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藥栽培技術,這些技巧你知道嗎?進來學習一下吧1、生産計劃方案制訂與農資準備2、繁殖方法3、整地施肥4、播種5、田間管理6、病蟲害防治7、采收結語

山藥,别名薯蓣、山薯、大薯等,原産于中國,為薯蓣科薯蓣屬多年生藤本植物。以地下塊莖為食,富含澱粉、蛋白質、糖類及副腎皮索,皂背、黏液質等營養成分,既是營養豐富的糧菜兼用作物,又是滋補功能較強的中藥材。

山藥栽培技術,這些技巧你知道嗎?進來學習一下吧1、生産計劃方案制訂與農資準備2、繁殖方法3、整地施肥4、播種5、田間管理6、病蟲害防治7、采收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1、生産計劃方案制訂與農資準備</h1>

根據生産規模及生産目标,制訂詳細的生産計劃方案,準備相關的農業生産資料(種子、農膜,化肥,農藥等)。

山藥栽培技術,這些技巧你知道嗎?進來學習一下吧1、生産計劃方案制訂與農資準備2、繁殖方法3、整地施肥4、播種5、田間管理6、病蟲害防治7、采收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2、繁殖方法</h1>

(1)零餘子(山藥豆)繁殖第一年秋,選大型零餘子沙藏過冬,翌年春天晚霜前半個月條播于露地,秋後挖取整個塊莖(長13~ 16cm,品質200~250g),供來年作種,用零餘子繁殖的種薯生活力較旺,可用來更換老山藥栽子,3~4年更新一次。

(2)山藥栽子繁殖長柱種塊莖頂端有一 一隐芽,可切下20~30cm長作繁殖材料,稱山藥栽子或山藥嘴子。用山藥栽子直播,可連續繁殖3~4年。長勢衰退後用零餘子更新。

(3)莖段繁殖山藥塊莖易生不定芽,可以切塊繁殖。扁塊種隻在塊莖頂端發芽,切塊時要采取縱切法,切塊重約100g。長柱種塊莖的任何部位都能發芽,可按7~10em長切段,切後藤草木灰,并在陰涼處放置2~3天後于25℃下催芽,經15~20天發芽後播種,盡量不用莖段繁殖,因易退化,産量低。

山藥栽培技術,這些技巧你知道嗎?進來學習一下吧1、生産計劃方案制訂與農資準備2、繁殖方法3、整地施肥4、播種5、田間管理6、病蟲害防治7、采收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3、整地施肥</h1>

山藥特别是長柱種對土壤要求比較嚴格,需實行3年輪作。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沙質土,有利于塊莖生長,塊莖産量高,品質好。冬前深翻土地,按lm溝距,挖寬25~ 30cm,深0.8~1.2m的深溝,進行凍土或曬土。第二年春解凍時,把翻出的土與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摻勻,每畝施用量5000kg.再回填于溝内,每填土30cm左右時,踩壓-一次。要拾淨所有瓦礫雜物。回填完畢,做成寬50cm的高能。為減輕挖溝栽培的勞動強度,可采用打洞栽培技術。于秋末冬初施肥翻耙,冬季按行距70cm放線,沿線挖5~8cm深的淺溝,然後用6~8em粗的鋼筋棍在溝内按25~ 30cm株距打洞,深150cm,洞口要求光滑結實。

山藥栽培技術,這些技巧你知道嗎?進來學習一下吧1、生産計劃方案制訂與農資準備2、繁殖方法3、整地施肥4、播種5、田間管理6、病蟲害防治7、采收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4、播種</h1>

種植前要在大田周圍挖lm深、60~80cm寬的圍溝,并與外溝相通。田長超過20m的還有加開腰溝,以保證多雨季節迅速排水。挖溝栽培的,于畦面開寬10-15cm、深30-40cm的溝,每畝施磷酸二铵5~7.5kg.尿素:2.5~5kg.過磷酸鈣5kg作種肥,覆土20~30cm,将山藥栽子或山藥段子按株距15~20cm順壟向平放在溝内,覆土8~ 10cm,零餘子繁殖時按lm畦條播2行,行距50cm.株距8~ 10cm,打洞栽培的,先用寬20cm地膜覆寫在洞口(不必破膜,塊莖可自動鑽破),把山藥栽子順溝走向橫放在洞口.上方,将芽對準洞口,以引導新生的塊莖垂直下伸,生長粗細均勻。排放好一溝後,随即覆土起壟,壟寬40cm、高20cm。

山藥栽培技術,這些技巧你知道嗎?進來學習一下吧1、生産計劃方案制訂與農資準備2、繁殖方法3、整地施肥4、播種5、田間管理6、病蟲害防治7、采收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5、田間管理</h1>

(1)植株調整 山藥出苗後甩蔓,藤條細長脆嫩,應及時支架扶蔓,常采用人字架、三角架或四角架,架高以2.0~2.5m為宜,支架要插牢固,防止被大風吹倒。一般一個種莖出一個苗,如有數苗,應于苗高7~8em時,選留1個健壯的蔓,其餘的去除。多數不整枝,但除去基部2~3個側枝能集中養分,增加塊莖産量。如不利用零餘子,應盡早摘除,節約養分。利用零餘子的,一般控制在每畝産100~150kg.

山藥栽培技術,這些技巧你知道嗎?進來學習一下吧1、生産計劃方案制訂與農資準備2、繁殖方法3、整地施肥4、播種5、田間管理6、病蟲害防治7、采收結語

(2)水肥管理播前澆足底水,生育前期即使稍早,一般也不澆水,以促使塊莖向下生長。如果過于幹旱,也隻能澆1次小水。塊莖迅速膨大期,保持濕潤。山藥怕澇,雨季及時排澇。山藥施肥要掌握重施基肥、磷鉀肥配合的原則。支架前可鋪施氮肥,以陸續供應養分。發棵期追肥1~2次,保證發棵需要。現蕾時,莖葉和塊莖開始進入旺盛生長,要重施氮、磷、鉀完全的糞肥1次。

(3)中耕培土生長前期應勤中耕除草,直到莖蔓已上半架為止,以後拔除雜草。要将架外的行間土壤挖起一部分填到架内行間,使架内形成高畦,架外行間形成深20cm.寬30cm的畦溝,以便雨季排水。

山藥栽培技術,這些技巧你知道嗎?進來學習一下吧1、生産計劃方案制訂與農資準備2、繁殖方法3、整地施肥4、播種5、田間管理6、病蟲害防治7、采收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6、病蟲害防治</h1>

山藥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褐斑病、鏽病、根腐病等。炭疽病主要為害莖葉。6月中旬開始發生,直至收獲期。常造成莖枯,落葉。防治措施:清園,燒毀病殘株,減少越冬菌源:種栽用1:1:150倍波爾多液浸泡4min,消滅病菌:生長期發病初噴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

褐斑病也叫葉斑病,為害葉片,7月下旬開始發病。防治方法:清潔田園,處理殘株病葉;輪作,發病期可用58%瑞毒黴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

山藥栽培技術,這些技巧你知道嗎?進來學習一下吧1、生産計劃方案制訂與農資準備2、繁殖方法3、整地施肥4、播種5、田間管理6、病蟲害防治7、采收結語

鏽病為害葉片,6-8月份發病,秋季嚴重。可用500倍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隔7天噴1次藥,連續用藥3~4次。

根腐病為細菌性病害,為害二年生以上成株,5月份開始發病,7~8月份最盛,可采用輪作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酒或灌根.

山藥主要蟲害有山藥葉蜂等。山藥葉蜂是一種為害山藥的專食性害蟲。可于害蟲發生初期用1000倍液90%敵百蟲原藥防治。

山藥栽培技術,這些技巧你知道嗎?進來學習一下吧1、生産計劃方案制訂與農資準備2、繁殖方法3、整地施肥4、播種5、田間管理6、病蟲害防治7、采收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7、采收</h1>

秋季早霜後,莖葉發黃時便可采收。南方冬季土壤不當機,可留在地裡,随時采收供應。收獲時,先清除支架和莖蔓,在山藥溝的一側挖深坑,用鏟鏟斷側根和貼地層的根系,把整個塊莖取出。打洞栽培采收時用鐵鍬把培土的壟挖去,露出山藥栽子,清除洞口上面的土,注意不要讓土進洞内,用手輕輕把山藥從洞内取出。然後把洞口封好,以備下年再用。挖掘時應保持塊莖的完整性。收獲零餘子,需提前1個月。

山藥栽培技術,這些技巧你知道嗎?進來學習一下吧1、生産計劃方案制訂與農資準備2、繁殖方法3、整地施肥4、播種5、田間管理6、病蟲害防治7、采收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結語</h1>

本期内容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覺得有用,請在下方點贊、關注,轉發給更多好友,感謝您的閱讀和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