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國家提出雙碳任務下,環保治理壓力逐漸增大,實施清潔生産可有效降低碳排放的舉措,何謂清潔生産,即指采用先進的生産工藝與裝置,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料等措施,從源頭削減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或者避免生産、利用等過程中污染物的産生和排放,以減輕或者消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
那麼企業針對清潔生産都有哪些需要了解的?
清潔生産稽核的範圍
《清潔生産稽核辦法》中規定:
第六條 清潔生産稽核分為自願性稽核和強制性稽核。
第七條 國家鼓勵企業自願開展清潔生産稽核。本辦法第八條規定以外的企業,可以自願組織實施清潔生産稽核。
第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業,應當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産稽核:
(一)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排放标準,或者雖未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排放标準,但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名額的;
(二)超過機關産品能源消耗限額标準構成高耗能的;
(三)使用有毒有害原料進行生産或者在生産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
其中有毒有害原料或物質包括以下幾類:
第一類,危險廢物。包括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危險廢物,以及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别标準和鑒别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廢物。
第二類,劇毒化學品、列入《重點環境管理危險化學品目錄》的化學品,以及含有上述化學品的物質。
第三類,含有鉛、汞、镉、鉻等重金屬和類金屬砷的物質。
第四類,《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附件所列物質。
第五類,其他具有毒性、可能污染環境的物質。
1.關于清潔生産的相關檔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産促進法》
《清潔生産稽核辦法》
《清潔生産稽核報告技術規範》
《清潔生産稽核評估與驗收指南》
《重點行業稽核程式的規定》及配套的行業标準、地方管理辦法構成。
2.哪些企業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産稽核
(一)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标準,或者雖未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标準,但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名額;
(二)超過機關産品能源消耗限額标準構成高耗能;
(三)使用有毒、有害原料進行生産或者在生産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
3.目前開展清潔生産稽核的重點行業
能源、冶金、焦化、建材、有色、化工、印染、造紙、原料藥、電鍍、農副食品加工、工業塗裝、包裝印刷等
4.重點企業開展清潔生産稽核的程式
重點企業的清潔生産稽核,首先由環保部門公布名單後,一類企業(雙超)一個月内在當地主要媒體進行資訊公開,并在名單公布後45個工作日之内,将稽核計劃、稽核組織、人員的基本情況報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委托中介機構進行清潔生産稽核的企業應在名單公布後45個工作日之内,将稽核機構的基本情況及能證明清潔生産稽核技術服務合同簽訂時間和履行合同期限的材料報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在名單公布後兩個月内開始清潔生産稽核工作,并在名單公布後一年内完成。
第二類重點企業每隔五年至少應實施一次稽核。企業完成清潔生産稽核後,應将稽核結果報告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時抄報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及同級發展改革(經濟貿易)行政主管部門。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組織或委托有關機關,對重點企業的清潔生産稽核結果進行評審驗收。
5.企業開展清潔生産稽核流程
清潔生産稽核分為七個階段:籌劃群組織、預稽核、稽核、方案的産生和篩選、可行性分析、方案實施和持續清潔生産。
第一階段,籌劃群組織。這一階段的重點是組建稽核小組,取得上司的支援,制定工作計劃,宣傳清潔生産思想。成立稽核上司小組,制定稽核工作計劃。
第二階段,預稽核。通過現狀調查發現清潔生産潛力。确定稽核重點、提出無低費方案,完善稽核小組。這一階段的方案是一個廣泛征集意見建議的過程。
第三階段,稽核。建立物料平衡,從量化角度進一步尋找稽核重點,分析原因,針對稽核重點提出無低費方案。圍繞八個方面考慮:原材料、過程管理、工藝技術、裝置、産品、廢棄物、員工和管理。
方案的提出也從這八個角度展開。比如,工藝改進、加強裝置的維護、完善崗位操作制度、加強員工教育訓練等。開始實施無低費方案。
第四階段,方案的産生和篩選。具體方案清單,按照無低費/高費方案分類彙總,篩選方案,繼續實施無低費方案并核定實施效果。這一階段需要完成中期稽核報告,建議在前四個階段一直完善中期稽核報告。
第五階段,可行性分析。從技術、經濟和環境三個方面評估方案的可行性,形成中高費方案彙總。
第六階段,方案實施。組織實施方案,彙總無低費方案的實施成果,驗證中高費方案的成果,分析所有已實施方案的成果。
第七階段,持續清潔生産。形成清潔生産管理制度。清潔生産成為企業的長期戰略融入企業的各項活動中。
這七個階段共涉及35個步驟。在這些環節裡,企業上司負責準許、清潔生産專家全程技術指導及決策咨詢。工業專家在方案的産生和實施過程中負責指導分析。企業技術人員全程參與。最終達到清潔生産目标:節能降耗減無增效。
6.第三方稽核機構有哪些要求
為企業提供清潔生産稽核服務的中介機構應符合下述基本條件:
(一) 具有法人資格,具有健全的内部管理規章制度。具備為企業清潔生産稽核提供公平、公正、高效率服務的品質保證體系;
(二) 具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和相應工作條件,具備檔案和圖表的數字化處理能力,具有檔案管理系統;
(三) 有2名以上進階職稱、5名以上中級職稱并經國家教育訓練合格的清潔生産稽核人員;
(四) 應當熟悉相應法律、法規及技術規範、标準,熟悉相關行業生産工藝、污染防治技術,有能力分析、稽核企業提供的技術報告、監測資料,能夠獨立完成工藝流程的技術分析、進行物料平衡、能量平衡計算,能夠獨立開展相關行業清潔生産稽核工作和編寫稽核報告 ;
(五) 無觸犯法律、造成嚴重後果的紀錄;未處于因提供低品質或者虛假稽核報告等被責令整頓期間。
7.清潔生産稽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基礎資料收集的準确性。年限應為最近2~3年,現場收集資料應準确計量;
2、征集方案的全面性。“清潔生産合理化建議表”發放到各個工廠中的房間和工段并宣貫;
3、優選方案的科學性。無(低)費方案簡單比較;中(高)費方案應開展技術、環境及經濟可行性分析,三者同時滿足;
4、清潔生産的持續性。一輪清潔生産稽核的結束是下一輪稽核的開始。企業應逐漸完善稽核制度,動态調整,持續改進。
8.産排污資訊收集流程

清潔生産稽核驗收材料
需開展清潔生産稽核驗收的企業應将驗收材料送出至負責驗收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節能主管部門,主要包括:
《清潔生産稽核評估技術審查意見》;
《清潔生産稽核驗收報告》;
清潔生産方案實施前、後企業自行監測或委托有相關資質的監測機構提供的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等監測報告。
清潔生産稽核驗收報告誰來做
清潔生産稽核以企業自行組織開展為主。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産稽核的企業,如果自行獨立組織開展清潔生産稽核,應具備以下條件:
具備開展清潔生産稽核物料平衡測試、能量和水準衡測試的基本檢測分析器具、裝置或手段。
擁有熟悉相關行業生産工藝、技術規程和節能、節水、污染防治管理要求的技術人員。
不具備獨立開展清潔生産稽核能力的企業,可以聘請外部專家或委托具備相應能力的咨詢服務機構協助開展清潔生産稽核。
協助企業組織開展清潔生産稽核工作的咨詢服務機構,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備為企業清潔生産稽核提供公平、公正和高效率服務的品質保證體系和管理制度。
擁有掌握清潔生産稽核方法并具有清潔生産稽核咨詢經驗的技術人員。
《清潔生産稽核驗收報告》其内容應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企業基本情況;
《清潔生産稽核評估技術審查意見》的落實情況;
清潔生産中/高費方案完成情況及環境、經濟效益彙總;
清潔生産目标實作情況及所達到的清潔生産水準;
持續開展清潔生産工作機制建設及運作情況。
清潔生産稽核驗收内容
核實清潔生産績效
企業實施清潔生産方案後,對是否實作清潔生産稽核時設定的預期污染物減排目标和節能目标,是否落實有毒有害物質減量、減排名額進行評估;
查證清潔生産中/高費方案的實際運作效果及對企業實施清潔生産方案前後的環境、經濟效益進行評估;
确定清潔生産水準
已經釋出清潔生産評價名額體系的行業,利用評價名額體系評定企業在行業内的清潔生産水準;
未釋出清潔生産評價名額體系的行業,可以參照行業統計資料評定企業在行業内的清潔生産水準定位或根據企業近三年曆史資料進行縱向對比說明企業清潔生産水準改進情況。
清潔生産稽核驗收不合格的情況
存在但不限于下列情況之一的,清潔生産稽核驗收不合格:
企業在方案實施過程中存在弄虛作假行為;
企業污染物排放未達标或污染物排放總量、機關産品能耗超過規定限額的;
企業不符合國家或地方制定的生産工藝、裝置以及産品的産業政策要求;
達不到相關行業清潔生産評價名額體系三級水準(國内清潔生産一般水準)或同行業基本水準的;
企業在清潔生産稽核開始至驗收期間,發生節能環保違法違規行為或未完成限期整改任務;
其他地方規定的相關否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