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 渾身是寶,其花可觀賞,根可入藥,籽可榨油。油用牡丹苗一般在移栽種植後需要2~3年才能見到效益,為提高土壤使用率、增加牡丹種植戶的經濟收入、推動牡丹産業迅速發展。牡丹與大豆間套作種植,一方面可增産增收,另一方面大豆還可以抑制牡丹田裡雜草。

1 油用牡丹栽培要點
1.1 土壤選擇
油用牡丹對土壤要求較高,選擇土質松軟肥沃、排水性能優良的沙土地為最佳,忌地勢低窪水淹脅迫,忌黏土、鹽堿土,要提前挖好 排水設施,確定大澇之年不積水。土壤pH值在6~8為最佳,土壤含鹽量在0.3%以下,對于過堿或過酸地區,需拌入少量的石灰粉或硫磺,以期達到調節土壤酸堿度的目的。
1.2 品種選擇
一般油用牡丹都是當年生根、次年發芽,第3年便可移栽。選擇2年生的油用牡丹苗。對品種籽粒要求出油率高,植株要求無病蟲害。目前‘鳳丹’牡丹是江淮地區比較适合的油用牡丹栽培品種。
油用牡丹品種“鳳丹”
1.3 整地和移栽
1.3.1 整地
牡丹在移栽前需對地塊進行修整。修整前,需先施用底肥和殺蟲殺菌劑,以1畝地計,施用150~200 kg餅肥或者1000~1500 kg腐熟的廄肥,并加施40~50 kg複合肥,同時,将辛硫磷顆粒劑和土菌靈作為土壤殺菌劑、殺蟲劑,按1畝地10~15 kg辛硫磷顆粒劑和4~5 kg土菌靈的比例施入土壤,之後用旋耕機旋耕土壤,耕深15.0~20.0 cm,使土壤疏松、平整。
油用牡丹幼苗
1.3.2 移栽
根據油用牡丹苗春發枝,秋發根,夏打盹,冬休眠的生長特性,栽培時間選擇在9月上旬,行距留60 cm,株距40 cm,每2行牡丹之間種1行大豆,栽培深度一般在15~20 cm。栽植時,用鏟子劃開寬5.0~10.0 cm、深25.0~30.0 cm的縫隙,在空隙的兩端分别放入1株牡丹小苗,根頸部低于地面2.0 cm左右,根系舒展,覆土,然後壓實使根和土壤接觸密切。
1.4 澆水
牡丹怕澇,牡丹生長中一般不需單獨澆水,可在每次施肥時澆水即可,但如果長期缺水,牡丹葉邊緣将會出現幹枯。是以,澆水需适時适量,根據天氣情況和土壤的幹旱程度進行澆水。如天氣幹燥,每隔一段時間可澆水一次;如雨水較多,則要注意及時排水,防止受澇。
1.5 追肥
牡丹移栽後,當年一般不進行追肥,第二年開始根據其需肥特性相應追肥,主要以氮肥和磷肥為主。在春季清明前,每畝追施以氮肥和磷肥為主的複合肥40~50 kg,促進牡丹花芽生長、開花;開花後,适當施用一些磷鉀肥,促進植株進行營養生長,促使秋後花芽分化。肥料施用的總原則是巧施氮肥,重施磷肥,有差別的施用鉀肥,創造條件施用農家肥,提倡施用钼肥和生物肥料。
1.6 除草
牡丹在生長過程中,應及時進行除草,尤其在梅雨季節,雜草易叢生旺長,此時應注意做好除草工作。在牡丹生長期間,鋤地工作有利于提升土壤溫度、保持土壤水分。春季來臨時,結合鋤地可将封起來的土埂慢慢扒平,便于田間管理。開花前進行深中耕,深度控制在3.0~5.0 cm;開花後進行淺鋤,深度控制在1.0~3.0 cm。如用除草劑,可選擇精奎禾靈、高效蓋。大豆鋤草與油用牡丹鋤草可同時進行。
1.7 病蟲害防治
油用牡丹常見的病害是褐斑病,防治方法是,2月上中旬春季發芽前噴灑3°的Be石硫合劑,或者多菌靈500倍液,噴灑的時候要覆寫整個地面;3月中下旬至開花期前每7~10天噴施一次波爾多液或者代森鋅液等;5月中、下旬開始每隔15~20天,噴施1次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殺菌劑,直至9月中下旬;入冬前及時剪除并燒掉病葉。牡丹地上部蟲害主要有吹綿介殼蟲,夏秋季節白色蟲體附着在枝幹和葉背上,防治方法是用500倍的氟乙酰胺或1000倍液的氧化樂果藥液噴殺或在入冬後用石硫合劑塗刷枝幹。地下害蟲主要是蛴螬,防治方法是每畝地用0.25千克50%的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洗澆根部20~30cm深處。
1.8 整形修剪
栽植後,第一年任其生長,第二年冬前平茬,春天時,挑選幾個生長健壯、充實、分布均勻新芽者保留下來,作為主要枝幹,餘者全部除掉。以後每年或隔年斷續選留1~2個新芽作為枝幹培養,以使株叢逐年擴大和豐滿。另外平時需及時除去繁枝贅芽、枯枝、病蟲枝,維持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的動态平衡,保持植株有均衡适量的枝條和美觀的株形,使其通風透光,養分集中,才能生長旺盛,開花繁茂一緻。
1.9 采收
株齡2年的牡丹苗當年一般不會開花結莢,對于株齡3年以上的油用牡丹,果莢變為黃色時即成熟,應及時采收,此時種子中的幹物質積累與脂肪酸含量均已達到最高。牡丹籽采摘過早,會造成出油率低、育苗率低等問題,影響油的品質,采摘過晚,果皮開裂,籽粒易掉落而影響産量。
油用牡丹籽
2 大豆栽培要點
2.1 品種選擇
在油用牡丹田間套作大豆,根據其生長時間和環境,大豆品種宜選擇晚熟、耐蔭性較好的品種。晚熟品種單株結實莢數和産量較高,并且蛋白質含量也較高。
2.2 播種及密度
7月份采收油用牡丹的籽粒後即可播種大豆,在兩行牡丹間播種一行大豆,穴播, 株距約30~40 cm,每穴至少播種2 粒種子,播種後覆土、鎮壓。
2.3 水肥管理
大豆生育期長,基肥必須用足。移栽前可施用複合肥10 kg/畝,以滿足生長養分需求。開花後,可追施5 kg/畝的複合肥。
2.4 病蟲害防治
2.4.1 病害
大豆苗期極易發生立枯病、 根腐病。 播前大豆種子用多菌靈或者福美雙拌種,晾幹後即可播種;也可在幼苗真葉期,每畝選用50%托布津100 g,兌水50 kg莖葉噴霧一次。
2.4.2 蟲害
大豆蟲害主要是大豆線蟲、蛴螬、地老虎等蟲害。選用低毒高效農藥,用藥提倡不同類型殺蟲劑交替使用,以免害蟲産生抗藥性,噴藥時間以下午17時後或上午9時前。 盡量把藥液直接噴灑在蟲體上觸殺,提高防效。
2.5 收獲
大豆可進行鮮收和幹收。若要收獲毛豆鮮食,可在9月中下旬當豆莢中的豆子生長至飽滿時即可采收,此時含水量是最多的,從地裡采下的豆子還是綠色的;若要收獲幹大豆,則要把握好時機,待莖葉變黃,并且豆莢變幹,顔色呈黑褐色時,說明大豆已成熟,可以收獲了。如果收獲過早,大豆還未完全成熟,不僅百粒重會降低,蛋白質以及含油量也會降低。而收獲過晚的話,會出現“爆炸”的現象,也就是豆莢會炸開,掉在地上,造成浪費,産量也會降低。大豆采收結束後,其稭稈可還田作牡丹基肥。
鍊 接:
鹽城市的市花是牡丹和紫薇,鹽城便倉枯枝牡丹具有700多年的曆史,但是目前鹽城市便倉枯枝牡丹園牡丹數目隻有寥寥幾棵,發展緩慢。
紫斑牡丹
據考證,鹽城便倉的枯枝牡丹與紫斑牡丹同源,為了進一步弘揚鹽城枯枝牡丹文化,并培育新的牡丹品種,2017年起阜甯百世盛香園藝有限公司從河南洛陽、山東菏澤、雲南、西藏、四川、甘肅、新疆等地廣泛引進國内牡丹和芍藥種質資源,累計引進各類牡丹、芍藥150多個品種,12萬多株,建立牡丹種質資源圃,其中重點引進枯枝牡丹品種(紫斑牡丹),發展鹽城本土牡丹文化。
25-30年樹齡的大牡丹樹
30年樹齡的大牡丹樹
園區面積達到50多畝,具有百年以上樹齡的大牡丹樹12株,25-30年樹齡的牡丹樹50多株,8-10年的叢生牡丹5000多株,2021年春季初步具有開園的條件。
100年樹齡的大牡丹樹
300年樹齡的大牡丹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