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2010年,相親綜藝《非誠勿擾》的女嘉賓馬諾,因說出了“我甯願坐在寶馬裡哭,也不願意坐在自行車後座上笑。”而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成為了網絡紅人。
然而14年後,她的名字卻再一次登上了新聞的頭條。這一次,是因為她公開控訴自己被老公長期家暴,自己正在走離婚流程…..
胡同女孩成為“拜金女”
1988年,馬諾出生在北京郊區的一個老胡同裡。馬諾的父母從安徽老家來到北京打工,由于學曆不高,找工作時四處碰壁。最後隻能在鬧市靠賣水果為生。
父母每日早出晚歸地賣水果,才勉強賺夠錢來維持一家三口的日常開銷,對馬諾的關愛更是極少。
馬諾在接受采訪時告訴媒體,家裡為了省錢一直把她當男孩養,隻能穿親朋好友的舊衣服,她從小就留平頭,直到長大以後她才留起了長發。
馬諾從小就聽父母說,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好,她不能去肖想那些别的女孩子有的東西,比如洋娃娃、連衣裙、帶鑽的發夾等。
父母反複告訴她,能夠吃飽穿暖就已經很好了,更奢侈的那些東西不是他們家能承擔得起的。
在思想傳統的父母眼裡,一切對衣食住行上的高标準追求都是可恥的,不符合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馬諾從小就在家活得唯唯諾諾,雖然對那些物質上的東西心中有向往,卻從來不敢向父母開口要。
2005年,馬諾在高中畢業後考入了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但就在這一年,她的父親因病離世,馬諾也是以受了很大的打擊。
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大學期間馬諾就開始做車模兼職,來補貼家用。她容貌姣好,又身材出衆,是以也有過多次的工作邀約。
但是活動主辦方總是看她是大學生好欺負,故意克扣她的兼職工資,是以即使兼職幾年,馬諾攢下來的錢也寥寥無幾。
四年後,馬諾大學畢業,正式入行做了一名平面模特。但她既沒有什麼名氣,也沒有從事相關行業的靠山,是以隻能拿着一筆低廉的工資勉強維持溫飽。
“最困難的時候我的銀行卡裡隻剩下一千四百元。”馬諾自述。
因為租不起公司附近的房子,馬諾搬到了一位遠方表姐家裡住。在這些寄人籬下的日子裡即使她已經足夠小心翼翼,但在幾個月後,表姐還是委婉地向馬諾提出了讓她搬出去。
幾日後馬諾拖着幾個行李箱,狼狽不堪地找到了一間裝修破舊的房子租住。
此時的她,已經不再相信小時候父母教育過的勤儉節約和不要有太高的物欲。而是下定了決心——今後無論用什麼手段,都一定要變成一個有錢人,過上不再需要看人臉色的生活。
馬諾很快就想到了,對于像她這樣年輕貌美的女孩來說,可以通過婚姻實作階級躍遷,進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2010年,江蘇衛視的一檔相親節目《非誠勿擾》正在熱播。馬諾抱着“即使找不到有錢的男人結婚,也能快速出名,為以後接通告做摸特做準備”的想法,報名參加了該節目。
在錄制期間,馬諾不放過每一個上鏡的機會,每一次都把自己打扮得朱唇粉面,異常動人。雖然她此時隻有22歲,卻時刻散發着成熟女人的魅力。
如馬諾所願,節目開播後她就迅速走紅。但單憑容貌出名,她仍覺得不夠,便又開始在節目表現上下功夫,開始給自己立一個“伶牙俐齒、語出驚人”的人設。
她會在男嘉賓直言自己談過七八個女朋友時不屑地取笑說,還沒有自己前男友數目的零頭多,也會大大咧咧地向大衆分享自己喜愛收集丁字褲的特殊癖好。
而最引人關注的是,馬諾總是會直截了當地問男嘉賓的家境如何,是否是有錢人。此時的社交媒體上,已經開始有人認為馬諾有愛财的傾向。
在随後的一期節目中,不僅讓馬諾的拜金人設坐實,她本人更是登上了各大娛樂報刊的頭版頭條。
原因是這期節目中,來了一位剛辭職不久暫時待業在家的男嘉賓,他向大家分享,自己在空閑時間的愛好是騎單車。
這位男嘉賓對馬諾一見鐘情,便鼓起勇氣邀請她有空時和自己一起騎單車。
然而馬諾卻不屑地嗤笑,說出了那句在之後火遍全網的:“甯願坐在寶馬裡哭,也不願意坐在自行車後座上笑。”
此句一出,震驚全場。網友對馬諾的這句話展開了激烈的讨論,大多數人指責馬諾拜金愛财,對她進行了譴責。但也有少數網友認為她性格直率,隻是在說出自己想要的東西。
無論如何,馬諾得到的都是充滿聚光燈的關注,《非誠勿擾》節目組也是以獲得了更高的收視率。
之後節目組為了維持馬諾的熱度,曾經安排一位男嘉賓上台嘲諷馬諾,說她應該去參加選美讓富豪挑選,這樣她能坐的豈止是寶馬車了。
正當大家都以為馬諾會用自己一貫的毒舌去回怼這位男嘉賓時,馬諾卻在節目現場掉了眼淚,甚至沒有給出具體回應就中途離場。
幾期之後,她與一位十分平凡的男嘉賓牽手成功,匆匆離開了節目。不久後,馬諾在自己的社交賬号上發表聲明,稱自己與男嘉賓和平分手。
一夜爆紅盛極必反
之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她解釋說自己那句話是在開玩笑,隻是在表達自己想要一個靠譜穩定的能給她提供良好生活環境的男人,而不是一位整天隻知道騎單車的失業者。
雖然她的這番解釋沒有多少人相信,但至少她在上節目之前定下的出名目标達成了。憑借自帶的話題度,她連續參加了好幾個熱門綜藝,如《非常靜距離》等。
此前的大學專業和表演八竿子打不着的她,甚至還接到了影視業抛出的橄榄枝。2011年,她出演了微電影《小女孩》,還釋出了自己的首張音樂專輯。
次年三月,她參演了當時的熱門電影《春嬌與志明》,與餘文樂、楊千嬅等巨星合作,幾個月後她又釋出了自己的第二張專輯。
短短五年裡,馬諾就參演了共計16部電影和電視劇。隻要能賺錢的機會,馬諾可以說是來者不拒,根本不考慮到底适合自己。
因為她最初是因“拜金女”的形象而出名,是以她出演的大部分角色都套在同一個架構裡——打扮得花枝招展,眼裡隻有錢。
盛極必反,一直到2016年,網友們開始對馬諾演出的同質化角色産生審美疲勞。此時的網絡已經比六年前發達了許多,一大波新的網民湧入,六年前馬諾的言論又被大家翻了出來。
網友們對她的拜金言論,以及這幾年靠着走紅後的熱度四處撈錢的行為進行了大量的謾罵。加上各大無良媒體從中推波助瀾,甚至造謠馬諾的大尺度照片。
最終馬諾遭到廣電總局的點名批評,此前客串的電影戲份被删除。由于能接到的通告數量驟減,她本人也無法忍受這些網絡暴力,便宣布退出娛樂圈。
2023年1月,馬諾嫁給了丈夫劉先生。然而在僅僅八個月之後,兩人便傳回了戶口所在地北京起訴離婚。
2023年10月,劉先生先發制人,主動向媒體爆料,稱馬諾“拜金”的本性一直未改。
劉先生說,自己婚前就在馬諾的直播間刷了二十多萬的禮物,在二人結婚之後,他不僅給馬諾轉讓了自己名下的一套房産,還借給了她27萬元。
然而馬諾卻對他的社交關系以及财務賬戶有着極高的控制欲,人又脾氣暴躁,兩人一旦吵架,馬諾就會失聯并拉黑劉先生的所有聯系方式。
劉先生自稱自己已經做了許多事來挽救這場岌岌可危的婚姻,甚至還是以患上了抑郁症,曾經割腕輕生。
但與此同時,馬諾則另執一詞。2024年1月,她在微網誌上發表了公開回應,并列出了證據,稱自己沒有騙婚,更沒有向丈夫借錢。
馬諾不僅沒有拿到劉先生什麼錢,還幫他還了高達160萬的欠債。
丈夫不僅沒有感激她與自己同甘共苦,反而在情緒激動時會對她動手打罵,在這場僅半年多的婚姻裡,馬諾就被劉先生家暴了七次之多。
由于等待開庭期間,劉先生仍然在對馬諾進行長期的威脅與騷擾,還在網絡上造謠诽謗。馬諾還向法院申請了人身保護令。
時至今日,馬諾的離婚案還沒有一個結果。
在網絡上,雖然仍然有人嘲諷她是自作自受、虛僞無知。但更多的網友卻表示她已經為曾經的年少輕狂付出了代價,也退出了娛樂圈,就不應該再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
無論如何,我們都希望馬諾的這場離婚鬧劇能夠早日有一個合理的結果,也希望她在今後的人生裡能夠認清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不要再盲目追求名利和物質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