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浒傳》明清時期被列為禁書,曾國藩:這部小說把我害慘了

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金聖歎曾說過: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浒。其中“少不看水浒”的意思是小孩子看了會學壞,可是大多數人卻沒有遵循古訓。恰恰相反,在中國四大名著裡,小時候最早接觸的不是《西遊記》就是《水浒傳》。

小人書裡告訴大家有《水浒傳》這部著作存在,小孩子看單章節故事問題不大,如果系統看過一多半《水浒傳》,不管是70回還是100回,或是120回,随之而來就會産生很多疑惑,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如果細細揣摩,這本書應不應該被列為禁書呢?對于這個疑問,曾國藩直呼内行。

《水浒傳》明清時期被列為禁書,曾國藩:這部小說把我害慘了

明清兩代,《水浒傳》均遭到不同程度的封禁,因為在封建統治者眼裡,《水浒傳》如同洪水猛獸般的存在。太平天國運動中,清軍經常敗北于太平軍。湘軍主帥曾國藩更是多次慘敗于石達開手下,甚至兩次試圖投湖自盡。

對此,曾國藩曾憤恨地說:“兵法戰策,草野罕有,賊之詭計果何所依據,該有二三狡賊,采敗官野史中軍情,仿而行之,往往有效,遂寶為不傳之秘,其取材《三國演義》和《水浒傳》為尤多。”

《水浒傳》明清時期被列為禁書,曾國藩:這部小說把我害慘了

另一位湘軍名将胡林翼更是斬釘截鐵地說:”一部《水浒傳》教壞天下強有力而思不逞之民。”

原來在太平天國戰争中,楊秀清、蕭朝貴等将領大多是文盲,自然是看不懂《孫子兵法》或《吳子》等兵書。是以,他們常常将《水浒傳》放在旁邊,當成行軍打仗,建軍建政教科書,石達開從小就喜歡看《水浒傳》。在很多人看來将小說當成兵書,簡直是胡鬧,肯定會打敗仗,但曆史證明《水浒傳》還真能當打仗和造反教科書。

《水浒傳》明清時期被列為禁書,曾國藩:這部小說把我害慘了

衆所周知,《水浒傳》的作者是施耐庵,他曾親身經曆過元末農民戰争,并且和張士誠關系匪淺,他的徒弟羅貫中曾當過張士誠的同僚,對于軍國大事早已了然于心。與《說唐》、《說嶽》、《楊家将》等評書作者不同,施耐庵和羅貫中真的懂軍事,真的懂該如何造反,将《水浒傳》當成軍事初級教科書不成問題。

朱元璋以造反起家,建立明朝功勳集團不過是成功的梁山108将。造反者在反抗暴政時,秉持的是“造反有理”的理念,一旦造反者打下江山,登上帝位,就得防備别人造反,反倒開始宣傳“造反有罪”。

《水浒傳》明清時期被列為禁書,曾國藩:這部小說把我害慘了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水浒傳》剛成書不久,流傳不算很廣,實施文字獄的明太祖朱元璋沒有把這部書封禁。朱元璋死後,明朝處于上升階段,國力和民生狀況發展得很不錯,社會沖突沒有那麼劇烈,明朝統治道義合法性比較充足,《水浒傳》的傳播沒有受到官府大規模幹預,甚至有一些士大夫非常推崇這部奇書,從嘉靖到崇祯一百多年間,《水浒傳》被刊印了31次。

崇祯年間,社會背景發生了變化,明朝統治者面臨和元末蒙古統治者相同的危機,大明王朝遍地烽火,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紛紛起義,更有山東李青山在梁山故地聚衆造反,明朝江山岌岌可危,此時《水浒傳》成為統治者眼中最不合時宜的一本書。

《水浒傳》明清時期被列為禁書,曾國藩:這部小說把我害慘了

自北宋以來,評書早已在市井流行,《孫子兵法》等兵書都是朝廷壟斷的軍事機密,私學兵法會被問罪。即使将《孫子兵法》流傳到民間,在文盲眼裡也等同于天書。在曆代農民戰争中,絕大多數農民領袖都不懂兵法,朝廷鎮壓他們也毫不費力。

然而,看了《水浒傳》後,百姓們在不知不覺中便學會兵法。如果進行造反,這些不識字的鄉野村夫就能利用謀略讓軍官吃盡苦頭。

《水浒傳》明清時期被列為禁書,曾國藩:這部小說把我害慘了

對此,清代文人劉銮在其著作《五石瓠》:“水浒小說之為禍條載,張獻忠之狡也,日使人說《三國演義》、《水浒傳》諸書凡埋伏攻襲鹹效之。”在他看來,張獻忠之是以能縱橫天下,就是因為他在行軍打仗時,經常找人給他說《三國演義》和《水浒傳》。

在明末農民戰争中,張獻忠不是唯一一個喜歡《水浒傳》的領袖,許多義軍首領沿用了《水浒傳》的人名或稱号,如張汝金混名燕青、許得住混名雷橫、王中孝混名宋江。在作戰中更是能将《水浒傳》中的計策融會貫通。

《水浒傳》明清時期被列為禁書,曾國藩:這部小說把我害慘了

在一次作戰中,農民軍趁着天降大雪突襲明軍大營,俘獲了明軍主帥。對此明軍主帥很好奇,曾向農民軍發問:“你們不識字,不通兵法,何以知道利用此天時?”農民軍将領回答:“吾等不知兵法,隻知宋公明雪夜賺索超耳。”出于對《水浒傳》的仇視,在明崇祯年間,朝廷便開始大力禁止《水浒傳》的傳播。

公元1642年,山東爆發李青山起義,李青山義軍在《水浒傳》的影響下占據了梁山地區。李青山被鎮壓後,崇祯立即下令“凡坊間家藏《水浒傳》者并原版速令燒毀,不許隐匿”。同時還命人丈量梁山,将此地收為國有,以免再有人效仿宋江在梁山發動起義。

《水浒傳》明清時期被列為禁書,曾國藩:這部小說把我害慘了

清朝建立後,繼承了崇祯皇帝禁止傳播《水浒傳》的政策,《大清律》甚至直接在律法中将《水浒傳》點名。在清朝統治期間,清政府對《水浒傳》共計毀禁23次,卻仍然阻擋不住《水浒傳》的流行。畢竟《水浒傳》實在太好看,太吸引人,很多地方更是人手一本,根本不可能全部銷毀。

封建文人見《水浒傳》風行難以禁止,便另辟蹊徑撰寫小說大肆攻擊《水浒傳》,比如金聖歎腰斬百20回《水浒傳》隻保留前70回,并添加“盧俊義驚噩夢”一節,讓梁山義軍統統被官軍殺死,成為清朝近300年最流行的本子。

《水浒傳》明清時期被列為禁書,曾國藩:這部小說把我害慘了

其後,文人俞萬春又寫成《蕩寇志》一書,書中108個好漢沒有一個好下場。此書流傳甚廣,影響力很大,喜愛《水浒傳》的太平軍諸将更是将之視為洪水猛獸,隻要攻陷一地就會将《蕩寇志》焚燒殆盡。

《水浒傳》的魅力是封建文人無法抹滅的,也隻有無道的封建政權才會恐懼區區一本小說。如果政權治理得好,國泰民安,百姓幸福,讓百姓造反他們也不會造反。

《水浒傳》明清時期被列為禁書,曾國藩:這部小說把我害慘了

盡管整部《水浒傳》不乏叛逆,甚至“很暴力”,筆者覺得普通人看的是好漢們的快意恩仇、俠肝義膽,不會太過計較人性的醜惡;文人看的是人物故事的安排和描繪,有題材可以議論;當權者看的是結果和作者的意圖,把《水浒傳》當成禁書大可不必,你們覺得呢?

文章參考:《水浒傳》 《貫華堂水浒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