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産頻道報道,以捕食岩石附著性藻類為生,僅在岩岸地形栖息有海鋼盔之稱的野生笠螺,昨天于台西沿海岸罕見現蹤,其口感與九孔差不多價格不錯,吸引老饕勤捕食;水試所人員研判近年來水利機關于海岸放置大量的消波塊,營造出笠螺生存環境,西海岸才發現笠螺,其是否對原生生态造成影響,有待深入研究。據忙在消波塊間刮捕笠螺的高雄群眾表示,他們并不了解這種被稱為“海鋼盔”單枚貝的正确名稱,隻知道在花蓮、澎湖等地有人販賣,因大小價格不同,每台斤約在200至500元(新台币)不等,風味也不錯,才會進行採捕。經過水試所人員圖鑑比對後,發現這種在台西地區發現的貝類,應該是野生笠螺,外殼呈現如卵狀般地橢圓形,表殼是藍墨綠色或暗褐色,殼會随著生長長大,外觀與九孔相似。水試所指出,笠螺以附著岩岸石的附藻為主食,是以,大多是生長在岩岸地形,以沙岸為主的雲林海域,十分罕見;笠螺在島内仍未見其經濟規模,是否有利于漁民養殖,仍有待探讨的空間。水試所人員更說,何以台西會出現僅生長在岩岸地區的笠螺,研判可能是近年來水利機關于台西地區放置大量的消波塊,提供附藻的生存環境,進一步吸引笠螺栖息,但真正的原因仍需要深入研究。當地漁民則說,随著工業開發,整個雲林海岸線的環境變化很大,文蛤、牡蛎養殖都出現生長期延長的窘境,如今又出現沿海從未出現的貝類,讓他們憂心整個海岸生态逐漸改變成令他們難以想像的地貌。 【關鍵字】:海鋼盔笠螺 台西水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