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居心叵測,公然造假天下蘇家古今事,盡在蘇氏資訊平台。歡迎投稿、閱讀、點評、轉發…

居心叵測,公然造假!

作者:南安阜陽堂族史研究會蘇金源

居心叵測,公然造假天下蘇家古今事,盡在蘇氏資訊平台。歡迎投稿、閱讀、點評、轉發…

福建姓氏志(第二卷)蘇姓篇389面繁衍部份,蘇光誼(有時也寫“議”)世系記述:“蘇光誼入閩後居南安霞舒阜陽谷口。”是入閩後什麼時候居阜陽谷口?因為沒有真實可靠史料,是以未詳細寫出,編寫者其居心叵測。

最應說明的有二份資料,一者,目前挂立在蘆山堂大壁《蘇光誼》:“二世蘇光誼,字明性,益公長子,行高十五。”二者,近年由德化蘇氏宗親會蘇霜益主編的《德化蘇氏志》,記載:“二世光誼公即德化遷遊始祖益公長子,字明性,行十五,官節度使,自溫陵遷于永春桃林,生三子。”這二份權威性資料,證明蘇光誼并無“大郎”之稱,并無什麼居霞舒阜陽谷口後遷居永春。

但是,編輯者卻為“蘇光誼”此條目,作三個出處備注。請看—

注①1912年由安溪蘇朝階主筆第六次重修的《魁美蘇氏族譜》(入閩始祖紀實)載:“益公長子光誼行大郎唐光啟二年丙午同二弟與父自光州固始縣後王潮入閩厥後由蘆山分居南安阜陽谷口今名霞舒也”。民國初這則記載既見載于魁美第六次舊譜,也轉載于二00二年第八次重修譜(衡陽蘇某主筆)。

問題一,同頁第九面蘇朝階注明,資料“從霞舒之譜乃立第一世”,“奕公之子益公行三字利用生于唐乾符二年乙未閏七月十五日為隰州刺史唐僖宗廣明中與王潮入閩……卒於宋乾德五年丁卯五月初十日享壽九十有三。“益公次子光謂行十六唐僖宗廣明中署泉州右都統軍使。”“益公三子光誨行十七字明教。”

什麼“奕公之子益公”,二者相距120多年大錯;蘇益生于乾符二年乙未(公元875年),卒于967年(93歲)。入閩時才11歲,哪來長子入閩?證明蘇光誼字明性,行十五,清初被蘇朝階捏造篡改 。“廣明隻有兩年880年、881年,王潮入閩是885年,難道王潮有兩次入閩?蘇朝階寫明是“從霞舒之譜,乃立第一世”,說明把“蘇益”另立在阜陽霞舒的“頭頂”,此地無銀三百兩,公然造假!

居心叵測,公然造假天下蘇家古今事,盡在蘇氏資訊平台。歡迎投稿、閱讀、點評、轉發…
居心叵測,公然造假天下蘇家古今事,盡在蘇氏資訊平台。歡迎投稿、閱讀、點評、轉發…
居心叵測,公然造假天下蘇家古今事,盡在蘇氏資訊平台。歡迎投稿、閱讀、點評、轉發…

注②晉江錢皮《蘇氏青史傳家序》載:“唐一世大郎公諱公誼,益公長子……住居泉南安澗埕靈感裡阜陽谷口。”晉江錢坡蘇氏一支族源,因磁竈山地工業開發2006年6月幸得錢坡六世榕坡蘇公墓志銘出土。銘載:明賜進士戶部郎中林欲棟書丹;賜進士宰相張瑞圖篆額。明墓出土墓志銘揭示,磁竈前埔蘇氏源自河南,“蘇氏之先自光州也居泉而為展展公宋紹興時來為泉州觀察推官,……家于晉江之槐市。”蘆山個别個處心積慮欲吞并錢坡,民國中公然篡改阜陽霞舒蘇阜山的《蘇氏青史傳家序》(從阜山公零草收存抄䘵),“我阜陽蘇氏,唐光啟丙午二年,始祖大郎公諱義,自光州固始縣從王潮入閩世居谷口前埔九郎園,即今霞舒,坂頂厝地遺基尚在,以潮命世守澗埕。”把大郎公諱義,改為“大郎公諱公誼。”舊譜文本尚存,專家教授可現場原文鑒閱。這樣明顯的确鑿證據,為何可作為資料注解,攻擊阜陽家族,應予澄清校正。

居心叵測,公然造假天下蘇家古今事,盡在蘇氏資訊平台。歡迎投稿、閱讀、點評、轉發…
居心叵測,公然造假天下蘇家古今事,盡在蘇氏資訊平台。歡迎投稿、閱讀、點評、轉發…
居心叵測,公然造假天下蘇家古今事,盡在蘇氏資訊平台。歡迎投稿、閱讀、點評、轉發…

注③,什麼1912年蘇朝階為《江西德興蘇氏族譜》,要完整附原文,不能隻言片語,主筆第六次為“孤本”作證。江西德興蘇氏源自霞舒長房堀内,支分安溪高蒼分居阆湖溪尾。德興譜記,清嘉慶庚午年(1810年),蘇克修修譜遊閩,并沒有到達故地安溪魁美,“旋适江西弋陽李梓橋家,得會嘉獻亦意镌譜,宛然造車合轍,”誤把德化朋龜(弟總龜)家族的33、34,認為是魁美的“33位、34位”,搞錯了。

居心叵測,公然造假天下蘇家古今事,盡在蘇氏資訊平台。歡迎投稿、閱讀、點評、轉發…
居心叵測,公然造假天下蘇家古今事,盡在蘇氏資訊平台。歡迎投稿、閱讀、點評、轉發…
居心叵測,公然造假天下蘇家古今事,盡在蘇氏資訊平台。歡迎投稿、閱讀、點評、轉發…

以上“三注”,作為蘇光誼的附加補充說明,犯了嚴重原則性錯誤。《論譜》雲:“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敦告省姓氏志(蘇氏篇)蘇開仲主編、蘇景中副主編,及有關人士,要認真承擔起應有責任,補印“校正本”加以糾正。不要以為“編印了,一走了之”,頭頭尾尾四年編寫辛苦,如果換來萬衆唾罵,不值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2">天下蘇家古今事,盡在蘇氏資訊平台。歡迎投稿、閱讀、點評、轉發…</h1>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