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綠帽子”的說法到底因何而來?男人都怕它

中國的男人們大抵最害怕自己戴上那"綠帽子",說來有一段讓人饒有興趣的史話。關于綠帽子,民間說法即已有家室的女子出軌,多存在譏諷意味。那麼,"綠帽子"的說法早先是因何而來呢?

若論由來,有四種說法,第一種說法。"綠帽子"起源于元明兩朝,是由從事妓院歌坊等賤業的标志色演變而來。第二種說法。"綠帽子"的由來是從元朝開始的。從原來在妓院裡做工的男人戴綠頭巾演變成中國男人最怕的一頂帽子,那就是"綠帽子"還有一種說法,與第一種說法大同小異,隻是把戴着綠帽子的偷情信号,從妻子的頭上發出變成了由丈夫的頭上發出了。也就是說,隻要是看到丈夫戴着綠帽子外出,這便是可以幽會偷情的信号。

“綠帽子”的說法到底因何而來?男人都怕它

但是在春秋時期卻不是如此,春秋時期,生存對于一般人而言都是很大的問題,老實種地的農民遇到戰火說不定就顆粒無收,可是這種現象在當時太普遍了,不少人在失去土地後并沒有正經營生可做來養活自己。沒有财産又沒有收入,這該如何是好呢?一些男子就動了自己妻女的邪念——讓她們出去賣淫。無論拿正經事養活自己,還是拿邪門歪道養活自己,都得打個廣告讓别人知道自己是幹什麼的。賣個米面還能吆喝吆喝,賣自己妻女大庭廣衆下吆喝那太丢人了,怎麼讓别人知道自己是賣老婆姑娘的呢?那就帶個綠頭巾吧。當時以妻女賣淫為生的男子并不在少數,大家皆不不約而同的戴起了綠頭巾,綠這個顔色就從這兒有了引申含義。《七修類稿》中記載道:"及見春秋時有貨妻女求食者,謂之'娼夫',以綠巾裹頭,以别貴賤。"

“綠帽子”的說法到底因何而來?男人都怕它

據傳,在明代初期,當朝皇帝朱元璋下令,凡是家中存有娼妓者,男性皆需頭戴綠色頭巾,腰系紅褡膊,自此,"綠帽子"就此傳開。娼妓在古時為青樓女子,作為已有家室的女性,依舊選擇賣淫為業,在當時難免少不了"偷漢子"的指責,而娼妓的丈夫們頭戴綠巾,由此,"綠帽子"取代了"偷漢子",成為男性最覺恥辱的稱謂。據傳古時候,有一對夫妻。妻子是一位主婦,生得嬌豔可人、風韻猶存,平時在家裡做點針線活,因生得貌美,早就已招徕一些狂蜂浪蝶追求;丈夫是一個生意人,要經常到外地去做生意。兩口子的日子過得也富裕,在丈夫外出的日子裡,妻子就不免枕冷襟寒、寂寞難耐。

“綠帽子”的說法到底因何而來?男人都怕它

終于有一天,妻子忍不住跟街市一個賣布的好上了,在丈夫外出做生意的時候,他們就巫山雲雨地在一起厮混。有一次,丈夫回家後三個月都沒有外出,直急得那個賣布的天天在他們家附近打轉。一天,丈夫騎着馬到城外打獵去了,經過街市,那賣布的見了非常高興,以為他又要外出做生意,當晚就迫不及待地竄進了妻子的卧室,準備和相好幽會。

“綠帽子”的說法到底因何而來?男人都怕它

當晚丈夫回來了,幾乎将他逮了個正着,妻子也吓了個半死,那賣布的隻好哆嗦在人家的床底一整晚。這件事後,妻子就向那賣布的要了一塊綠色的布料,做了一頂帽子給丈夫,還和那賣布的約定,當你看見我丈夫戴上綠帽子外出的時候,你就可以來了。過了幾天,丈夫又要外出做生意了,妻子趕緊拿出那頂綠帽子對丈夫說:"外面的風沙大,戴上就不會弄髒頭發。而且這顔色讓你看起來很俊,以後你每次外出我都為你做一頂,就像我跟在你身邊一樣,你就不用牽挂我了。"丈夫聽了很開心,以為自己真的很俊,于是高高興興戴上那頂綠帽子,騎着馬得意洋洋穿過街市,到外地做生意去了。

當晚,他妻子就和那賣布的睡在他的床上。以後,那個賣布的凡見了那丈夫戴着綠帽子外出時,心裡都不禁心花怒放:"哈!你的

“綠帽子”的說法到底因何而來?男人都怕它

綠帽子真是很俊,不過今晚該到我俊了。"于是,綠帽子的說法就這樣傳下來了。

在民間廣泛傳播下,"綠帽子"流傳至今,顯然已經成為男性尊嚴的踐踏品,為不可觸碰的底線。在中國百姓心中,被戴綠帽是極為丢臉、恥辱的事情,如果,不幸經曆此類事件,多數男性甯願息事甯人亦不願醜聞傳出。盡管男性都害怕背上"綠帽"之名,但是,在古代有關"綠帽"的事例多不勝數。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嗎,古代文獻中已有"綠帽子"的記載。

不過此"綠帽"非彼"綠帽",為正常的綠色帽子,并無特殊含義。明代時期,朱元璋賦予了"綠帽子"的特殊含義,進而流傳開來。秦漢時期,綠色是低賤身份的代表顔色。當時統治者便有規定,犯人着裝皆為特制的衣服,名為"赭衣",顔色赤褐。此衣在秦朝時期發源,至漢朝時,赭衣已經成為犯法之人的代稱。

唐宋時期,綠色所代表的含義逐漸擴大,由單一的"犯法之人"擴大到"低賤人群",即凡是身穿碧青綠衣服的百姓,皆可視為低賤下民。部分唐代地方府衙,在懲罰犯法之人時,不加以杖責,而是以綠色頭巾戴在犯人頭上,以示羞辱。這裡的羞辱指得是犯人戴上頭巾,就意味着身份低賤,并非配偶出軌。

有一個叫李緣銘的文人,他酷愛辭賦,經常邀朋喚友來家中做客,隻為吟詩作對、徹夜不眠。此人有一妻貌若天仙,隻因嫁了李緣銘,常常獨守空房。時間一長,女子便耐不住寂寞。住

“綠帽子”的說法到底因何而來?男人都怕它

他們家隔壁有一戶人家,男子因喪妻一直單身。這位男子經常爬在院牆上偷看"天仙"。

一天,李緣銘去朋友家做客,妻子便閑來無事,倚在門口發愣。這時隔壁的單身漢也正坐在門口發呆,妻子便叫來單身漢陪她聊天。從那以後,很長一段時間,每當寂寞的時候妻子便找來單身漢聊天。時間一長,兩人之間竟然産生了些許的情素。終于有一天倆人做了出軌的事。

後來為了防止被李緣銘突然回家發現奸情,妻子便當丈夫不在家時,就戴着他的綠帽子在外面走動,單身男子看到後就會心領神會。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沒多久,妻子與單身漢的事突然回家的李緣銘撞了個正着,一氣之下的丈夫休掉了妻子。後來大家把那些不守婦道偷漢子的事情叫做戴"綠帽子"。從此"綠帽子"就成了男人的忌諱。

"綠帽子"之是以為"綠色"?

顯然,現在說的"綠帽子"是由元時的"綠頭巾"直接傳承而來的,而其真正的淵源,則在更早的時候。

元朝時期,對碧綠青諸色進行了限制,僅有"娼妓"、"樂人"可穿。《元典章》如此記載:娼妓需要穿皂衫,戴角巾兒,而娼妓的家屬及丈夫需要頭戴青巾。這一規定沿襲到明朝,朱元璋為此下诏,凡是娼妓家中的男子,必須以綠色頭巾出門,且腰間系上紅褡膊,腳上穿着有毛的豬皮鞋。走路時,禁止走在道路中間,隻能在兩旁偏路行走。

可見,當時娼妓與其家屬地位之低,不受民間待見。在統治者诏令下,娼妓丈夫縱然有萬般不願,也隻能選擇妥協,遵從朝廷。每當有頭戴綠巾者出現在街頭小巷時,總會引得百姓駐足指點,議論紛紛。标志性的"綠帽子"在外,百姓立刻就能知曉哪家為"青樓一族"、哪家女人偷漢子,遭受指點的男子時常哀聲怨道

一定程度上,這些娼妓家庭為迫不得已,男性在能力有限下,需要靠妻女賣淫維持生計,由此,頭戴綠帽的男性,亦成為沒有出息的代名詞。

前文說到,綠色在古代為低賤的意思,無論是秦漢,還是唐宋,這一含義從未變更過。至于古人為何将綠色當做低賤者用色,民間衆說紛纭。最為流傳的說法與龜有關,民間曾有綠龜之說,綠色即為龜的顔色,此為背景。古人錯誤的認為雌龜需要和蛇交配方能繁殖,是以讓雌龜與蛇交配繁殖後代。

這種說法看似天方夜譚,但卻在多部古書中留有記載,包括《列子》、《說文解字》等古籍。由此,當一些男性的妻子與别人偷情後,他們便被稱為"龜",綠色便這樣傳開。但關于"綠龜"之說,稍顯牽強,綠色代表通奸的含義是在元代方才出現,至明代定性。漢朝時期,綠色僅表示身份低賤。

《封氏見聞錄》記載:延陵令李封在懲罰犯人時,不以棍杖責罰,而是以綠色頭巾懲戒,這裡的綠色即為下賤之意,作為羞辱。其實,在綠色真正代表通奸之意的時期應為元朝,據《元典章》記載:規定與娼妓有關的男性家眷,皆要以青色頭巾裹頭,而青色與綠色相似,故而,綠色得以流傳下來。元朝覆滅後,有關"綠色"的規定并未随之消散,而是沿襲至明代。

并且,在此基礎上,朱元璋進行加強,不僅要求娼妓家中男性需頭裹綠巾,還需腰間系着紅褡膊,腳穿豬皮鞋。且針對範圍更加細化,僅對樂妓、女伶兩類群體生效。基于以上之論證,已可看出綠頭巾長期以來,即:一直是賤民隸卒或仆庶者流所使用的裝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