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媒:研究發現魚類在3.8億年前長着手指

英媒稱,一塊擁有“手指”的遠古魚類化石重寫了人類起源的曆史。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3月18日報道,這塊遠古魚類化石首次揭示,大約3.8億年前生活在熱帶淺水區的一種兇猛的食肉性魚類胸鳍上長有類似人類手指和手腕的結構。

給出這一發現的研究人員稱其為“缺失的進化環節”,這解釋了四足脊椎動物是如何從海洋走上陸地的。

澳洲弗林德斯大學的古生物學教授約翰·朗說:“這一發現将脊椎動物的手指起源往前推到魚類,并告訴我們脊椎動物長手指的模式最早在進化中出現,就在魚類離開水面之前。”

他還說,作為一個物種,靈活性是我們成功的一個關鍵。他說:“想想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教堂——人類之手觸摸上帝之手。這就是它的起源。”

在加拿大魁北克出土的這塊化石長約1.6米,首次包含泥盆紀晚期一種希望螈目魚類的完整胸鳍。當時陸地上隻有植物和包括蠍子、千足蟲在内的無脊椎動物。

這種魚是那個時代的頂尖捕食者,長着鳄魚般的下颌。它的頭頂還有兩個洞,顯然是為了呼吸。通過計算機斷層掃描,研究人員得以發現魚鳍裡的一系列骨頭。其中包括一根肱骨(相當于人類手臂)、一根桡骨和尺骨(前臂)、幾排腕骨(手腕)和兩根呈手指分布的指骨(手指)。

朗教授說,這一發現揭示了“關于脊椎動物手部進化的非同尋常的新資訊”。

他說:“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已知魚類身上發現長在魚鳍中的手指。魚鳍中用關節連接配接起來的手指跟大多數動物手上的手指骨很像。”

魚類進化成四足動物——即人類所屬的四足類脊椎動物——是生命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然後,長有脊骨的脊椎動物得以離開水。

論文合著者、魁北克大學的理查德·克勞蒂爾說,在過去10年裡,化石增強了人們對與動物在陸地上的呼吸、聽覺和攝食能力相關的身體結構轉變的認識。

他說,出現手指使得這種魚可以在淺水區支撐自己的體重,或者在陸地上短暫停留。

他說:“魚鳍中小骨頭數量增加使它能夠通過魚鳍分散重量。該研究揭示的其他特征涉及上臂骨或肱骨結構,這也揭示了其擁有與早期兩栖動物一樣的特征。”

他說:“這種魚不一定是我們的祖先,但它最接近真正的‘過渡性化石’——即介于魚類和四足動物之間。”(編譯/楊雪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