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遼甯省河長湖長制條例》要求,確定“守河有責、守河擔責、守河盡責”。9月26日上午,淩源市大淩河流域市級河長、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長周海旺,來到熱水河治理工程現場和三官營子河紅山街道廟東村河段巡河調研。他實地察看了河道治理現狀和生态環境建設情況,現場聽取了熱水河河道治理工程及大淩河流域治理工程完成情況彙報。他提出四點要求。
一是要強化治理宣傳管護。加強村級水管員“網格化”管理,做到責任到人、到河段,實作河流河段巡查“全覆寫、無死角”。要進一步明确管護任務,做到巡查與保潔相結合,發現重大問題及時上報。要細化績效考核标準,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提高基層水管員管河護河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河長制工作宣傳力度,引導全社會形成全民參與的管河護河的社會氛圍。
二是要加大清理整治力度。要立足紅山街道以及大淩河流域各鄉鎮實際,全面深化河長制,緊緊圍繞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的目标任務,落實污染源排查、防治和監管工作。要加強責任落實,進一步壓實各級河長巡河履職和鄉鎮街屬地責任,特别是鄉村兩級河長要嚴格落實定期巡河制度,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要按照“控源頭、清河道、重建管”的要求,結合河道“清四亂”及垃圾清理攻堅行動,做好日常巡查和檢查,落實河道清障、綠化和保潔等日常管護工作,全力打造“水清、岸綠、湖碧、景美”的河湖。
三是要形成河道管護合力。着力建構“黨政上司、部門協調、社會關聯、群衆參與”的齊抓共管格局,形成強大治理合力。建立健全權責一緻、規範有序、運作高效的工作機制。河長制聯席會議成員機關要協調關聯,按照部門職責和任務分工,密切協作配合,合力推動河道管護任務落實。紅山街道以及大淩河流域各鄉鎮街要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職責,加大河道管護力度。各河管員要加密巡河頻次,做好日常管護和垃圾清理。
四是要建立長效管護機制。要學習借鑒河道長效管護方面好的做法和經驗,積極探索建立适合本地區的河道管護長效機制,制定河道長效管護措施,配套沿河兩岸垃圾處理設施。
責編/鄭赫 編輯/鄭赫
總監制/馬玉民 監制/劉志鐵 稽核/溫霖
聲明:淩源融媒原創稿件圖文及視訊版權歸屬淩源市融媒體中心所有,轉載請标注來源,違者将依法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