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見證魯甸•十年變遷 | 龍頭山鎮:群衆安居樂業 生活幸福美滿

見證魯甸•十年變遷 | 龍頭山鎮:群衆安居樂業 生活幸福美滿
見證魯甸•十年變遷 | 龍頭山鎮:群衆安居樂業 生活幸福美滿
見證魯甸•十年變遷 | 龍頭山鎮:群衆安居樂業 生活幸福美滿

2014年8月3日,魯甸發生6.5級地震,震中龍頭山鎮成為一片廢墟。地震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時間作出重要訓示,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受災群衆安置和災後恢複重建工作。

“災後恢複重建和扶貧開發一起抓”“恢複重建完成之時,就是災區脫貧之日”……2015年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龍頭山殷殷囑托。

見證魯甸•十年變遷 | 龍頭山鎮:群衆安居樂業 生活幸福美滿

四面環山,花椒樹擁抱下的龍頭山鎮,房屋排列整齊、功能規劃清晰。這座廢墟上重建立成的嶄新城鎮,在七月明媚的陽光下更顯得生機勃勃。一條條柏油路寬闊整潔,一幢幢樓房美觀寫意,一張張笑臉洋溢着幸福,還有漫山遍野的花椒樹散發着濃烈的清香,翠綠高大的核桃樹綴滿果實。涅槃重生的龍頭山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就像生活在畫卷裡,過上了幸福日子。

龍頭山鎮各族幹部群衆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感恩奮進,抓重建、戰貧困、興産業、促就業、惠民生,在廢墟上重建起美麗新家園,在奮進中探索産業發展新方式,推動鄉村振興邁上新台階,安居樂業的幸福新生活越過越好。

見證魯甸•十年變遷 | 龍頭山鎮:群衆安居樂業 生活幸福美滿

在魯甸地震紀念館裡,講解員李朝惠正在介紹2014年魯甸地震發生時的場景。那個時候李朝惠正懷有身孕,現在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在見證災難、重建和今天翻天覆地變化之後,李朝惠成為地震紀念館的第一位講解員。

見證魯甸•十年變遷 | 龍頭山鎮:群衆安居樂業 生活幸福美滿

張興江是龍頭山鎮光明村人,從小無聽力能力,2014年地震發生後,在黨的關懷下,他到魯甸縣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國小,中學,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刻苦學習竹編技藝,學得一技之長,有了一定的收入。今年7月,他還在“2024年雲南省殘障人士崗位精英職業技能競賽暨全省殘障人士就業服務機構從業人員職業指導競賽”中的竹麻制品加工(竹編)項目中脫穎而出,一舉榮獲了全省第一名,一等獎的好成績。

見證魯甸•十年變遷 | 龍頭山鎮:群衆安居樂業 生活幸福美滿

在恢複重建中,龍頭山鎮在龍頭山新集鎮騾馬口社群拿出最好的地塊,統一規劃戶型為一層半、二層半、三層半3種類型,建起了新的甘家寨社群。2015年12月,全村89戶受災群衆全部遷入新家園。搬家那天,全村群衆自發拉上“習總書記,我們搬新家了”的紅色橫幅,向總書記報喜。如今的甘家寨新社群,處處煥發着勃勃生機,有的利用自家小院開起了農家樂、客棧,有的跑運輸,有的外出做生意、務工,生活不但安定下來,還遠遠超過災前水準。

見證魯甸•十年變遷 | 龍頭山鎮:群衆安居樂業 生活幸福美滿

“集鎮不但漂亮,面積還擴大了5倍多。”龍頭山鎮黨委書記康健說,如今的龍頭山集鎮,建成區面積由原來的0.25平方公裡拓展至1.23平方公裡,集鎮居民由原來的905戶1528人增加到3019戶12470人,一個美麗、安全、宜居、宜業的集鎮在峽谷中蝶變。

見證魯甸•十年變遷 | 龍頭山鎮:群衆安居樂業 生活幸福美滿

從廢墟上崛起的龍頭山鎮,正依托悠久的朱提銀文化、花椒産業,宜居、宜遊的氣候、生态等自然禀賦,按照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思路,打造成為集曆史文化、抗震救災、鄉村振興為一體的特色旅遊小鎮,重制“千年銀都”風采,展示了“花椒小鎮”的新活力。

見證魯甸•十年變遷 | 龍頭山鎮:群衆安居樂業 生活幸福美滿
見證魯甸•十年變遷 | 龍頭山鎮:群衆安居樂業 生活幸福美滿
見證魯甸•十年變遷 | 龍頭山鎮:群衆安居樂業 生活幸福美滿

來源丨魯甸縣融媒體中心

本期編輯丨李璇編審丨孔祥曙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