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英雄都有遲暮之時,每個美人也終有白發時。可即便如此,仍有一些球迷堅信,湖人和勇士在下賽季依然能沖擊總冠軍。但冷靜下來,看看這兩個豪門的現狀,這樣的想法或許太過樂觀。
首先來看湖人。管理層似乎處于靜默狀态,并未進行什麼重大調整。相比之下,勇士的操作稍顯積極,但動作仍然偏小,像是以安德森取代薩裡奇,梅爾頓取代保羅,這些都還勉強可以了解,但下面這個操作實在讓人難以接受:讓巴迪·希爾德取代克萊·湯普森?這簡直難以想象。
一些球迷認為,希爾德不比湯普森差,甚至可能更好。理由是,希爾德也是三分神射,兩人的防守都一般,希爾德完全可以替代湯普森。聽到這種言論,很多勇士球迷怕是要被氣炸了。的确,湯普森如今不再是那個巅峰時期的“佛光普照”,但他依然是瘦死的駱駝,遠遠不是希爾德能比得上的。
讓我們從幾個關鍵資料入手,看看希爾德和湯普森到底差了多少。
希爾德的職業生涯中僅有一次季後賽經曆,出戰4場比賽,而且還表現不佳。相反,湯普森自2011年進入NBA以來,已經打了158場季後賽比賽,三分命中率高達40.5%,場均命中3.2記三分。更重要的是,湯普森已經拿下了四個總冠軍,他是勇士王朝的重要支柱之一。
希爾德的正常賽三分資料雖然看似不錯,但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國王和步行者這樣的中下遊球隊效力,資料的“含金量”自然大打折扣。而湯普森則不同,12年職業生涯,他一直在頂級強隊勇士效力,經曆了無數高強度比賽,他的三分球不僅精準,而且總能在關鍵時刻殺死比賽。
除了資料,湯普森和勇士之間的默契和戰術契合也是希爾德無法比拟的。作為水花兄弟的一員,湯普森與庫裡的配合已經成為勇士進攻體系中的核心之一。勇士的打法依賴于這對頂級射手的無球跑動和配合,這種多年磨合出來的默契,不是希爾德能夠輕易複制的。
當然,勇士管理層也很清楚這一點。希爾德取代不了湯普森,勇士要憑現有陣容奪冠更是癡人說夢。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如此,為什麼勇士和湖人不利用自由市場或交易市場搏一把呢?
實際上,勇士和湖人的管理層并非無動于衷,他們的思路非常簡單:如果能用現有籌碼換到“大魚”,例如超級巨星,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出手。但若隻是一些中規中矩的球員交易,像馬爾卡甯、拉文、特雷·楊、格蘭特這些名字,根本不入他們的法眼。
原因很簡單:庫裡和詹姆斯都已經處于職業生涯的尾聲,管理層也意識到球隊面臨的風險。勇士和湖人為沖冠支付了巨額奢侈稅,手中還握有多個大合同。如果庫裡和詹姆斯在兩三年内退役,球隊沒有足夠的選秀權,又背負一堆大合同,那麼未來的重建将會非常艱難,甚至可能陷入漫長的低谷期。
正因為如此,勇士和湖人選擇了謹慎行事。他們不願意為了短期的成功,冒着長期被套牢的風險。對于勇士來說,他們已經開始培養年輕的“四小天鵝”:庫明加、穆迪、波傑、戴維斯。這些年輕球員将會決定勇士下賽季的上限。但說實話,勇士要在新賽季走遠并不容易。
湖人則把選秀權當成了重建的基石,管理層的目标很明确:保證球隊在未來依然有選秀權和靈活性。同時,詹姆斯的長子布朗尼也可能在未來進入NBA,湖人将會利用這一點,通過賣票等方式保持一定的商業價值。至于戰績,他們更傾向于保證季後賽席位,至于能走多遠,則要看球隊的表現。
那麼,希爾德到底能否取代湯普森?勇士的“四小天鵝”中,誰最值得看好?湖人和勇士下賽季能否沖擊季後賽?這些問題或許很快就會有答案。但對于那些依然抱着湖人勇士還能争冠的球迷來說,也許該冷靜下來,現實往往比想象中更加殘酷。
歡迎讨論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