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薛小玉
提要:
- 2024年,含權理财産品迎來“向上”空間,理财公司正積極探索具有銀行理财特色的權益資産投資之路,開展服務、機制創新等,進而展現含權理财産品應有的“溫度”。
- 為了拓展權益類産品,銀行理财公司通過創新費率模式,提振投資者信心。此外,“破淨”不收管理費的趨勢愈加明顯。
- 含權理财産品銷售面臨客戶認知、風險測評限制等困難,銀行理财應持續關注投資者持有體驗,開展更多服務、機制創新,如預約申購、定期支付、目标盈、跟投等。
春暖花開、草長莺飛,含權理财産品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之前,經曆2022年的兩次“破淨潮”沖擊,權益類理财産品随行就市,發行量明顯收縮,2023年理财公司權益類及混合類産品存續規模整體降幅明顯。不過,2024年初以來,随着債基走牛,含權理财産品的發行回暖,提振了機構和投資者的信心。
布局含權理财産品既是銀行理财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展現,也有利于改變銀行理财僅靠固收類産品“一條大腿走天下”的局面,還有助于打破投資者要求有穩定收益的心理預期,是以,含權理财産品正迎來“向上”空間。在此過程中,銀行理财應該更好地兼顧風險和收益,進而展現其應有的溫度,讓投資者更買賬。
布局權益資産是銀行理财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展現
含權理财産品,顧名思義,就是指包含權益投資的理财産品。通常情況下,這類理财産品管理人在運作過程中,會投向一定比例的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産作為“打底”,同時加配一定比例的股票、股票型基金或指數型基金等權益類資産,以實作增厚收益、增加盈利彈性的目的。
目前,大陸權益市場估值低窪,随着經濟穩步發展和資本市場漸趨回暖,含權理财産品前景可期。多家銀行理财公司人士表示,權益市場處于周期底部向上的時期,此時布局權益類理财産品或是理财公司重大的發展機遇。
中信建投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馬鲲鵬表示:“2024年是理财資産配置結構優化之年,資産配置中的‘二八定律’繼續成立,80%的安全墊資産和20%的博收益資産的結構不會變化,但預計公募基金、權益類資産的占比将回升。”普益标準同樣認為,就産品類型而言,基于銀行理财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較低,固收類資産仍将占據市場大部分空間,但考慮到客戶理财需求的多元化趨勢,布局權益類産品是銀行理财高品質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向。
除了銀行機構看好權益市場的發展前景之外,在利率水準持續下降、房産逐漸回歸居住屬性的背景下,居民資産配置結構将更加多元化,權益資産的配置比例也将逐漸提升。在此背景下,理财公司布局權益資産可謂恰逢其時,是滿足客戶财富管理需求的理性選擇。
布局含權理财産品,理财公司動作頻頻
事實上,部分理财公司從2023年底就已經開始重新布局權益類資産,并正在多管道嘗試含權理财産品的新模式。
2023年12月26日,光大理财推出“陽光紅優選500指數增強C”,這是光大理财時隔近兩年後再度發行的權益類公募産品,風險等級為四星。根據産品說明書,該産品通過FOF/MOM形式,配置中證500指數增強政策資管産品,權益類資産倉位保持在80%以上,業績比較基準為“中證500指數收益率×85%+中債綜合财富(總值)指數收益率×15%”。值得注意的是,這款産品不面向個人投資者銷售,僅面向光大理财的機構客戶,這也是光大理财唯一一隻不面向個人投資者銷售的權益類公募産品。光大理财對此表示,該産品首次發行僅面向機構客戶,但也保留了個人客戶份額,個人客戶份額将擇機上線。
進入2024年,理财公司在權益市場布局上更是動作頻頻。一些理财公司積極推出“固收+”、混合型、偏股型等權益産品,這在一定程度上釋放了理财公司加大權益布局的信号。
平安理财堅信,目前權益市場的點位正處在悲觀情緒演繹到極緻時的黃金配置視窗。2024年1月9日,平安理财發行了“星辰添利一年定開2号”理财産品,這是一款“固收+”産品,“+”政策包含中性政策、ETF套利、可轉債套利政策等,追求累計“含權類”資産的穩定收益。
2024年2月2日,招銀理财發行的“招智睿和穩健(安盈優選)封閉6号”混合類理财産品正式成立,風險評級為R3(中風險),募集金額為13.54億元,這隻混合類含權産品首募規模超過10億元,一度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該産品固收類資産配置不低于60%,權益類資産配置比例為20%-40%,實際股票多頭比例控制不超過10%。
此外,民生理财推出風險等級為R4的偏股混合型産品“銀竹混合靈動A股機遇”,興銀理财推出了風險等級為R3的“富利興合富達紅利”,華夏理财推出了“天工日開理财産品13号(中證1000指數)”,光大理财成立了“陽光橙安盈樂享日開(180天最低持有)”,這些理财産品對于權益資産的傾斜,也從一個側面展現了含權理财産品正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期。
如何更好兼顧風險和收益
含權類理财産品有着更高的預期收益,同時也具備更多的風險和不确定性。為了更好地平衡收益和風險,基于銀行理财産品的投資者屬性和固有特點,理财公司正在積極探索一條具有銀行理财特色的權益資産投資之路。
●堅持多資産、多政策組合
從已披露的産品說明書來看,很多權益類理财産品堅持多資産、多政策、多元化組合,并強調了對風險的控制。例如,農銀理财在“農銀同心靈珑價值精選第37期”産品說明書中直接表示,在權益類品種投資過程中,将控制資産淨值的波動幅度,特别是将下跌風險作為首要因素進行考慮。
招商銀行多年來在财富管理領域深耕細作,為權益投資提供了較好的土壤。招銀理财在布局權益投資時,通過建構涵蓋存款、債券、高股息、優先股、中性政策、黃金等在内的多資産、多政策組合,力争打造能夠為客戶帶來穩健回報的産品。光大理财發行的多隻“陽光橙安盈”系列混合類産品都強調,其主要投資于具有類固定收益屬性的權益類資産,且産品多為R2(中低風險)風險等級的混合理财産品。
興銀理财多資産投資部總經理葉予璋表示,權益資産一直是财富管理中重要的資産,市場關注度高,但經曆3年股市低迷,市場情緒修複所需時間長,不确定性大,目前投資者更加偏好确定性收益,是以含權的理财産品不再是簡單的“固收+權益多頭”,應更多加入泛權益的資産,這也是興銀理财在權益投資領域的布局方向。興銀理财将會布局紅利政策固收增強型産品、黃金ETF固收增強型産品、轉債特色固收增強型産品,主推最短持有期産品形态,友善客戶申贖,以期為客戶增強收益,同時保障客戶一定的流動性需求。
●進行管理費率創新設計
為了拓展權益類産品,銀行理财公司通過創新費率模式,提振投資者信心。例如“招智睿和穩健(安盈優選)封閉6号”給出的業績比較基準為2.80%-4.20%,不達業績基準不收取管理費,僅當産品全周期運作收益超過年化4.2%時,超過部分收取浮動管理費率,這也是該産品的一大特色。此外,招銀理财發行的股票型理财産品招卓價值精選、穩健更新版安盈優選等權益産品,均強調打破資管行業“旱澇保收”的慣例,實施管理費創新機制。
招銀理财表示,權益市場經過近兩年的盤整,已處于投資成本效益較優的區域。在目前市場時點,客戶的每一份信任更顯可貴。通過費率創新設計,一方面可以回饋客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将管理人與投資人利益深度綁定在一起,傳達公司與客戶同在的誠意與信心,讓投資者安心。
此外,“破淨”不收管理費的趨勢愈加明顯。2024年,民生理财發行的“銀竹混合靈動A股機遇”要求,如果連續三個交易日産品費後累計淨值達到1.2,則可提前開放,當産品當日累計淨值低于1.00時,管理人将從下一個自然日起暫停收取固定投資管理費。
●引入量化政策
光大理财總經理潘東表示,過去的權益類産品以發主題、行業為主,但理财公司的投研與公募基金有所不同,是以銀行理财在布局權益投資時,應引入量化政策。光大理财認為,2024年寬基投資有機會,同時希望做出“阿爾法”收益,是以加入了部分行業的ETF進行增強。為此,光大理财組建了量化小組,還在2023年第三季度推出了針對私行以及零售客戶的量化理财産品“陽光橙安盈量化增強”系列。光大理财表示,未來還将推出“量盈”系列産品,量化部分的占比從10%開始逐漸提高到40%,量化政策的不斷加碼,一方面可以适度比對客戶對市場波動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機構對自身投研能力的驗證。
如何讓投資者更買賬
客觀而言,含權理财産品仍是小衆。根據普益标準統計,截至2024年2月25日,理财公司權益類産品存續規模為371.5億元,總體來看,其在銀行理财的總規模中占比尚不足0.2%。
除了市場規模較小之外,控制含權理财産品的風險無疑是投資者更為關心的。很多投資者表示,買理财還是求穩,也有投資者在選擇是否會購買含權産品時表示,“純股票的不會買,混合的可以考慮考慮”。可見,投資者要求含權産品的收益仍有确定性。
展望未來,光大理财股票投資部總經理梁珉坦言,打破投資者要求銀行理财提供穩定收益的“心理預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建議未來允許銀行理财設立類似公募基金的理财投顧模式,并呼籲拓展銀行理财銷售管道,比如未來能在券商、網際網路等管道銷售,這樣可以觸及更符合其風險偏好的客群,尤其是年輕人。
此外,含權理财産品銷售面臨客戶認知、風險測評限制等困難,銀行理财應持續關注投資者持有體驗,開展更多服務、機制創新,如預約申購、定期支付、目标盈、跟投(例如2023年12月1日,招銀理财宣布,以自有資金投資旗下股票型理财産品1000萬元)等,使含權理财産品具備止盈和止損的功能,讓投資者感受到産品的“溫度”,并吸引更多潛在客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