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蓋世五俠》:「功夫不是打架」熊貓阿寶開講!

《功夫熊貓1》是2008年6月上映,至今10年,已出到《功夫熊貓3》。

《蓋世五俠》:「功夫不是打架」熊貓阿寶開講!

今天介紹的這部《功夫熊貓之蓋世五俠的秘密》是25分鐘的短片。

《蓋世五俠》:「功夫不是打架」熊貓阿寶開講!

短片講了蓋世五俠是如何成長為大俠的故事,這在《功夫熊貓》1、2、3中是沒有的哦。

整個短片講了6個故事。

什麼,不是5個嗎?

嗯,沒錯,是6個。

【前5個故事】

通過片尾小兔子學員們的台詞,我們知道,每個小故事都有一個深意。

功夫不是打架,而是:

螳螂——耐心、等待(patience)

靈蛇——勇氣、做自己(courage)

仙鶴——自信(confidence)

老虎——自控、自律(discipline)

猴子——同理、同情(compassion)

【故事1 螳螂】

螳螂是個急性子,沒聽完情報就跑到最危險的區域,中了埋伏關進牢籠,在牢籠中領悟了耐心和等待的重要。

《蓋世五俠》:「功夫不是打架」熊貓阿寶開講!

你身邊有沒有這種人?

他總是等不及别人說完就插話。

他沒有做好準備就開始做事,結果一團糟。

别人告訴他經驗教訓,他也沒耐心聽,急于逞匹夫之勇。

他唯信“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最後卻敗在了“快”上。

太快有時候也不是好事,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着蛋。

螳螂武功的優勢是快,性格的缺點是急躁。

《蓋世五俠》:「功夫不是打架」熊貓阿寶開講!

急性子的人,優點是做事幹活麻利兒快,缺點是急躁、易怒、不顧一切地催别人,别人慢一點他就生氣,别人做事的節奏也被打亂,搞得誰都不舒服。

疾徐有緻,動靜相宜,螳螂懂了,便從高手變成了大俠。

脾氣急的人很多時候溝通失敗隻能怪自己,如果開始時耐心一點,結果也許會完全不同。

對于事業來說,如果你把所有能做的都做了,但重大機遇卻沒有到來,你不要放棄,耐心的等待,總有一天,将會跟今天不一樣。

【故事2 靈蛇】

靈蛇的爸爸是武林高手,遺憾的是,靈蛇先天沒有毒牙,無法繼承爸爸的神功,但她練就一番舞蹈功夫,也繼承了父親懲治壞人、保護村莊的責任。

靈蛇打敗壞人靠的其實不是片中所說的勇氣,而是接納自己的劣勢,發揮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做自己。

《蓋世五俠》:「功夫不是打架」熊貓阿寶開講!

沒有毒牙的小靈蛇,就像沒有核心競争力的職場新手。

小靈蛇告訴我們:

沒有毒牙,還可以跳舞啊!

真正取得成績,要找準自己的核心能力在哪個領域,找準自己擅長的特有方式。

不要盲目跟别人比有沒有毒牙,勇敢做自己,發揮優勢,同樣能做得到!

說完職場,說說教育。

基礎教育,顧名思義是打基礎,是以是補短教育,每個方面、每個學科都應該有個基本的認識,不會、不喜歡、不擅長,也得學,強制學。

而高等教育,是揚長教育,職業生涯也是揚長避短的模式,讓每個人發揮特長,成為專業人士,成為專家、高手、大師。

是以,成年人的世界,要揚長避短,做好自己,向靈蛇學習。

第二個蘊意,是親子關系。

如果你是音樂家,想子女繼承事業,卻發現子女耳聾。

如果你是畫家,卻發現子女色盲。……

好吧,咱不說這麼極端。

生活中最常見的情況是,中規中矩的家長,希望子女成為律師、醫生,結果孩子就是沒興趣,也不擅長,孩子喜歡音樂,或者街舞,或者籃球。

怎麼辦?

想讓孩子進國企、央企、銀行,但孩子就是喜歡折騰想去創業。

中國有句老話講:

兒孫自有兒孫福。

——這是東方的智慧。

美國人在這部動畫短片中也輸出了西方的價值觀,西方人大多不愛幹涉孩子的選擇,與東方智慧不謀而合。

第三個領悟,是初心。

小靈蛇為什麼跳舞跳那麼好?好到可以用舞蹈功夫打敗敵人、保護村莊?

她的初心,是為了讓老爸開心,是以才練舞到極緻。

她敢于出手的直接原因,也是:誰都不能傷害我的父親!

《蓋世五俠》:「功夫不是打架」熊貓阿寶開講!

女兒真是爸爸的小棉襖、小情人兒啊!

嗯,我想說的是:

初心正,過程追求極緻,結果才能成功!

在做事情之前,先想想自己的初心,是為了錢,為了家人,為了祖國,為了社會需求,還是為了什麼?

【故事3 仙鶴】

他是一個“掃地僧”。

故事裡說,仙鶴一邊在武館掃地,一邊訓練,已經為入學考試進行了萬全的準備。

都萬全的準備了,還怕什麼呢?不,他還是怕,因為他不自信。

他的身材幹癟、單薄,小腿兒那麼細,看起來一折就斷了,怎麼看都不像是習武之人,更不會成為大俠。

《蓋世五俠》:「功夫不是打架」熊貓阿寶開講!

當所有人嘲笑他時,他自己也信了,自卑的不要不要的。

美玲大師姐的鼓勵,以及他在考試場地的初步表現,給自己超強的信心,一路突破機關障礙,拿到了考試通過的小紅旗。

功夫之于仙鶴,不僅僅是成為大俠的必備能力,還帶給他“鶴生”自信。

是自信讓你更有能力攻克下一個難題,還是攻下難題的能力讓你變得更加自信?

我們不去糾結。

在心理學裡,有個詞兒叫“自我效能感”。

簡單說就是,有信心将某件事做好。

如果自我效能感很差,即使是有足夠的能力做好、學好,結果也很可能是失敗的。

仙鶴在大家的嘲笑聲中,被美玲大師姐鼓勵産生的自我效能感完全消失,覺得自己這小細腿,真不是練武的料,甘心情願的去掃地上掉落的牙齒了。

《蓋世五俠》:「功夫不是打架」熊貓阿寶開講!

如果不是誤入線内,下意識地擋住了襲來的機關,讓仙鶴感到自己還是有能力做到的,恢複了自信,那麼,仙鶴可能會掃一輩子地,實作不了成為功夫大俠的夢想。

當沒有自信心時,不妨完成幾個簡單的任務,先找回信心,再去完成更有難度的任務。

【故事4 老虎】

小老虎的故事,是我最有感觸的。

《蓋世五俠》:「功夫不是打架」熊貓阿寶開講!

小老虎生活在孤兒院,她力量強大,卻無法自控,總是吓到别人,沒有小朋友和她玩,也沒有哪個家庭敢領養她。在師傅的帶領下,她性情變得很好,最終被師傅領回家。

第一,自控力。

可能有人覺得這是一個俗套的練太極拳磨練性情的故事。

《蓋世五俠》:「功夫不是打架」熊貓阿寶開講!

而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小老虎的問題。

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行為,有時候甚至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有不好的情緒、行為,等釀成某些後果,才會反思,剛才我為什麼這麼做?

甚至有的人連反思都不會,反而指責他人:都是你的錯!

我生氣是被你氣的,我哭是被你氣的,我摔東西是被你氣的,我打你是被你氣的。

為什麼不想想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呢?

其實控制情緒行為沒有那麼難,今後我會再寫一篇詳細介紹。

如果每個人都能向小老虎學到如何自律、自控,那離幸福和成功就不遠了。

《蓋世五俠》:「功夫不是打架」熊貓阿寶開講!

第二個點,你發現了嗎?

小老虎雖然改變、成長了很多,但還是沒人敢領養她。

老虎是獸中之王,獨居一座山,那些小羊、小兔子啊本來是老虎的食物,它們怎麼可能相處親如一家呢?

指望豬爸爸、兔媽媽之類的去領養一隻老虎?基本不可能。

雖然師父是小浣熊,但功夫強大,也是小老虎的伯樂,最終領走小老虎,還是可以相處得很好的。

正如有些牛人、強人、高手,自帶脾氣不好的屬性,後來他即便能改好,也可能還是不能融入周圍,他需要找到适合他、接納他的環境。

一般來說,出了問題先自省、改正,當自己身上真的沒毛病時,也許是時候換一換環境了。

【故事5 猴子】

小猴子為什麼變成(B.A.D)大壞蛋?

因為小時候一次出醜和被嘲笑,埋下陰影,之後見誰都扔個香蕉讓他出醜,或者脫了别人褲子,以取笑别人為樂。

《蓋世五俠》:「功夫不是打架」熊貓阿寶開講!

後來遇到烏龜大師,經過打鬥、營救、點化三步,讓小猴子浪子回頭,樂于助人。

如果你家有小孩,請注意,每件事都不是小事,也許哪件小事真的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比如說尿床了被罵,在大人看來是小事,但有個别人成年之後還尿床,就是因為小時候被罵後情緒緊張,越罵越糟。

當然,也不能一味地呵護,養出個頂不住任何壓力的小脆弱來。

如果你身邊有特别讨厭的人,千萬别跟他硬來,就像很多村民想動用武力趕走小猴子一樣,一般不會起作用,你需要用同理心去感受他不為人知的痛苦,找到他壞的理由,然後在合适的時機,用言語點化,就像烏龜大師一樣,嗯,感覺超厲害。

如果你覺得自己做不到,請多練習換位思考能力,或者學學心理學。

準确的說,猴子的故事告訴我們的是同理心,不是同情心。

如果你自己就是小猴子,我就不多說了,嗯嗯,早日回頭吧。

【第6個故事是什麼?】

是的,就是熊貓阿寶第一次教功夫的故事。

作為神龍大俠,雖然功夫厲害,但是教學生未必能成功。

阿寶使出渾身解數。

當自己的聲音壓不過小兔子們吵鬧的聲音時,他敲鑼引起大家注意,讓大家坐好,維護上課的紀律。

對,這才有個上課的基本樣子了,做的不錯,阿寶。

《蓋世五俠》:「功夫不是打架」熊貓阿寶開講!

其實阿寶也不知道該講什麼,但當小兔子們提到五俠時,他因勢利導,開始講五俠的故事。

阿寶用了近年在管理圈和教育圈都很提倡的方法——講故事法。

故事法認為,好的上司、好的老師,不是直接說教,而是講故事,将想表達的意思融入到故事中。

沒有人會拒絕聽故事,就像大家都喜歡看小說、看影視劇一樣。

阿寶的故事裡想講的是對功夫的進階認知。

當阿寶第一次提到,踢壞人的屁股(打架、打打殺殺)是不錯,但隻是小把戲。小兔子們的表情是這樣的:

啊~~?

《蓋世五俠》:「功夫不是打架」熊貓阿寶開講!

記住小兔子們的表情,這就是第一次聽到新的、與自己低級觀點沖突的進階觀點時,常有的表情。

雖然面前擺着更好的認知或觀點,由于與原認知相悖,很多時候真的是無法一下子就接受。

如果還是一直講觀點,不講故事,可能小兔子們就越來越無法接受。

幸好阿寶故事講得繪聲繪色,才穩住了小兔子,讓學生們在故事中慢慢接受了他的觀點。

上課的結果呢?阿寶教學成功了嗎?這就見仁見智了。

如果從技能層面來說,阿寶幾乎什麼都沒有教,課前課後對比測試一下體能和拳腳,小兔子們估計沒有一點點進步,可以說是失敗的課堂。

《蓋世五俠》:「功夫不是打架」熊貓阿寶開講!

而在功夫哲學的層面,讓小兔子學員們從低級認知(功夫就是打架、打打殺殺)提升到進階認知(自信、自律、耐心等等),阿寶的課堂是相當成功的。

《蓋世五俠》:「功夫不是打架」熊貓阿寶開講!

說說教育。

以前學校基本上隻教知識和技能這種“術”的層面,而幾乎不教“道”的層面。

實體、化學、生物是用來刷題、得高分、考好學校,而不是用來提升對時空、運動、宇宙、自然、物質、變化的認知。

國文在學生眼中就是字詞句、背文言文、作文、閱讀題,而不是觀察、感受、了解、表達。

體育就是要跑多少秒、跳多遠、跳多高,而不是挑戰、超越、合作、自信。

美術就是畫的像不像,而不是審美、表達。

……

當教别人時,當學習時,當工作時,當做事時……

不能僅僅停留在“術”的層面,在“道”的層面有正确的認知,才能真正的成長。

這是熊貓阿寶教給我們的“功夫哲學”。

作者:王小垂(動畫影評俱樂部會員)

讓影評成為影響中國動畫産業的力量!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