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更折江頭柳,自有青青松柏心。開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時要注意防護呀。漢末天下動蕩,有無數人從戰亂中脫穎而出,但是面對戰事不是每個人都能擺脫恐懼的,還有被強迫者。本篇就來聊聊柏孝長。
關于柏孝長的記載很少,隻是在《三國志·杜襲傳》引注的《九州春秋》中捎帶提及,由于是一段有趣的事迹,也就單獨把這個人拿出來寫一篇。柏孝長在漢末時期擔任南陽郡功曹,這一時期擔任功曹者大多是本郡人士,或者是本州人士,是以柏孝長應該是荊州人士。
柏孝長這個姓氏就很少見,《萬姓統譜》中記載了一位“柏侯子安”,在其中提及他是豫州颍川舞陽人士,漢末名士管甯還曾随其學習《春秋》。本身《萬姓統譜》成書的時間就很晚,而且《三國志·張昭傳》提到了一位“白侯子安”,張昭曾随其學習《左氏春秋》,可能是記載有沖突,也可能是移花接木。此外,司馬懿有一位“柏夫人”,在司馬懿晚年時頗受寵愛,也是漢末三國時期少有的柏姓人物了。
少好學,善隸書,從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覽衆書,與琅邪趙昱、東海王朗俱發名友善——《三國志·張昭傳》
建安六年(201年),劉表派出步騎萬人前來攻打西鄂è,案《三國志·杜襲傳》當時擔任西鄂長的杜襲一共就集結了50多個人來防守城池,既有官吏也有百姓。這段記載說起來也挺神奇的,杜襲就憑着這麼點人齊心協力守住了西鄂。
“會荊州出步騎萬人來攻城,襲乃悉召縣吏民任拒守者五十馀人,與之要誓”——《三國志·杜襲傳》
彼時擔任南陽郡功曹的柏孝長也身在西鄂城中,但他一開始并沒有參與到守城事宜中,案《水經注》他一聽到戰鼓響起的聲音就畏縮在家中,不僅緊閉門戶還把頭蒙在被子裡。這場敵衆我寡的戰事無疑會給人帶來極大的壓力,柏孝長就是在這種壓抑氣氛下心态崩潰了。
“昔劉表之攻杜子緒于西鄂也,功曹柏孝長聞戰鼓之音,懼而閉戶,蒙被自覆,漸登城而觀,言勇可習也”——《水經注》
不過柏孝長慢慢适應了這種氛圍,他在兩方交戰半天後才稍稍把被子掀開,第二天能站在屋中聽士卒作戰的聲音。直到第三天,他才出門了解交戰情形,到了第五、六天他就敢親自登城作戰了。當柏孝長适應戰場後,他對杜襲說“勇可習也”,原來勇敢也是可以學習的。如果柏孝長一直閉門不出,那他隻會被世人譏諷,未必有機會留名史冊,正是這段蛻變的過程才讓他顯得很特别。
“相攻半日,稍敢出面。其明,側立而聽。二日,往出戶問消息。至四五日,乃更負楯親鬥,語子緒曰:‘勇可習也。’”——《三國志·杜襲傳》注引《九州春秋》
如有疏漏,還望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