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徐華,1971年出生,甘肅慶陽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西安美術學院博士、陝西國畫院青年畫院副院長、華山畫院副院長、教育部專家庫成員、延安市文化館特聘教授,陝西美術博物館第三屆理論委員會委員,長安畫社成員。他長期從事中國畫教學、創作和理論研究工作。先後發表繪畫作品兩百餘幅,論文四十餘篇,個人專著五部。作品曾多次入選省部級展覽,并有論文及作品發表于《美術》《文藝評論》《藝術教育》《西北美術》《美術界》《中國藝術》等刊物。先後出版《當代中國畫庫·花鳥·徐華》《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徐華—華山圖冊》《山水畫技法品析》《大道當風:石魯繪畫研究》《王維研究》《水墨面對面》等著作。
在陝西有這樣一位畫家,從小就喜歡畫畫。他先後兩次進入西安美院學習深造,在中國美術學院研究所學生畢業後,又在西安美術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他在西北民族大學任教二十四年後,又來到了陝北黃土高原——革命聖地延安。他的藝術創作離不開祖國的大好河山和自然風光,無論是在西北大漠、江南水鄉,還是在華山之巅、黃土高原都留下了他藝術創作的足迹,他就是傳奇畫家徐華博士。
自幼愛繪畫
徐華出生在甘肅慶陽,故土的芬芳和民間藝術的滋養,鑄就了藝術家的生命。他從小生活在陝西寶雞,又受周文化發祥地的影響,打下了比較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他父親在青藏鐵路工作,母親是學校的一名老師,可以說也是一名留守兒童。他小時候跟爺爺一起生活居多,啟蒙來源于爺爺宅中懸挂着的春夏秋冬四條屏竹子,童年時期的徐華從分辨畫作季節開始,便潛移默化的受到了繪畫藝術的影響。他讀中學時,父親看他非常喜歡畫畫,便給他買了《芥子園畫譜》和《怎麼畫風景畫》兩本畫冊。正是因為他喜歡畫畫,加之家鄉文化藝術的滋養和家庭父輩的熏陶,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才使他以甘肅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西安美術學院。從此,他便踏上了繪畫藝術之路。1998年完成畢業創作《東邊日出西邊雨》,并獲“甘肅省第二屆新人新作展”二等獎。
1982年徐華全家福
徐華在巴黎寫生
金城育英才
徐華從西安美術學院大學畢業後,很幸運地受到了景德鎮陶瓷學院、江陰書畫院、江陰華西村等機關的入職通知,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離父母比較近的西北民族大學任教。在教學過程中,他善于思考,因材施教,親自示範,受到了同學們的一緻好評。多年來,他培養出諸多藝術人才,有的學生考上了博士、有的在大學任教、有的從事和美術相關的工作,有的在繪畫藝術道路上取得了不凡的成績。他在高校任教後,一直潛心鑽研繪畫與藝術理論,他的第一部理論研究成果花了六年時間完成,訪談了二十多位全國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在今天看來,這部著作也是有思想有見地的。後來他又先後撰寫了《石魯研究》《山水畫技法品析》《王維研究》等著作,進一步促進了其繪畫創作。2006年發表論文《陽光、空氣、水》,出版專著《水墨面對面》,并獲甘肅省高等學校社科成果三等獎。他還創作了《水墨敦煌》《曲江勝景》《終南深秋》《西嶽之巅》《山水花鳥組合》等大量的繪畫作品,并有部分作品獲獎。
天之鏡
晨光
長安再深造
徐華在繪畫藝術道路上從不停歇、永不止步。2002年他考入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山水專業研究所學生班學習,在讀研期間,他認識了國内的許多繪畫藝術大家,這些名家、大家也使他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對如何畫好中國畫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拿他自己的話說,要創作出好的作品就要綜合用功,四份讀書、三份寫字、三份畫畫。在此期間也使他更加明确了繪畫藝術追求的方向。他的論文《清奇的風骨》《大美術、大美院、大寫意》發表于藝術生活等刊物。并創作發表了《隴上雪霁圖》等作品。2008年他又考入西安美術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在此期間,論文《唐代線刻庭院》《思想是藝術的靈魂》在藝術教育等雜志發表。2012年7月完成博士論文《大道當風:石魯繪畫研究》,并獲美術學博士學位。發表作品《山高水長》《南山鶴溪圖》等,陶瓷作品《百草三味》獲首屆“當代十大名窯創新獎”,并出版《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徐華.華山圖冊》等畫冊。
徐華博士出版的專著圖冊
徐華博士出版的專著畫冊
聖地寫繁華
徐華博士本應在大學任教,又在陝西國畫院作美術編輯,他不在條件優越的大城市工作,為什麼偏要來到陝北延安呢?他說:一方面,當我還很年輕時,我已經可以看到自己老了以後的樣子,自己還有許多夢想沒有實作,放眼全國跟一些繪畫藝術大家比,我還差得很遠。另一方面,延安是中國革命的聖地,在革命戰争年代,一批又一批革命青年、藝術家們為了革命事業,他們冒着生命危險,不遠萬裡來到延安,我們應向他們學習。我也深愛延安這片熱土,延安的地形地貌非常獨特,值得用藝術來表現,我願在這片黃土地上去探索,希望在繪畫藝術創作上能有新的突破。來到延安兩年多來,他的足迹踏遍了延安的山山峁峁、溝溝坎坎,用藝術手法把革命紀念地寶塔山、棗園、楊家嶺和延安山山水水表現的淋漓盡緻。特别是他将寫意花鳥與山水畫相結合,創作的《春到延安》作品,他把燕子和寶塔山畫在一起,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可以這樣表現寶塔山,很抒情、很優美。近兩年,他還發表了《萬物有美:讓感覺破土而出》《齊白石花鳥畫研究》等論文。創作了《日出東方》《棗園月色》《陝北說書》《江山多嬌》《秋訪梁家河》《盛夏的陽光》《山花長飄揚》《又見南泥灣》等大量的繪畫藝術作品。他在山水中融入了花鳥,讓人眼前一亮。
春到延安
盛夏的陽光
墨染太華山
一山一副畫,一水一條河。徐華的山水畫創作将北方山水的雄強厚實與南方山水的清雅秀美筆墨相糅合,如同其白皙文雅的外表包裹着剛毅質樸的志趣。簡淡沉穩的筆墨,空靈壯闊的構圖,清奇恬淡的風骨,表現着畫家對自然景物的感受,訴說着畫家豐富的情愫。在徐華的眼中,華山就是一幅天造地設的水墨丹青,他驚歎于華山的壯美與神奇,感慨于華山的幽奧與神秘,華山對于藝術創作而言,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财富,不僅能激發當代國畫創作的主題與靈感,更能傳承與發展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以,華山是他永恒的創作母題。他說,華山是中國山水畫的活化石,華山橫空出世,勢拔雲霄的英姿,有種正大氣象,又有生生不息的寫意精神。華山是我,我便是華山。徐華筆下的華山氣象正大,獨秀挺拔,存其大形而聚山勢之神。他創作了《太華飛瀑》《墨染華山》《華山秋色》《華山雨》《南峰雲起》《雨中下棋亭》等經典畫作。
華山秋色
華山雨
春來花鳥香
一花一世界,一鳥一天堂。徐華在西安美院求學的大學時代,深受“長安畫派”藝術精神的浸潤,在中國美院深造時,又得江南溫潤畫風洗滌,畫風又有新的面貌。是以,徐華現在的繪畫格調兼顧了北派和南派的藝術特征。近年來,徐華除了創作山水畫之外,他也畫了大量的花鳥畫。藝術是整個世界在一個人身上的再創造,他的花鳥作品色彩豔而能雅,華而不俗,格調高雅,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看他畫的綠葉紅花,滿目蒼翠,也是别有風味,構成了他個性化的藝術語言,着實有些耐人尋味。他的畫作《平安富》《春暖花開》《花影風裡搖》《歲歲吉祥》《山丹丹花開》等作品樸實無華、陽光淡雅、格調不凡,看了使人賞心悅目。
春暖花開
歲歲吉祥
徐華是一個視繪畫藝術如生命的人,要我評價,他視野開闊眼力高,畫風獨特水準高,做事低調品格好。用他自己的話來概括他的藝術人生就是,對于藝術家來說,選擇正确的藝術之路遠比努力重要。華山印石,延河印泥,輕輕一按,便是長安。人生如畫,落筆無悔。最後,用兩句詞寄語徐華博士:畫壇躍縱,墨灑風情弄。妙手丹青華山頌,傑作無不出衆;文藝标兵,緊跟時代行。胸懷大志勤耕耘,勇攀藝術高峰。
山丹丹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