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訪老淮安西長街上的劉鹗故居.......

探訪老淮安西長街上的劉鹗故居.......

劉鹗故居位于老淮安城内勺湖東南的西長街312号,是一個擁有140餘間房屋搭配組成的大宅院。

探訪老淮安西長街上的劉鹗故居.......

故居正門上方挂一塊黑底綠字的牌匾,上書“劉鹗故居”四個蒼勁有力的行書;大門兩邊的牆,用水磨青磚、白灰嵌縫砌成。

探訪老淮安西長街上的劉鹗故居.......

兩扇黑大門白天一直開着,大門門檻比較高,要擡腿才能進入。

探訪老淮安西長街上的劉鹗故居.......

正對大門裡面,豎有一座大影壁,下方擺放一個假山,顯得高雅肅穆。

探訪老淮安西長街上的劉鹗故居.......
探訪老淮安西長街上的劉鹗故居.......

院子的窗戶是石頭雕刻的松柏梅花鹿及一些動物或别緻的花紋圖案,造型生動逼真。

來到劉鹗故居,不由想到他的代表作《老殘遊記》。

探訪老淮安西長街上的劉鹗故居.......

《老殘遊記》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流傳甚廣。

小說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殘的遊曆為主線,對社會沖突深度開發,尤其是他在書中敢于直斥清官誤國,清官害民,指出有時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貪官好多少。這一點對清廷官場的批判是切中時弊、獨具慧眼的、其描寫技術受到胡适盛贊。

那書中曾描寫道:

“老殘卻一徑拉到淮安城内。你道他親戚是誰?原來就是老殘的姊丈……住在淮安城内的勺湖邊上”;

探訪老淮安西長街上的劉鹗故居.......
探訪老淮安西長街上的劉鹗故居.......

“卻說老殘的家,本也寄居在他姊丈的東面,也是一個花園的樣子。進了角門有大荷花池,池子北面是所船房,名曰‘海渡杯’。池子東面也是個船房——面前一棵紫藤,三月開花,半城都香——名曰‘銀漢浮槎’;池子西面是一派五間的水榭,名曰‘秋夢軒’。海渡杯北面,有一堂大湖石,三間蝴蝶廳,廳後便是他的家眷住居了。老殘平常便住在秋夢軒裡面,無事時,或在海渡杯裡着棋,或在銀漢浮槎裡垂釣,倒也安閑自在。”

探訪老淮安西長街上的劉鹗故居.......
探訪老淮安西長街上的劉鹗故居.......

走進劉鹗故居,似走入《老殘遊記》描寫的意境之中......

探訪老淮安西長街上的劉鹗故居.......

歲月如梭,劉鹗故居的大宅院早已面目全非,現修複的隻是原故居的一部分,但依然可窺見當年大宅的風采。

探訪老淮安西長街上的劉鹗故居.......
探訪老淮安西長街上的劉鹗故居.......

畫衫大廳,是當年劉鹗和他父親接客會友的廳堂。

探訪老淮安西長街上的劉鹗故居.......

左右牆上的圖畫形象地描述了劉鹗的一生經曆。

探訪老淮安西長街上的劉鹗故居.......

劉鹗的曾祖克嶷、祖文壽先後中進士,以官為業,全眷随任,因居官清廉,亦無力置産。後由曾祖母将數十年積蓄的“湯沐錢”(俗名花粉銀)共數千兩,買得淮安(今淮安區)高公橋西街廖姓花園;後其父成忠又買下了廖姓其餘的房屋和周邊一些田地;劉成忠退休後,在此定居。

探訪老淮安西長街上的劉鹗故居.......

劉鹗出身于官僚家庭,但不喜科場文字。他承襲家學,緻力于數學、醫學、水利、音樂、算學等實際學問,并縱覽百家;早年科場不利,轉而行醫和經商。在揚州一度懸壺濟世,寫有《溫病條辨歌訣》和《要藥分劑補正》。《老殘遊記》中那個搖串鈴走四方的郎中老殘,就是他自己的寫照。

劉鹗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産、富而後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作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

看淮安說淮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