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畸形的戀母情結危害有多大?看完這1個案例,你就明白了

畸形的戀母情結危害有多大?看完這1個案例,你就明白了

撰文 / 第一心理主筆團

編輯 / 湯米

近年來,一些引起廣泛讨論的刑事案件與心理病理現象緊密相連,常常被用作心理學分析研究對象。

例如,接下來要探讨的案件就與戀母情結有關。畸形的戀母情結到底有多可怕?看完這個案例你就明白了。

2005年4月10日,雲南省鳳慶縣警方接到了一起報警,嫌疑人是一位18歲的年輕人,名叫茶文平。

當警方找到他的時候,這名少年很快地交代了自己殺害兩名、強奸三名中年婦女的犯罪事實。

通過這個18歲少年的自述,在這場殘忍的連環奸殺案背後,一個家庭的人間悲劇,才慢慢浮現在人們面前。

人們對于茶文平為何選擇中年女性作為攻擊目标表示疑惑,實際上這與他的家庭背景,尤其是他在童年時期所經曆的母親缺席,有着密切的聯系。

但為何母親的缺席會導緻一個人的心理發生扭曲呢?

畸形的戀母情結危害有多大?看完這1個案例,你就明白了

這名18歲的少年,叫做茶文平,出生于雲南省鳳慶縣小灣鎮的一個小鄉村。

自從他年幼起,他的母親就和同村的男人私奔了。

這導緻茶文平嚴重缺乏母愛,極度渴望母親的疼愛與關懷。

而他的父親,由于懷疑茶平文不是親生兒子,經常對年幼的他拳打腳踢。

這個男孩漸漸對家庭心生怨恨。

畸形的戀母情結危害有多大?看完這1個案例,你就明白了

年幼的茶文平本該感受到父母的愛,卻被父母教會了恨。

這場“由愛生恨”的大型社會慘案,便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這顆種子,在這個少年的心中慢慢發酵,逐漸扭曲,最終演變成了畸形的“戀母情結”。

戀母情結(Oedipuscomplex),也被稱為“俄狄浦斯情結”,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沖動力為核心的一種欲望。

俄狄浦斯情結起源于希臘神話中的俄狄浦斯故事,俄狄浦斯王子不經意間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并娶了母親。戀母情結并非指對母親的真實情感,而是一種戀母弑父心理。
畸形的戀母情結危害有多大?看完這1個案例,你就明白了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每個人都會經曆戀母情結。。

自幼時起,茶文平便在父親暴力行為的陰影下生活,與母親共同忍受苦難。雖然母親給予了愛,但這份愛更多是無力和無奈,因為她連自身都難以保護,更别提給予茶文平足夠的心理支援。。

當茶文平進入青春期,他的生活迎來第二次戀母情結的沖擊。母親留下他獨自一人,選擇了離家出走。

這種被遺棄的經曆令茶文平感到強烈的怨恨,他無法接受母親将他抛棄的事實,心中既有對母親愛的渴望,又知道她不可能回到他身邊。母親的回歸,若真能發生,也意味着角色的逆轉,她需要由兒子來照料。

畸形的戀母情結危害有多大?看完這1個案例,你就明白了

茶文平對,如年長的女性、父母的朋友、女教師等,内心态度開始發生變化。

他并未随年齡增長将情感投向同齡女性,反而将複雜的情感指向年齡接近母親的中年婦女。

戀母情結在心理學中是初始的人際關系模式,影響着個體後續的關系發展。茶文平對中年婦女的關注實際上反映了對母愛的過度索求。

茶文平的行徑并非偶然,其根源在于父親對女性的虐待和對女性價值的輕視。

他的童年記憶中充斥着父親的暴力行為,,這由母親的離開進一步加劇。

這顯示了茶文平可能本來就會沿襲父親的腳步,成為一個施虐者。

在家庭環境中,父母的行為對孩子有着決定性的影響,不良的家庭教育可能造成深遠的傷害。愛與恨往往互相交織,恨往往源自于對愛的渴求和失望。

畸形的戀母情結危害有多大?看完這1個案例,你就明白了

在茶文平身上,戀母情結的表現呈現出畸形狀态,展現為對中年婦女的不正常欲望。

茶文平直言,一看見中年婦女,他就會産生莫名的沖動,同時也會産生強烈的仇恨心理。

這種心理的潛意識沖動,就連他自己也不知從何而生。

茶平文第一次殺人,是在2004年正月,那時他才17歲。

在一個破碎和暴力的家庭中,這個少年無心學業,便早早辍學進入社會打工,可他沒有任何賺錢技能,無法解決溫飽。

在偶然間,他結識了一位楊姓男子,這位楊姓男子讓茶文平殺掉自己賣廢鐵的妻子姚某,并給予他200元的定金和3萬元的報酬。

剛開始茶文平有些害怕,可楊某說,他的妻子和别人偷情跑了,這種女人就該死。

這讓茶文平想到了自己偷情的母親,一股強烈的恨意湧上心頭,在仇恨和金錢的雙重引誘下,茶文平答應了這場交易。

畸形的戀母情結危害有多大?看完這1個案例,你就明白了

2004年正月十四,茶文平在變電站附近的公路上終于找到了姚某,他用收廢鐵的借口把姚某騙到涵洞底下,實施了強奸殺害。

第一次殺人之後,事情沒有立馬敗露。

茶文平内心的畸形“戀母情結”便漸漸膨脹,一發不可收拾。

這個18歲的少年,也由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2005年4月,茶平文用同樣的借口,誘騙一名賣廢鐵的39歲中年婦女到小樹林發生關系,并答應給該女子100元。

事後茶文平反悔,與該女子發生争執後殺害了對方。

畸形的戀母情結危害有多大?看完這1個案例,你就明白了

2005年6月30日,茶平文再次持刀威脅一位55歲的中老年婦女。

侵犯過程中,發現附近有路人的聲音,由于害怕暴露立馬離開了,這位中老年婦女趕緊去警察局報了警。

随後,警察局也根據這三起案件提供的大量線索,在一處民房内抓獲了正在吃飯的茶文平。

全部的案件經過,到這裡也就真相大白了。

但為何要選擇收廢鐵的婦女作為侵害對象呢?

茶平文說,隻是因為收廢鐵的中年婦女比較好騙,用收廢鐵的借口,可以想讓她們去哪兒就去哪兒。

畸形的戀母情結危害有多大?看完這1個案例,你就明白了

茶平文最終被法院判處死刑。

他最後說道:

“我媽要是見到我這樣,她肯定會自責的,我不希望我媽出現在我面前,我不恨我媽。”

這個少年,在18歲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黑暗的土壤,總會開出罪惡的花朵。

面對原生家庭的不完美,我們難免對父母滋生仇恨,可也别任由陰暗的欲望徹底放縱,最後導緻了自身的堕落。

畸形的戀母情結危害有多大?看完這1個案例,你就明白了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童年經曆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重大的,不幸的童年陰影甚至可能會毀了一個孩子的一生。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卻各有各的不幸。

盡管原生家庭可能帶來傷害,但大多數人所體驗到的愛大于恨。我們應對自己的生活負責,而不是沉溺于對不完美家庭的埋怨。

幸運的是,我們大多數人有機會治愈童年的創傷,解開心中的怨恨,而不是像茶文平那樣,讓怨恨毀滅一生。

應從積極的視角看待自己的成長經曆,學會原諒和了解,這樣才能擺脫過去的陰影,為自己和未來的家庭創造一個更健康的環境。

-The End -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本文關鍵詞:原生家庭、心理學

圖檔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

微信公衆号:第一心理