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最不該殺的3個人,曹操、孫權、關羽每人殺一個!

導讀:

漢末三國時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更是一個吃人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危險萬分的時代;或許今日還風光無限的人,明日就有可能埋骨他鄉。

百年亂世,喪生了數千萬人,就算是名震天下的英雄人物,也有可能倒在他人的屠刀之下;比如說蜀漢名将張飛,生前是何等的風光,卻慘死在兩個無名小卒的手裡。

三國最不該殺的3個人,曹操、孫權、關羽每人殺一個!

三國時期的名人有很多,死于非命的名人也有很多,不是同一陣營的人,殺了也就殺了,但卻有三個人的死,帶來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倘若給殺他們的人重來一次的話,想必也會有些後悔吧。

要說最不該殺的三人,曹操、孫權、關羽每人還都殺了一個。

三國最不該殺的3個人,曹操、孫權、關羽每人殺一個!

一、曹操錯殺了誰?

曹操錯殺了誰,答案其實很簡單,他錯殺了華佗。華佗死後,既給他本人帶來了影響,也給中醫帶了極大的影響。

《三國演義》裡對曹操殺華佗這一段寫的很精彩,說是曹操頭痛難忍,找華佗前來醫治;華佗說自己有把握醫治,就是要用斧子劈開曹操的腦袋瓜子。

曹操一聽大怒,便将華佗給下了大獄。

可在正史中,是沒有這一橋段的;根據《後漢書》記載,曹操的頭疾日久天長,即便是華佗也沒有治愈的把握,隻能做到緩解。

三國最不該殺的3個人,曹操、孫權、關羽每人殺一個!

為了緩解頭痛,曹操便将華佗留在了身邊;隻是華佗不願,随便找了個借口離開曹操回到家中,之後曹操連續好幾次傳召華佗,華佗卻推脫不來,最終曹操大怒,将華佗給下了大獄,導緻華佗最終死于獄中。

《後漢書》記載,華佗雖然不能徹底治愈曹操,但在曹操頭痛時,他隻要為曹操針灸就能緩解曹操的頭痛,若是曹操不殺華佗的話,繼續讓華佗為自己醫治,想必即便不能治愈,也能延緩幾年壽命。

華佗一死,他一身的醫術也沒有流傳下來,這是中醫界的一大損失。

三國最不該殺的3個人,曹操、孫權、關羽每人殺一個!

二、關羽錯殺了誰?

關羽身為蜀漢将領,一生殺人無數,死于他手中的名将也有很多,但若是後來關羽泉下有知的話,恐怕也會後悔殺了一人,此人就是龐德。

襄樊之戰時,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生擒了曹魏将領龐德;關羽覺得龐德是個人物,便想着要拉攏他,為自己所用。哪知龐德劈頭蓋臉給關羽一陣臭罵,關羽怒而将其斬首。

龐德死後,并沒有對當時的關羽造成什麼影響。可在蜀漢滅亡後,龐德的後代不講武德,将關羽的全家都給殘忍殺害,隻是為了給龐德報仇。

關羽殺龐德,是戰場上的勝利,兩國交兵如此,龐德更是因為戰敗被殺。可在蜀漢滅亡後,關羽的全家并沒有什麼抵抗力,卻慘遭龐德兒子的毒手,想必關羽泉下有知,也會後悔殺掉龐德吧?

三國最不該殺的3個人,曹操、孫權、關羽每人殺一個!

三、孫權錯殺了誰?

孫權錯殺了關羽。

呂蒙白衣渡江偷襲關羽,已經算是不講武德了;孫權背棄孫劉聯盟,從背後插上一刀,更是坐實了江東鼠輩的名号。

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得到了荊州,算是占了極大的便宜,但孫權還是下令處死關羽,以至于蜀吳兩方徹底交惡,劉備興舉國之兵攻打孫權,孫權雖然勝了,但也損失慘重,以至于兩家不得不再次結盟,才能對抗強大的曹魏。

三國最不該殺的3個人,曹操、孫權、關羽每人殺一個!

其實孫權在得道荊州後,大可不必處死關羽,反而可以用關羽來要挾劉備,換取更多的利益。然而孫權頭腦一熱,下令處死了關羽,給孫劉兩家都帶來了極大地影響。

若是再來一次的話,孫權恐怕也有些後悔處死關羽了!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