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黑麥草是外來入侵生物,逐漸逸生為麥田雜草,因其适應性及繁殖能力強、傳播途徑多樣、抗性發展快等因素,在我縣已發展成為小麥田最難以防除的惡性雜草,嚴重影響小麥産量,發生嚴重時可使小麥減産30%以上,甚至絕收。
當下發生形勢
受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連年草量積累的影響,今年小麥田多花黑麥草發生範圍廣,發生面積大,去年的連續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經過今年播種期封閉除草和秋苗至早春苗後化學防除,大部分麥田的多花黑麥草已得到基本控制,多花黑麥草總體密度有明顯降低,但還有防除不到位或春季防除效果較差的田塊。據植保部門近期調查,有草田塊占23.8%,平均密度0.53株/㎡,由于多花黑麥草繁殖能力極強,少量的多花黑麥草即可成為本區域的傳播發展源頭,為消除危險,達到可持續治理目标,根據多花黑麥草綜合防控技術方案的要求,要全民動員,積極開展多花黑麥草人工拔除,減少傳播來源,消除安全隐患。多花黑麥草人工拔除的範圍包括目前所有的小麥田和油菜田,同時還要清除麥田周邊、路邊、溝邊、渠邊等環境區域的雜草,減少雜草種子侵入麥田。
多花黑麥草對小麥的危害
多花黑麥草是小麥生産中的一種常見雜草,如果不及時有效地對其進行防治,會對小麥産生如下危害:
1. 競争養分和水分:多花黑麥草的生長速度很快,會與小麥競争養分和水分,影響小麥的正常生長和發育。
2. 掠奪陽光:由于多花黑麥草生長狀态較高,會掠奪小麥生長期間的陽光,導緻小麥的光合作用能力減弱,嚴重影響小麥的産量和品質。
3. 繁殖迅速:多花黑麥草生殖能力強,繁殖迅速,容易在小麥地裡形成草叢,為來年積蓄大量的侵染源,威脅小麥生産。
識别方法
多花黑麥草的莖直立或斜生,表面具棱紋;葉片長而扁平,呈線性或帶狀;穗狀花序球形或卵球形,小穗稠密,無柄。它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寒也不耐高溫。在适宜的生長環境下,多花黑麥草的生長速度較快。
處理辦法推薦
人工為主:目前小麥已經進入拔節孕穗期,多花黑麥草也處于拔節旺盛生長期,已經全部高出小麥,且處于未抽穗結籽狀态,及時修剪或采摘多花黑麥草,防止其結實繁殖或人工拔除多花黑麥草,争取在4月底以前全部拔除,并清除田邊環境的多花黑麥草。
化除配合:後期階段的多花黑麥草根系發達,對速效除草劑的抵抗力較強。在這一階段,應選擇含有草铵膦、草甘膦等成分的除草劑。這些除草劑能夠通過草皮表面滲透到多花黑麥草的根部,徹底滅除雜草。
變廢為寶,合理利用
飼料利用:多花黑麥草是一種優質牧草,其營養含量豐富,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種礦物質和維生素,可以提高牲畜的飼料品質和育肥效果,可将人工拔除的雜草喂食牛、羊等動物,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
編制草繩:黑麥草是能做草繩子的,黑麥草本身是一種細軟的草本植物,外觀類似于小麥,根部發達,而且有較高的耐旱耐寒能力,幹燥後可進行扭絞編織成為草繩。為了保證草的品質,需要将新鮮的黑麥草晾曬幹燥,否則草繩易潮濕,影響壽命。
多花黑麥草危害嚴重,防治困難;需要連續3-5 年的綜合治理才能根治,同時要做好後續的反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