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間,桐城人方觀承的祖父及父親因牽涉進戴名世“文字獄”案,被流放至黑龍江。而方觀承和哥哥由于年幼得以幸免,但家境已經開始敗落。即便如此,方氏兄弟每年仍跋山涉水,到千裡之遙的塞外探望親人。
轉眼十餘年過去,父親和祖父相繼在塞外病故,辦完喪事後,接近而立之年的方觀承孑然一身,窮無所依,決定前往甯波投靠一位遠親。到了甯波,已經是年底時分。方觀承打聽出遠親的住處,正準備登門認親,卻見門口的幾名仆役皆錦衣貂裘,神态倨傲的盯着自己。
方觀承低頭看着身上衣衫褴褛,忽然自卑起來,暗想如果就這樣貿然登門,隻怕尚未踏入門檻半步,仆役們就會沖上來阻止驅逐。于是在旁邊巷子中租了一間破屋,每日蹲守在親戚家門口打探消息,盤算着他們能不能接納自己。
連續幾天皆是如此,方觀承的行為引起了對門鄰居的注意。鄰居是個熱心腸的屠夫,見方觀承相貌不俗,便開口詢問他的來意。方觀承倒也沒有隐瞞,一五一十地全盤說了出來。屠夫聽後不以為然,搖頭勸說道:“我跟你家貴戚做街坊二十餘年,從不曾見過他家接濟過一位親戚,先生你去了隻怕會吃個閉門羹!”

方觀承聽屠夫如此說法,心裡頓時十分後悔,何必跑這麼遠的冤枉路。屠夫亦善于鑒貌辨色,問說:“先生既然出身世家大族,雖一時處境艱難,來日必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如果不嫌棄,不如先到寒舍住幾天。實不相瞞,我也有借重您的地方,年關将至,有些賬目弄不清,您幫我盤算一下列張清單,我可以以此索取顧客的欠賬。對了,順便再幫寒舍寫幾幅春聯。如何?”
屠夫的言語很快打動盤纏吃緊的方觀承,當下簡單收拾行李,付清房租住到屠夫家。屠夫沒把方觀承當作外人,招呼妻子和五歲的女兒出來打招呼,然後取出一本賬目遞了過來。方觀承左手拔打算盤,右手彙總賬目,半天不到就開出欠賬清單。屠夫按此外出收賬,所得錢财比往年多出不少,非常高興,對方觀承更加敬重。
過了正月十五,新年算是結束。方觀承辭别執意想留的屠夫,準備動身返鄉。臨行前,屠夫送兩千文錢給方觀承作盤纏,又替他做了一件新棉袍,後來看到他的帽子上有破洞,便摘下自己的帽子換了過來。曆經世态炎涼的方觀承對此感動得泣不成聲,與屠夫一家灑淚作别。
回鄉途中路過杭州時,方觀承打算順道去西湖逛一圈,經過湖邊某處時,見有數十人正在算卦攤前圍觀,忍不住上前瞧了幾眼。替人算卦的相士偶然瞥見他,慌忙站起來作揖說:“貴人到了!”
以為是取笑自己,方觀承也不理論,正準備扭頭走開。隻見相士疾步追上來,拉住他的手說:“此處不适合深談,請您跟我來。”說完帶着方觀承來到一處小廟,恭敬施禮請他坐下,開口道:“不是鄙人自誇,跋涉江湖數十年來,所相之人從未有不準确的。閣下官星已透,可速往京城以應機緣。”
方觀承聽後歎息說:“我是犯官之後,朝廷不可能讓罪人的子孫踏入仕途的。再說我即便有心進京,奈何囊中羞澀,徒手至京豈不是坐以待斃?”
相士探手從懷中取出二十兩銀子并一張字據,遞與方觀承說:“些許碎銀不成敬意,但已盡我所有,勉強略盡心意。閣下以後官至總督,可惜不能善終。鄙人私下尚有一事相求,閣下他日節制陝甘時,若遇到有總兵延誤戰機當斬,請設法保全。可妥善保管這張字據,以免貴人忘事!”
方觀承半信半疑,想細問相士的姓氏家鄉,卻支支吾吾不肯回答,匆匆作别而去。方觀承一路北上,到達山東與直隸交界處遇上強盜,身上錢财被搶劫一空,依靠沿途賣字勉強到了保定。這時已是寒冬時節,大雪紛飛,饑寒交加的方觀承終于餓昏在一座古廟外。
午夜時分,廟中主持和尚忽然被驚醒數次,每當閉上眼就發現有猛虎撲過來。主持心裡奇怪,起床推開窗子向外張望,遠遠看見雪地裡有一人僵卧其中,趕緊吆喝小和尚開門救人。連灌了三碗姜湯,方觀承才蘇醒過來。之後他在古寺中連續待了三個多月,與和尚們相處融洽,很快就獲得了主持的信任。
起初,古寺中前幾代主持積累了很多金石古碑,現任主持及廟中其他和尚沒有懂這些的,堆積起來又占地方,兼且寺廟年久失修,已成了一座危廟。是以,主持和尚跟方觀承商議,能不能委托他把這些碑石運到京城售賣,得錢維修寺廟。
碑石運至京師,在東華門外設攤售賣,方觀承自己還動手寫了招牌。但接連數日無人問津,方觀承又急又惱。
有一日,京城王公平郡王福彭路過方觀承的金石攤,對招牌上的幾個字看對了眼,命人把攤主召來問話。是以際遇,方觀承成為福彭的門客,王府中各處楹聯皆由他書寫。不久,雍正皇帝臨幸平郡王府,看到這些楹聯詢問是何人所書。于是皇帝召見方觀承,因奏對得體,學問出色,遂賞他為内閣中書,成為天子近臣。此後逐年升遷,官至天下督撫之首的直隸總督。
從一介布衣到封疆一方的大員,方觀承僅用了十餘年的時間。出人頭地後,方觀承極其慷慨地回報了當年幫助過自己的屠夫和主持和尚,唯獨西湖邊那位相士沒有找到。
到了五十八歲那年,方觀承被乾隆皇帝委派到西北署理陝甘總督。赴任不久,方觀承去前線巡視,到達嘉峪關時,有一名總兵因延誤軍機當斬。想到西湖邊那位相士的話,方觀承恍然大悟,想盡辦法替總兵開脫罪名,終于免死戴罪立功。事後拿出儲存多年的字據與總兵閑聊,方才得知此人竟然是相士的兒子。
大約半年後,方觀承離開西北,重新回到直隸總督的職位上。每當想起相士說自己不能善終,方觀承就惴惴不安起來,後來幹脆派人把相士請到總督署,問他有何化解的辦法。相士說,一切都是定數,唯有做大善事,救千萬人命,或許能補救吧。
直隸在天子腳下,那幾年風調雨順,哪有機會去救千萬人命,方觀承苦惱不已。忽有一日檢閱公牍時,核算出直隸全省每年或凍死或餓斃路邊的饑民多達數百人,頓即眼前一亮,謀劃如何設立留養局拯救這些人。
次日,方觀承把設立留養局的建議寫成奏折彙報給皇帝後,相士再見到他時,立即恭賀說,大人祥光滿面,想必已經做了天大的功德,不特獲免刑戮之禍,還可望福蔭子孫啊。
幾年後,方觀承曾經署理過的陝甘總督轄境内一樁涉及西北戰事的舊案被翻案,乾隆皇帝非常震怒。當初處理過此案的總督、陝西巡撫和西安将軍都被正法,方觀承按律例也應被連坐處死。但出人意料的是,皇帝最終下旨赦免了他!
參考資料《清稗内鈔》《清史稿》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