自然、經濟和社會持久而協調的發展。

45. 驗證胰島素具有降血糖的功能,為了使實驗更快出現低血糖症狀,應對小鼠饑餓處理。

46. 火山岩、沙丘、冰川泥上發生的演替,屬于初生演替。

47. 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

48. 桑基魚塘利用桑葉養蠶、蠶糞喂魚、塘泥肥桑,進而實作了對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的使用率。

49. 求偶活動隻能發生在同種個體之間。

50. 下丘腦是體溫、血糖以及水準衡的調節中樞,還控制着生物節律,所有的感覺在大腦皮層形成。

51. 當人大量丢失水分使細胞外液減少以及血鈉含量降低時,腎上腺皮質分泌醛固酮的量增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重吸收,維持血鈉含量的平衡。

52. 從能量的去向分析,最高營養級的能量去向有兩個:被分解者分解、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而其他營養級的能量去向有三個:被分解者分解、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流入下一營養級。

53. 脂肪酸類激素(前列腺素)、氨基酸的衍生物類激素(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固醇類激素(性激素)都是可以口服的,多肽和蛋白類激素隻能注射不能口服。

54. 生态系統的物質循環中的“物質”指的是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元素,“生态系統”指的是生物圈。

55. 酵母菌為兼性厭氧型真菌,酒精發酵時所需的條件為:18~25℃、無氧條件以及充足的營養物質;繁殖所需的條件是20℃左右,有氧條件。

56. 固定化細胞常采用包埋法,固定化細胞技術的優點是:可以反複利用,節約成本;既能與反應物接觸,又能與産物分離,提高産品品質。

57. 在缺氧、呈酸性的發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長繁殖,而絕大多數微生物無法适應而受抑制。

58. 在分離細菌時,在第二次及以後劃線時,總是從上一次的末端開始劃線,這樣做的目的是使細菌的數目随着劃線次數的增加而逐漸減少,最終能得到由單個細菌繁殖而來的菌落。

59. 提取橘皮精油時,不宜采用水中蒸餾法的原因是:在水中蒸餾時會導緻橘皮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

提取橘皮精油一般采用壓榨法,在壓榨之前需要用石灰水浸泡,目的是為了提高出油率。

60. 萃取的效率主要取決于萃取劑的性質和使用量,同時也受原料顆粒的性質和萃取的溫度、時間等的影響。

61. 醋酸菌為好氧菌,最适生長溫度為30~35℃。

62. 青黴素由青黴菌(真菌)産生,不會抑制真菌的生長,但會抑制細菌的生長。

63. 蛋白胨可為細菌的生長提供碳源、氮源和維生素。

64. 培養基通常用高壓蒸汽滅菌法進行滅菌,在空白平闆上塗布無菌水,培養72 h後平闆上沒有菌落長出,則說明平闆滅菌徹底、接種過程無雜菌污染。

65. 伊紅美藍培養基是一種鑒别培養基,是用來鑒别大腸杆菌的,若有大腸杆菌,則其菌落呈現黑色,有金屬光澤。

66. 實驗室中的滅菌方法一般有灼燒滅菌(适合于接種工具的滅菌)、幹熱滅菌(适合于耐高溫的、需要保持幹燥的物品的滅菌)、高壓蒸汽滅菌(适合于培養基等物品的滅菌)。

67. 胡蘿蔔素易溶于有機溶劑,萃取胡蘿蔔素的有機溶劑應具有較高的沸點,一般選擇石油醚。

68. 在萃取胡蘿蔔素時,需要對原料進行粉碎和幹燥,這樣操作的原因是原料顆粒的大小和含水量會影響萃取的效率,原料顆粒小、含水量低,萃取效率高。

69. 鑒定胡蘿蔔素粗品的方法是紙層析法,鑒定過程中需要用胡蘿蔔素标準品作為對照。

70. 果膠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膠分解酶和果膠酯酶等。果膠酶能使果膠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進而使渾濁的果汁變得澄清。

71. 固定化酶技術可以使酶反複利用,固定化酶技術一般采用化學結合法和實體吸附法。

72. 凝膠色譜法是根據被分離物質的相對分子品質的大小,利用具有網狀結構的凝膠的分子篩作用,來進行分離。

分子量較小的蛋白質進入凝膠内部,路程長、移動速度慢。分子量較大的蛋白質在凝膠外移動,路程短、移動速度快。

73. 與正常的雜交育種相比,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的突出優點是克服了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

74. 基因表達載體應含有的元件有:啟動子、目的基因、終止子、标記基因和複制原點。

75. 标記基因的作用是便于篩選出含有基因表達載體的組織細胞。

76. 用Ca2+溶液處理細胞,使其處于一種能吸收周圍環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狀态,這種狀态的細胞稱為感受态細胞。

77. 培養脫毒苗時,通常采取植物的莖尖或根尖進行組織培養,原因是莖尖或根尖的病毒極少,甚至無病毒。

78. 原核細胞中的限制酶沒有切割自身的DNA,可能原因是其DNA分子上沒有限制酶識别的序列。

79. 将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方法有農杆菌轉化法、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農杆菌轉化法适用于雙子葉植物和裸子植物。

80. PCR擴增時需要引物,因為DNA聚合酶不能從頭合成子鍊,隻能從引物的3’端進行延伸,DNA的合成方向是從子鍊的5’端向3’延伸。

81. 腺病毒的遺傳物質為DNA,改造後的腺病毒載體必須具備以下特點:有一至多個限制酶切割位點,供外源DNA片段插入其中;能夠在受體細胞中穩定存在并進行自我複制;有标記基因供重組DNA的鑒定和選擇。

82. 經RNA逆轉錄形成的DNA不含非編碼區(也就沒有啟動子和終止子)和内含子。

83. 限制酶的特點是:識别雙鍊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條鍊中特定部位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斷開。

84. 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質粒的T-DNA上,通過農杆菌的轉化作用,就可以使目的基因進入植物細胞,并将其插入到植物細胞中染色體的DNA上,使目的基因的遺傳特性得以穩定維持和表達。

85. 檢測轉基因生物的DNA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雜交技術;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了mRNA,檢測方法采用分子雜交技術。這兩種方法所用到的探針都是用放射性同位素等作标記的目的基因。

86. 使用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可以将動物組織中的細胞分散。對于貼附性細胞進行培養時,要求培養瓶的内表面光滑、無毒,易于貼附。

87. 原代培養是将動物組織消化後的初次培養,以後的培養稱為傳代培養。

88. 培養動物細胞的培養箱的氣體含有95%的空氣和5%的CO2,CO2的作用是維持培養液的pH。

89.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物種多樣性原理、協調與平衡原理、整體性原理、系統學和工程學原理(系統的結構決定功能原理和系統整體性原理)。

90. 哺乳動物胚胎的培養液成分一般都比較複雜,除一些無機鹽和有機鹽類外,還需添加維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營養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質。(記憶口訣:兩鹽兩素兩酸動物血清)

看到這裡,這次聯考生物90分就有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